如何养生,健康饮食?

如何养生,健康饮食?

1主食与副食 通常我们所说的主食是指米、面、杂粮等,副食是指肉、蛋、菜等食物。主食和副食二者缺一不可。有人提倡多食肉少吃粮,这不符合养生之道。有人要减肥,只吃主食,不吃副食,结果却适得其反,多余的淀粉在体内会分解成葡萄糖,并转化为脂肪储藏起来。有人觉得主食没有营养,不吃正餐,饮食无常,零食不断。这些都不符合饮食养生的要求。
2细粮与粗粮 吃粗粮成了近年来的一种新时尚。很多人喜欢吃粗粮,认为它营养价值高、入口感觉好,而且对牙齿、面部肌肉等都比较有益。可是,粗粮虽好,也不宜多吃。因为其中含有过多的食物纤维,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无机盐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甚至还会损害到人体的生殖能力。日常饮食,细粮与粗粮的比例控制在4:6最健康。
3酸性与碱性 事实上,食物的酸碱性并不是由我们的味觉决定的,而是与它的矿物质含量有关。所以水果中通常吃起来酸酸的,如柠檬、杨桃,然而它却是碱性食物:又如米饭,面类并无显著的味觉反应,可是为酸性食物。若以日常食物分类,大部份动物性食物,属酸性食物,如鱼类、肉类、贝类。此外,大多数谷类、部份坚果类亦属于酸性食物。
4荤与素 荤与素二者的合理搭配,可以让人既饱口福,又不致于因吃动物性食物过多,而增加血液和心脏的负担。我们中国人的饮食习惯是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动物性食物为辅,这样的膳食结构比较利于长寿。
5干与稀 每餐饮食都应该有干有稀,有的人图省事只吃干食,不仅影响肠胃吸收效果,也易引起营养成分比例失调。当然餐餐吃稀的,也不是良好习惯。营养专家建议,胖人先稀后干,瘦人先干后稀。
6品种与数量 每天进食的食物品种越多越好,但是数量上要适当控制。
7酸甜与苦辣酸甜与苦辣酸甜与苦辣酸甜与苦辣 多吃苦辣食物,少吃酸甜食物。
8小火与大火 多吃用小火(焖、炖、热、煨)烹调的食物,少吃用大火(炸、爆、烧)做的食物。
9寒与热 食物有寒、热、温、凉四性之别。营养专家建议,寒者以热补、热者以寒补的平衡膳食,如果破坏了这种平衡必然伤身,维持这种平衡才能延年益寿。比如:夏天炎热,喝碗清凉解暑的绿豆汤;冬天寒冷,就喝红小豆汤;吃寒性的螃蟹一定要吃些姜末,吃完还要喝杯红糖姜汤;冬天吃涮羊肉,一定要搭配些凉性的白菜、豆腐、粉丝等。
10饥与饱 不可过饥过饱,过饥则伤肠,过饱则伤胃。科学饮食,对保护脏器的健康是至关重要的。如果长期饥饱不均,不仅影响胃肠功能,日久还会得慢性消化道疾病。因此,若要身体安,三分饥与寒。
四季养生秘诀和重点
春季养肝为首 一年四季春为首五脏春季肝当令。故此四时养生要特别抓紧春天生发季节的肝脏养生。按照中医的“天人相应”理论春季为人体五脏之一的肝脏当令之时所以在春季养生我们就要紧紧抓住以养肝为主线春季养肝是纲用适当的中医养生方法抓住春季养肝维护和加强人本机体阴阳平衡从而真正做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的健壮目的。老中医说春季养肝在饮食上要选甘、辛、温之品清淡可口尽量不要吃不要油腻、生冷、粘硬食物。由于春季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因此应多选用既升发又富营养之品如黄豆芽、绿豆芽、豆腐、豆豉、大麦、小麦、大枣、瘦肉、鱼类、蛋类、花生、黑芝麻、柑桔、蜂蜜之类由于冬季新鲜蔬菜较少摄入维生素不足聚积一冬的内热要散发出去所以还要多吃些新鲜蔬菜如春笋、春韭、油菜、菠菜、芹菜、荠菜、马兰菜、枸杞头、香椿头等。这对于因冬季过食膏梁厚味导致内热偏胜者还可起到清热泻火、凉血明目、消肿利尿、增进食欲等作用。对于体质过敏易患花粉过敏、荨麻疹、皮肤病等应禁食含异性蛋白等刺激性食物如羊肉、狗肉、猪头、鸡头、海腥鱼、虾、蟹之类。这些都是春季养肝的家常方法非常的实用读者您不妨将这些春季养生小常识运用在生活中。保持心情舒朗的养生观 春季养生小常识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太冲穴”。中医认为春季木旺肝火盛如果日常生活工作遇到不顺心的事就会脾气大容易发火。胆红素高是西医的说法在中医里面就是木旺肝气盛。有一个穴位可以缓解在脚背上的拇指和食指骨头交汇处有一个穴位叫太冲穴早晚穴位这个穴位可以平肝气舒郁结。不仅春季可以自己经常按摩日常工作被老板训了、生活遇到不平事了都可以按摩这个太冲穴。只要常持逢事遇物心情舒朗的养生观其实养生的根本目的也就达到了。起居要有规律。在春天到来之时人体阳气渐趋于表皮肤舒展末梢血液供应增多汗腺分泌也增多身体各器官负荷加大而中枢神经系统却发生一种镇静、催眠作用肢体感觉困倦。这时千万不可贪图睡懒觉它不利地阳气升发。为了适应这种气候转变在起居上应早睡早起经常到室外、林阴小道、树林中去散步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精神要养足。人的精神活动必须应气候的变化。人体受季节影响最大的时候是过渡之际。现代医学研究表明不良的情绪易导致肝气郁滞不畅使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免疫功能下降容易引发精神病、肝病、心脑血管病、感染性疾病。因此春天应注意情志养生保持乐观开朗的情绪以使肝气顺达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春天要力戒动怒更不要心情抑郁要做到心胸宽阔、豁达乐观身体要放松要舒坦自然充满生机。要注意经常锻炼。春季绿色植物增多空气中的阴离子倍增。在这样的环境下锻炼有助于提高生理机能和健康水平还有利于调节情绪因此宜多做些户外活动如做操、散步、踏青、打球、放风筝、钓鱼、赏花、慢跑、打太极拳等让机体吐故纳新使筋骨得到舒展为一年的工作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春季经常参加锻炼的人抗菌素病能力强、思想敏捷、不易疲劳、办事效率高。
夏季 夏天养心安神之品有茯苓、麦冬、小枣、莲子、百合、竹叶、柏子仁等这些都能起到养心安神的作用。在饮食方面应多吃小米、玉米、豆类、鱼类、洋葱、土豆、冬瓜、苦瓜、芹菜、芦笋、南瓜、香蕉、苹果等少吃动物内脏、鸡蛋黄、肥肉、鱼子、虾等少吃过咸的食物如咸鱼、咸菜等。 以下四种夏日常见护心瓜果大家可以多多食用。 西瓜除烦止渴、清热解暑。适用于热盛伤津、暑热烦渴、小便不利、喉痹、口疮等症。 黄瓜皮绿汁多脆嫩鲜美,含水量约为97%是生津解渴的佳品。鲜黄瓜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除湿、滑肠、镇痛也有明显效果夏季便秘者宜多吃。 桃生津、润肠、活血、消积。适用于烦渴、血淤、大便不畅小便不利胀满等症。每日午、晚饭后食用两个。 注重心理调节 苦瓜苦瓜味甘苦性寒老瓜逐渐变黄红色味甘性平。它能除热邪、解劳乏、清心明目工作劳累的人可以多吃些。 以下这些是一些小项根据个人的需要自行选择。 1多吃瓜类夏季气温高人体丢失的水分多须及时补充。蔬菜中的水分是经过多层生物膜过滤的天然、洁净、营养且具有生物活性的水。瓜类蔬菜含水量都在90%以上。所有瓜类蔬菜都具有降低血压、保护血管的作用。 2 多吃凉性蔬菜吃些凉性蔬菜有利于生津止渴除烦解暑清热泻火排毒通便。瓜类蔬菜除南瓜属温性外其余如苦瓜、丝瓜、黄瓜、菜瓜、西瓜、甜瓜都属于凉性 夏季养生食谱 蔬菜。番茄、芹菜、生菜等都属于凉性蔬菜。 3多吃“杀菌”蔬菜夏季是人类疾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多发季节。多吃些“杀菌”蔬菜可预防疾病。这类蔬菜包括大蒜、洋葱、韭菜、大葱等。这些葱蒜类蔬菜中含有丰富的植物广谱杀菌素对各种球菌、杆菌、真菌、病毒有杀灭和抑制作用。其中作用最突出的是大蒜最好生食。 夏日的膳食调养应以低脂、低盐、多维生素且清淡为主。人们出汗多食欲不好可用各种营养保健粥来开胃并调理身体。如早、晚进餐时食粥午餐时喝汤这样既能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在煮粥时加些荷叶称荷叶粥味道清香粥中略有苦味可醒脾开胃有消解暑热、养胃清肠、生津止渴的作用。在煮粥时加些绿豆或单用绿豆煮汤有消暑止渴、清热解毒、生津利尿等作用。干扁豆浸透与大米同煮成粥能清暑化湿、健脾止泻。此外红小豆粥、薄荷粥、银耳粥、葛根粥、苦瓜粥都是夏季的好食品。 同时还要注意补充一些营养物质。 (1)补充充足维生素如多吃些如西红柿、青椒、冬瓜、西瓜、杨梅、甜瓜、桃、梨等新鲜果蔬 (2)补充水和无机盐特别是要注意钾的补充豆类或豆制品、水果、蔬菜等都是钾的很好来源。多吃些清热利湿的食物如西瓜、苦瓜、桃、乌梅、草莓、西红柿、黄瓜等都有较好的消暑作用 (3)适量地补充蛋白质如鱼、瘦肉、蛋、奶和豆类等都是最佳的优质蛋白。
秋令不养生燥邪最容易伤人津液会经常引起咽干、鼻燥、声嘶、干咳、皮肤干燥。秋季不宜过于进补适合平补。
1、利用平补食品进行食疗: 人体在经过夏季的大量汗液排泄之后津气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失进入秋季后要通过多食用一些平补食品及时给予补偿。例如用北沙参30克、百合30克、鸭肉150克共煮鸭肉熟后饮汤食肉可补充人体阴气不足用芡实与瘦猪肉炖服对神经痛、头痛、腰腿痛等疾病则有明显的疗效。进入秋季后还可以适当食用一些鸡肉、猪肝、鲜鱼、葡萄、核桃、芝麻、大枣、板栗、莲子、山药等平补食品以增强体质促进慢性疾病的康复。
2、利用清润食品进行食疗: 在这一时期最好多吃雪梨、鸭梨等。生食能够清火生津熟食可以滋阴润肺。可用抠掉核的雪梨一个将3克川贝粉和10克冰糖混合后轻轻纳于梨中隔水蒸熟后食梨饮汤水。在秋季里为保持体内有足够的水分宜多饮水多食用豆浆、炖菜、稀粥等还可以多吃些苹果、西瓜、桃子等水果及萝卜、白菜、豆腐、莲藕、蜂蜜等润肺生津、养阴润燥的食物。 对于老年胃弱者可以采用晨起食粥法以养胃生津如芡实糯米粥、百合粥等这些都是益阴养胃的佳品能够起到抑制秋燥的良好效果。
冬季养生1、防寒措施 一般家庭居室室温宜保持在15QC-2OoC。在低温环境中要配备好防寒的服装、帽、鞋、手套等。服装、鞋、手套等应避免潮湿保持干燥。手脚部位不可缚紧以免影响到末梢血液循环而引起冻疮、冻伤等。 凡是有高血压、心血管系统疾病、肝脏病、胃酸过多者、胃肠功能障碍、肾功能减退、体质虚弱而常感冒者都应避免在低温环境下工作50岁以上的人也不宜从事这方面工作。
冬季养生2、强身健心 在冬季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既可舒展筋骨流通血脉又能增热保暖防寒。对中老年人来说冬季锻炼以室内为主天气晴好时可到室外散步、打太极拳、做保 健操也可跳舞娱乐。但遇到天气不好如大风、大寒、大雾时则应避免。不宜起得太早作晨练。运动量不宜过大宜量力而行。同时还要保持乐观、安定的情绪不做无谓的精力消耗做到养精蓄锐这有益于防治疾病。
冬季养生3、御寒饮食 冬天应选食热量较高的御寒食品。肉类以狗肉、羊肉、牛肉为主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及脂肪提供机体热量较多。医学研究还发现人在冬天怕冷除了外界寒冷的气候条件外还与机体内某些无机盐的缺乏有关。在蔬菜尤其是蔬菜的老叶、黄 叶、根及皮内均含有丰富的无机盐因此在食用时不要去掉这些有益的部分。人体缺铁可以 使人觉得怕冷这时可增加吃含铁丰富的食品如肝脏、瘦肉、蛋黄、黑木耳、黑芝麻、香血糯、海参等。新鲜蔬菜与肉类掺杂起来吃则防寒的效果更好。 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7-22
养生,就是指通过各种方法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从而达到延年益寿的一种医事活动。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调神养生   精神乐观,则气舒神旺;精神抑郁,则气结神颓;喜怒不节,则气耗神消。故清心寡欲可使心气平和、血脉流畅、精神安定,虽有大惊猝恐而不能为害。调神之法,参禅入定,或心有所恃,或弦歌自娱,或山林探幽,以气度从容,心思安定,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则神调。   吐纳养生   即今之气功。气功之要,一是静心,静而不思,若能无外无我,可以养神而致长寿。二是以意引气,以气行周身,通达经络,包括通任督、通小周天、通大周天等各种方法,达到养气养神、经脉流畅,保健强身。
导引养生   又称为练形养生。导引吐纳,自古即用于描述气功及形体强身,未有细致确定的区分。这里则专指以形体动作为主导方法的养生,所谓“主导”,是因为这种方法本身也要求有呼吸动作的配合。这类养生术有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极拳以及被动的推拿等。   食饵养生   通过调节食物的品质、数量、进食规律,以及回避有害的食物以养生,也包括饵药养生(古称神仙服饵),其内容包括食性、食养、食疗、食节、饮食禁忌及药养等。   保精养生   精气神为人之三宝,精化气,气生神,故精又为人之动力源泉。保精之法,开源节流。节流有二:一是养神,神安不乱,精不妄耗,清静无为,恬愉自保。二是节房室,古人将男女好合、房事伤精看得很重,认为精生有限,而性欲无节则过耗,将致疾短寿。开源即促精生长、吸引采补。前者有食饵、药物、修炼等法可以试行,后者则主要与房中术有关。   环境养生   人的生活,不可避免地要受到环境的影响,因而对水土气候、地形地貌、森林植被等均有所选择。古人主张在高爽、幽静、向阳、背风、水清、林秀、草芳之处结庐修养,故多选择名山大川、幽雅清静之处。现实生活中只要达到适宜也就可以。   熏治养生   以传统中医芳香熏治,达到养生目的。古人熏治消毒常采用的药物有艾草、苍术、贯众等。临床上运用苍术的方剂很多,端午节前后,古人有用苍术“辟疫邪”的习俗,或用苍术熏屋,或以苍术和辛夷、薄荷、苍耳子等多种中药做成香袋、香囊挂于室内、佩于身上。达到辟疫邪、身芳香之功效。
第2个回答  2011-07-22
(*^__^*) 嘻嘻……古话说,萝卜青菜保平安。瓜果蔬菜、五谷杂粮就很好啊,不要听广告里的今天缺这个明天补那个。还有啊,生命在于运动。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7-22
吃容易吸收和排泄的食物,各种肉类蔬菜均衡搭配
第4个回答  2011-07-22
瓜果蔬菜、五谷杂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