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马的成语故事和寓言故事有哪些?

如题所述

1、三马同槽

三马同槽隐指司马懿父子三人将篡夺魏的政权,后泛指阴谋篡权。

司马懿还在做曹操的谋臣时,曹操就发现他颇有雄心壮志,对他极不放心。有一天,曹操作了一个梦,梦见有三匹马在同一个槽里吃食,醒来后心中便十分不快。

起初曹操以为是马超一家便杀了马超的父亲。司马懿父子正好就是三马,而“槽”谐音“曹”,“三马同槽”不正意味着司马氏要吃掉曹氏吗?

曹操感到这是一个不祥之兆,便把太子曹丕叫来,对他说:“司马懿不是个甘做人臣的人,将来必定会干预我们的朝政家事。”

但曹丕十分信任司马懿,并没有把父亲的话放在心上。后来,果然不出曹操所料,司马氏父子三人不但相继专嬗曹魏朝政,而且最终还灭掉了曹魏,建立了西晋。

2、倚马七纸

倚马七纸成语比喻文章写得快。

东晋豫州刺史谢尚发现袁虎文才很好,就把他推荐给大司马桓温。桓温让他负责府内文书起草工作。袁尚作《东征赋》赞扬东晋许多名士。

他跟随桓温北伐前燕,因事受到恒温的责备,罢了官。正好急需写一份告捷公文,桓温便叫袁虎起草。袁虎站在马旁,手不停挥动,一会儿就写了七张纸,且文辞优美。当时东亭侯也在旁边,极其赞叹袁虎的才华。

3、驽马恋栈

劣马惦着的只是马棚里的饲料。比喻无能的人只贪图安逸,无远大志向。

公元249年正月,司马懿装病骗过曹爽,曹爽带着自己的党羽和魏帝曹芳一起去拜祭高平陵。他一出城,看似病得要死的司马懿却从病床跳起来了,生龙活虎一般发出一连串命令,一下子控制了整个京城洛阳。

被视作曹爽一党的司农桓范,是个很有计谋的人,看到京城有变,想着皇帝还在外面,便假借皇帝的旨意逃出城去。

一得到这个报告,司马懿的党羽领军将军蒋济便对司马懿禀告,司马懿说:“曹爽心里疏远桓范,智力却达不到桓范的水平,驽马恋栈豆,他一定不听桓范的计策。”

4、马齿徒增

马齿徒增成语比喻虽然年岁增加了,但学业或事业却没有什么成就。

春秋时期,晋献公一心想吞并虢国,但虞国地处晋、虢之间,若绕道则受阻于中条山。晋献公忧心忡忡。这时,大夫荀息建议用骏马和美玉作为交换条件,换取虞国借道。献公听从属下的分析同意。

虞公得到良马美玉,高兴得合不拢嘴。虞国贤臣宫之奇看出晋国居心不良,有各个击破、一箭双雕的用意,劝谏虞公不要上当,但虞公不听。

虞虢两国,唇齿相依,虢国一亡,唇亡齿寒。虞公不明白这个道理,答应了借道给晋国。晋大军通过虞国道路,攻打虢国,很快就取得了胜利。

班师回国时,把劫夺的财物分了许多送给虞公。虞公更是大喜过望。晋军大将里克,这时装病,称不能带兵回国,暂时把部队驻扎在虞国京城附近。虞公毫不怀疑。

几天之后,晋献公亲率大军前去,虞公出城相迎。献公约虞公前去打猎。不一会儿,只见京城中起火。虞公赶到城外时,京城已被晋军里应外合强占了。就这样,晋国又轻而易举地灭了虞国。

晋国此举不仅灭了虢国,还顺道把虞国给灭了,并夺回了骏马和美玉。玉还是原来的玉,只是骏马多长了几颗牙齿而已。

5、从前,有个商人赶路,用一匹马和一头驴驮着商品。商人骑在马上,所有的货品几乎都让驴子驮着。因为物品太多,驴子非常辛苦。

路途中,驴子对马说:“请帮我分担一点吧,这样能救我一命!” 马不愿意,驴子终因精疲力竭,倒下死了。

于是,主人把所有的货物都放在马背上。而且,还因为走得慢,被商人拿皮鞭抽了好多下。这时,马悲伤地说:“我真倒霉!我怎么会受这么大的苦呢?

6、农夫家里喂养了一只狗和一匹马。它们在同一个屋檐下生活,主人对它们一视同仁,精心照料。可是,狗还是觉得不满意。它认为自己的功劳更大,应当受到特殊优待。

有一天,狗吃饱喝足了,看到马在一旁悠闲地踱步,就对马说:“喂,大个子!你除了拉车和耕田,还会做什么呢?哪像我,白天看管牧场,晚上还要守卫家门。”

“的确是这样,”马回答说,“你说的很对。但是,如果我不去耕种,那么这儿就没有什么东西要你看守的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9
马不停蹄,一马平川,
预言故事,有小马过河。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6-09-09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老马识途
马到成功
一马当先
第3个回答  2016-09-09
寓言故事:小马过河追答

1.塞翁失马

古时候,在我国北方的边城住着一位老人,大家都喜欢叫他“塞翁”。

  塞翁饲养了一匹壮马。一天,马走失了,邻居们都来宽慰他。他笑着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几个月后,走失的马回来了,身后还跟着一匹好马! 邻居们都来祝贺。塞翁说:“怎么知道不能成为祸呢?”果然,他的儿子骑马时跌断了一条腿。邻居们又来劝慰他。塞翁说:“怎么知道这不是福呢?”一年后,打仗了。村里的青年人都被强征入伍,十个有九个死在战场上。只有他跛脚的儿子留在了家里,保住了一条命。

  塞翁失马,比喻坏事有时反而可以变成好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