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提供一下明朝时北京故宫的平面图,要标明宫殿名,谢谢

我需要明朝的,特别是宁寿宫一带和建福宫一带在明朝时的布局,谢谢

1、这是明朝时北京故宫的平面图,可以从图中清楚的看到各个宫殿名。

2、这是明代整个北京的平面图,可以看到故宫以外的布局。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旧称为紫禁城,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北京故宫以三大殿为中心,占地面积7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5万平方米,有大小宫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余间。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

北京故宫于明成祖永乐四年(1406年)开始建设,以南京故宫为蓝本营建,到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它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四面围有高10米的城墙,城外有宽52米的护城河。紫禁城内的建筑分为外朝和内廷两部分。外朝的中心为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统称三大殿,是国家举行大典礼的地方。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居住的正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百度百科词条 北京故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9

北京故宫是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历代宫殿都“象天立宫”以表示君为天子“受命于天”。由于君为天子,天子的宫殿如同天帝居住的“紫宫”禁地,故名紫禁城。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历经明、清两个朝代24个皇帝。故宫也称紫禁城,位于北京市中心,曾居住过24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现辟为故宫博物院。院内陈列我国各个朝代的艺术珍品,是中国最丰富的文化和艺术的宝库。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凡尔赛宫、白金汉宫、白宫、克里姆林宫),并为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的宫殿建筑,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宫殿是沿着一条南北向的中轴线排列,左右对称,南达永定门,北到鼓楼、钟楼,贯穿整个紫禁城。规划严整,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在平面布局,立体效果以及形式上的雄伟、堂皇、庄严、和谐,都属无与伦比的杰作。它标志着我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显示着500余年前我国在建筑艺术上的卓越成就。

第2个回答  2011-05-13
万里长城

1987年12月长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所有到北京去的人都以游览万里长城为快,"不到长城非好汉"已经成了中外游人的一句豪言壮语。 雄伟壮观的万里长城是人类建筑史上罕见的古代军事防御工程,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它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和智慧。它以悠久的历史,浩大的工程,雄伟的气魄著称于世。它早就和埃及的金字塔,印度的泰姬· 玛哈尔陵,伊斯坦布尔的圣.索非亚教堂等一起被誉为世界的 奇迹。今天,它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作为世界人类文化遗产的重点而加以保护 。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历时达2000多年,总长度达5千万米以上。我们今天所指的万里长城多指明代修建的长城,它西起甘肃的嘉峪关, 东到辽宁的鸭绿江边,长635万米。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群山,经绝壁,穿草原,跨沙漠,起伏在从山峻岭之巅,黄彼岸和渤海之滨。古 今中外,凡到过长城的人,无不惊叹它的磅礴气势,宏伟规模和艰巨工程。 长城是一座稀世珍宝和艺术非凡的文物古迹,它象征着中华民族坚不可 摧永存于世的意志和力量,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整个人类的骄傲。 万里长城从春秋战国开始,伴随着中国长达2000多年的封 建社会行进。众所周知,一部悠久的古代中国文明史,封建社会是最丰富最辉焊的篇章, 举凡封建社会重大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历史事件,在长城身上都打下了烙印。金戈 铁马、逐鹿强场、改朝换代、民族争和等在长城身上都有所反映。 长城作为一座历史的实 物丰碑,将水文在中华大地。 在万里长城身上所蕴藏的中华民族2000多年光辉灿烂的文化艺术的内涵十分丰 富,除了城墙、关城、镇城、烽火台等本身的建筑布局、造型、雕饰、绘画等建筑艺术之外, 还有诗词歌赋、民间文学、戏曲说唱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帝王将相、戍边士卒、骚人墨 客、诗词名家为长城留下了不朽的篇章。

故 宫

位于北京市市中心,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72 万平方米,有宫室9000余间,是明清两代500多年24个皇帝的皇宫,旧称紫禁城。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帝王宫殿和古建筑群,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群。故宫周围有10米高的城墙,墙外有一道52米宽的护城河。紫禁城四面各有一座城门楼,城的四角建有精巧的角楼各一座。 故宫始建于明永乐四年(1406年),永乐十八年完工。整个建筑 群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主体突出,宫殿建筑是沿南向北延伸的中轴 线和东西对称的格局排列布置的。紫禁城的宫殿按前朝后寝的规制分为前朝和内廷两部分。前朝主要围绕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 布局。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封建皇权的象征。两翼有文化殿、武英 殿。内廷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和帝后、嫔妃、皇子公主们居住游园和 奉神的地方,中轴线上排列着被称为三宫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在三宫东西两侧,分别为东西六宫。主轴建筑和两侧的东西六宫之间, 又有日精门、月华门、龙光门、凤彩门、基化门、端则门、景和门、 隆福门等相连通。内廷的建筑与外朝在风格上迥然不同,它显得更为严密深邃而富有生活气息。

天 坛

在故宫东南方数公里处,有一座巨大的祭天神庙,这就是天坛。天坛的总面积是270万平方米,比故宫还要大4倍。中国的皇帝号称“天子”,也就是“天的儿子”。天子的居所自然不敢大过“老天”的了。 除“天”之外,中国皇帝还有许多神祗需要祭祀,包括地神、水神、农业神、军事神、社会神、宗教神、市民神以及自己的祖宗牌位。因此,祭祀活动是皇帝的主要工作,一年四季不断,时间消耗甚多,而皇家的祭祀建筑也遍及京城各地且各有特色,成为北京的一道奇特风景。 今日天安门东侧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皇帝祭祖的地方,西天坛的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最南的围墙呈方型,象征地,最北的围墙呈半圆型,象征天,这种设计来自远古“天圆地方”的思想。 天坛占地273公顷,建筑布局呈“回”字形,由两道坛墙构成内坛、外坛两大部分。外坛墙总长6416米,内坛墙总长3292米。内外坛墙的北部呈半圆形,南部为方形,北高南低,这既表示天高地低,又表示 “夭圆地方”。夭坛的主要建筑物集中在内坛中轴线的南北两端,其间由一条宽阔的丹陛桥相连结,由南至北分别为圜丘坛、皇穹宇、祈年殿和皇乾殿等;另有神厨、宰牲亭和斋宫等建筑和古迹。 天坛设计巧妙,色彩调和,建筑艺术高超,是中国非常出色的古建筑之一。 侧的中山公园是祭祀丰收神即五谷耕地之所。在整个北京城里,北有地坛祭地,南有天坛祭天,东有日坛祭太阳,西有月坛祭月亮,其中的天坛最为光彩夺目,气宇非凡。

颐和园

"三山五园"中的颐和园是世界上最广阔的皇家园林之一,总面积约290公顷。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由著名宫廷建筑师雷家玺设计,建于1750~1764年。占地约290公顷,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1860 年被英法联军烧毁,1888年慈禧太后挪用军费500余万两白银重修,改名为颐和园。园内殿堂楼阁、游廊水榭等建筑,精巧华丽,布局严整,是世界上造景丰富、建筑集中、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 颐和园大约有四大景区。 颐和园的水面占全园面积的四分三,特别是南部的前湖区,烟波淼淼,西望群山起伏、北望楼阁成群;湖中有一道西堤,堤上桃柳成行,6座不同形式的拱桥掩映其中;湖中3岛上也有形式各异的古典建筑;十七孔桥横卧湖上,既是通往湖中的道路,又是一处叫人过目不忘的景点,造型十分优美。 颐和园集中了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华,容纳了不同地区的园林风格,堪称园林建筑博物馆。 颐和园中的主体建筑是万寿山上的佛香阁。佛香阁建筑在高21米的方形台基上;阁高40米,有8个面、3层楼、4重屋檐;阁内有8根巨大铁梨木擎天柱,结构相当复杂,为古典建筑精品。 回廊和角亭建筑是园林的常用形式。颐和园的长廊长约728米,为世界长廊之最。廊上绘有图画14000余幅,均为传统故事或花鸟鱼虫。昆明湖东岸的8角重檐廓如亭,也是中国最大的。此外,万寿山顶的无梁殿,全用砖石砌成拱顶,没有一根支撑物,技术水平极高。 颐和园体现出的铸造雕刻技术也是一流水平,如昆明湖东岸的巨大镇水铁牛,形态逼真,背上还铸有铭文;湖北岸的巨大石舫,雕梁画栋,精彩无比。 颐和园的建筑风格吸收了中国各地建筑的精华。东部的宫殿区和内廷区,是典型的北方四合院风格,一个一个的封闭院落由游廊联通;南部的湖泊区是典型杭州西湖风格,一道"苏堤"把湖泊一分为二,十足的江南格调;万寿山的北面,是典型的西藏喇嘛庙宇风格, 有白塔,有碉堡式建筑;北部的苏州街,店铺林立,水道纵通,又是典型的水乡风格。

周口店遗址

这是一处古人类文化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48公里处的房山周口店龙骨山,是北京猿人和山顶洞人化石的发现地。山上有8个古人类文化遗址和哺乳动物化石地点。从1929年起,已编到第 25地点,大多数地点在周口店附近。 1929年,我国古生物学家裴文中在这里发现了第一个猿人头盖骨轰动了世界。从此以后,周口店就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全球。1949年以来,前去参观考察的中外人士一天天增多,现在已成为游览胜地了,其中以"北京人"遗址和"山顶洞人"遗址最有代表性。 在周口店村的西部,有两座东西并列的山丘,东边的一座有一个大山洞,俗称猿人洞,1929年后,叫周口店第一地点,东西长约140米,中部最宽处约20米。 "北京人"在周口店居住的时间,大约从距今60多万年开始,一直到距今20多万年;"北京人"文化早期从距今60多万年到距今 40多万年前,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到20多万年前。 这里发现了第一个完整的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当时震惊了世界。随后的考古过程中,陆续挖掘出"北京人"化石,"山顶洞人" 化石,石制品和用火遗迹。有力的证实了生活在25-6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已可以制造石器,用火取暖、煮食,为研究人类的进化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周口店猿人遗址是世界上发现直立人化石、用火遗迹和原始人化石遗存最丰富的古人类文化遗址,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北京人"选择周口店地区定居,是因为石灰岩易于被水溶解,形成许多洞穴和裂隙,提供了良好的居住条件。现在,周口店西边的龙骨山北坡,就有北京人居住过的山洞。 在山洞里发现的"北京人"遗骨,有完整和比较完整的头盖骨、面骨、下颌骨、牙齿、残破的大腿骨、残胫骨、上臂骨、锁骨和腕骨等等。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2-16

明代紫禁城,不过不大清楚,请见谅

追问

有稍微具体和清楚一点的吗?我加高悬赏。谢谢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8-07-23

这个可能有用

颐和园网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