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时间吹空调对身体有害处吗

如题所述

 吹空调最常见的三大危害:
  一、呼吸道最“脆弱”
  误区:很多家庭都怕吹冷气吹多了着凉感冒,所以夜里睡觉的时候一边开着空调,一边盖着厚棉被,以为这样就防止了空调病。其实,呼吸道是最脆弱的,盖被子只能保暖不能防病。虽然家用空调不适合军团菌生长,不会得上肺炎,但冷气从呼吸道进入人体,一觉醒来 口鼻发干,还是会有感冒症状。所以,冷气入侵呼吸道,有时候是防不胜防的。
  易感人群:经常出入空调房间的人;有慢性疾病或免疫力低下的人,比如老人和儿童,尤其是接受激素类药物治疗的病人和吸烟者。
  支招:经常出入冷气房间,一定要有个温度过渡,比如先把温度调高或先关掉空调,进门的时候一定先把汗落干。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尽量多喝水,经常用吸满水的墩布拖地保湿。如果出现感冒症状,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恶化和交叉传染。
  二、大脑神经会失衡
  误区:经常坐在空调屋里的人会说:“我觉得头晕目眩, 眼冒金星, 还爱忘事” 之类的话,这就是由空调病引起的常见大脑神经失衡反应。有些人,在家整天开着空调,或大汗淋漓地从外面进屋,把温度调得很低,还有的人甚至跑到空调下面直吹,只图一时痛快,殊不知直吹时空气流速增加,温度会骤降 3℃-4℃,头会晕。而且,突来的冷空气很容易刺激,毛孔会突然收缩,并导致头疼、头晕。
  易感人群:长时间在中央空调下的办公室、写字楼里工作、学习的人;有偏头疼等大脑神经系统疾病的人;年轻男性;偏胖怕热的人以及司机。
  支招:尽量避免长时间呆在空调房间里,如果有条件最好把室温恒定在 24℃左右,室 内外温差别超过 7℃,还要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开机 1-3 小时最好关掉一段时间空调,打开窗户呼吸新鲜空气,自然的冷空气是最好的。如果条件不允许,自己最 好每隔一小时到室外的走廊等有窗户的地方换换气, 尤其是午休时间要到户外, 最重要的是千万别因为热就到空调下直吹。一旦感觉头晕、眼花,一定要及时离开空调房间,呼吸新鲜空气。
  三、关节、肠胃易受凉
  误区:很多人没有意识到长期吹空调造成的危害, 尤其是年轻力壮的人更不在意。殊不知,冷空气对关节的损害是很大的,如果不注意保暖,上了年纪很容易患上关节炎,再治就难了。
  易感人群:长期在空调环境下工作,学习的年轻女性;抵抗力差,体质弱,骨质疏松的老人或未发育完全的孩子。
  支招:长时间在办公室,写字楼里工作,尤其是经常坐着办公的人,不妨在公司备一身长袖长裤的衣服,尤其是年轻女性,膝部的关节最好用毛巾或厚的衣服加以保护,同时隔 一段时间就站起来活动活动,以增进末梢血液循环。如果家里有老人、孩子,空调温度别调太低,而且开半小时到一小时就关一会,或尽量用自然风制冷。
  尽管空调能引起这么多危害,可是我们的生活确实也少不了它, 那我们怎样使用才能健康又凉爽呢?
  首先空调温度不宜太低:一般控制在 25--26 度左右为宜,室内比室外低 3—5度为佳,同时注意随时增减 衣服。晚上睡觉时,盖上薄被或毛巾被,尤其是女性,特别要盖严小肚子。
  适当地多喝白开水:可用金银花、菊花等煮水当茶饮用,清热解毒。
  限定空调时间:即便天气很热,也不要整天开着空调,更不能让它直接对着吹。
  注意保持房间空气新鲜:定时给房间通风,至少早晚各一次,每次 15—30 分钟。
  避免空调房里抽烟:即便是开着空调,最好也把窗户开一条小缝通风,让空气流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6-03-16
一、室内外温差过大,人若进出频繁,忽冷忽热,易造成体内平衡调节系统功能紊乱。乍一进出空调房,汗毛孔骤张骤闭,排汗功能失调,出汗减少,体内废物不易排出。而出汗是夏天人体保持正常健康状态最重要的一个功能,人在夏天不能不出汗。
  二、空调房间密封性强,室内外空气无法交换,室内空气中细菌、病毒等有害微生物容易滋生繁衍,空气质量较低,长此以往,容易降低人体自身免疫功能,还易受病菌感染而生病。
  三、空调下面直吹,突来的冷空气刺激了汗毛孔突然收缩,导致人们头疼。专家建议,最好把室温恒定在24℃左右,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还要经常开窗换气,确保室内外空气的对流。
  四、家中如果有风湿病患者,就会常听到他们在天气变化前因温度急速降低,而感到关节疼痛,因此常被戏称为「气象台」,意指他们的身体状况可以预测天气一般。当温度降低至20~22度或强大的冷风直吹身体时,皮肤及肌肉的血管会收缩,肌肉也会痉挛,很多人会觉得不舒服,甚至引起深部肌肉、关节等的疼痛。
  五、尽量不要久待空调房,在空调房内要放置加湿器,保持室内湿度,经常开窗通气,使空气得到流通。一定要多喝水,保持咽喉部的湿润,如果有咽干、咽痛的症状,可以含服润喉片。一旦出现红肿、疼痛、咳嗽要及时就诊,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规范治疗,雾化吸入治疗的效果往往很明显。有慢性咽炎史的患者,也要进行适当干预,减少炎症发生。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