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不强?

如题所述

中国企业也许是全世界最注重执行力的群体,但是企业管理者却仍然经常抱怨员工执行力不强。各种名目的执行力课程,如“高效执行力”,“赢在执行”应运而生,在培训市场上热热闹闹如走马灯一样的走过场。培训之后企业仍然继续寻找“更好的”提高执行力的秘方。显然,这些课程没有解决企业需要提升执行力的问题。中国企业员工的执行力为什么不强?如此繁多的培训为什么解决不了问题?也许答案不在培训课程里,而在另外的地方。我自己认为,有两个原因。原因之一在于对执行力的定义不清晰。如果弄不清楚执行力的定义是什么,提高执行力就无法完成。原因之二,恐怕是管理者的心理,在于管理者的控制欲。他们崇拜“没有任何借口”式的军事化执行力。他们希望自己能呼风唤雨,一呼百应,令行禁止。这种军事化管理思维需要彻底改变,因为它已经无法适应现代企业或知识型企业的现实。知识型员工不可能没有自己的想法,而他们的想法未必与上级一致。如何让知识型员工改变自己的想法,按照上级意图完成任务则是领导者的领导力问题。图纸设计完成并非大楼盖好,还要由施工队按照图纸要求进行施工,此乃第二次创造。通常企业理解的执行力是指第二次创造。大多数企业理解的执行力是“按质按量地完成上级交代下来的任务”。然而,两次的创造是由不同的群体独立完成的。设计人员不施工,施工人员不设计,他们各自有各自的工具和语言。其间有一个重要的环节非常重要,就是沟通。如果沟通不畅,不能够完全理解任务的目的与要求,执行过程一定会出问题,表现就是“执行不利”。沟通需要清晰的表达,而且要用对方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经营管理好一家企业,做好一件事情也是一个执行的过程,也必须遵循二次创造的原则。决策层制定战略,操作完成实施。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企业三个层面的人员要进行良好的沟通。企业一般可以分成三个层面:决策层,协调层和操作层。三个层面的沟通必须在同一个水平。决策层的想法是通过协调层传递给操作层的。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难免损失很多信息。上级的要求到了操作层人面前可能已经打了折扣,通讯行业称之为“信号衰减”。下级接受信息时,是否能够完全理解,又使得信息损失一部分。如此下来,操作层面的员工只能用一半的信息来完成任务。难怪做出来的结果令决策层不满意。但是因为决策层不知道问题真正的根源在哪里,于是乎只有抱怨。要想提高企业的执行力,必须提高企业不同层面的沟通效率。提高沟通效率的方法不仅仅在沟通技巧,更重要的是明确各自的任务,明确共同的目标,改善决策的流程。企业管理者的控制欲源于对企业管理的原始定义: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很多企业家与管理者视控制为管理第一要义,他们尤其怕失控。最佳的控制方法就是要求员工“没有任何借口”地执行上级的命令。如果不如此就是执行力不强。但是他们忽视了这样一个事实,知识型的工作需要创新,需要充分的自由度,绝对的执行是做不到的。因此,管理者需要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总而言之,企业执行力不是某一个层面的能力,更不仅仅是操作层面的责任,而是决策,协调,操作三个层面的综合能力。知识型企业的管理需要给员工更多的自主创新的机会,而非简单地按照上级的意图完成任务。管理者需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制定好企业的愿景与目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