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介绍一下日本的艺术能乐?

如题所述

  说起日本歌舞,头脑里现出了穿着和服、梳着厚重发髻、脸刷得苍白的歌舞伎。这种印象来自于微量的日本小说和日本电影。在日本有一种与中国的“傩”相似的舞蹈艺术,就是能乐,也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专业戏剧。在2001年,能乐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能乐是日本典型的古典舞蹈,因其神秘为上流社会所钟爱,有人称它为幽灵的艺术,展现人鬼之间的对话。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的博士生导师董锡玖老师,在1984年到日本专门研究古典舞蹈。她不顾80岁高龄,利用一个下午的时间,热情地给我们介绍了日本能乐,并且欣然提笔专门为佛山的读者写了一篇21年前她在日本看能乐的感受。

  起源于中国的傩舞

  能乐在明治政府成立以前,一直被称为猿能乐,这是在吸收中国民间曲艺和唐朝散乐的基础上创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带有滑稽性的表演、对白艺术。

  中世纪的能乐受到中国傩舞和傀儡戏的影响。13世纪的观阿弥、世阿弥父子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以歌舞为主体的能乐。由于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能乐成为上层阶级所喜好的宫廷艺术。1603年,江户幕府将能乐定为宫廷音乐,民间不能擅自演出。当时的人们把习读能乐台本视为一种文化素养。

  能乐的主角是戴着面具表演的,演青年女性戴小面,翁面是老头戴的,还有鬼神面。能乐的面具是很宝贵的,市面上没有买卖,在博物馆能见到。为了表现神鬼世界,演员通过面具进行虚拟表演,用手掩面表示伤心落泪,或将面稍向下以示伤感。对于没有接触过能乐的人来说,面具是了解它的最佳途径。

  能乐的表演,分直面(不戴面具)和带面具两种。通常只有主角戴面具。能面由桧木雕刻而成,不少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能面的独特之处在于兼有“悲哀与微笑两种截然相反的表情”,有的能面看似微笑,眼角却如泣如诉;有的能面看似悲伤,唇边却漾出一丝平和的笑意。悲喜兼备的能面扩大了能乐师的表演空间。

  如同面具一样,能乐中鲜艳奢华的服装也非常著名。这与能乐光秃秃的舞台和拘谨的动作相比,对比鲜明。主角服装厚达五层,还有用棉缎制作的外套。演员穿上这套行头威严伟岸。在某些演出中,还要加上红色或者白色的假发,效果非凡。能乐所有的节目惟一的背景就是松树。

  据说,在能乐保留的240多种曲目中, 有许多表现人鬼对话的。剧中主角,有为情爱所困、抑郁而终的女孩,有受诅咒变身为蛇的少妇,有在战争中捐躯武士的亡灵,为此,能乐又被称为幽灵的艺术。

  男人的艺术

  能乐师是能乐的灵魂,他们都是男性,在日本享有很高的地位,如观世流第26代传人观世清和是日本政府的重点保护对象。像他这样的能乐传人,三四岁就开始拜师学艺了。老师从来不解释台词,只是口耳相传,一招一式惟有模仿。观世清和曾说:“戴上600年前的能面,穿上500年前的能装束,呼吸与汗水和祖先融为一体,谁都不敢懈怠。”

  现在能乐有观世、金春、宝生、金刚、喜多五大流派。能剧取材很广泛,有民间传说、《源氏物语》和中国历史故事。属于中国历史题材的剧目有《白乐天》、《东方朔》、《杨贵妃》、《项羽》等。董锡玖老师在日本观看喜多长世先生表演《杨贵妃》顿时被感动了,这种感动在20年后的今天依然清晰。

  能乐的演出,杂以“狂言”,就是在能乐的演出幕间休息的时候,为了调剂观众的情绪而演出的一种短小的幕间滑稽喜剧。后来“狂言”慢慢独立地出现在舞台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