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小学三年级到六年级的修改病句题有哪些?请写出种类。还要有各种病句和改后的。急!!!好的加分!

如题所述

小学生语文修改病句
一、病句:就是指句子不完整或句子词语之间的联系有毛病的句子。

二、一般病句类型:
1、成分残缺。一个完整的句子应该是“枝叶”齐全,意思完整明确。
例1:“这种不爱护公物应该受到批评。”——这一句中缺少主心语,应在“公物”后面添上“的行为”三个字。
例2:“他穿着一件灰色上衣,一顶蓝色帽子。”——这一句第二分句缺少谓语中心语(谓语动词),应在“一顶”前添上“戴着”二字。
2、用词不当。用词不当是指句中所用的词不符合语境,或用了词义相近,甚至相反的词。
例1:“她喜欢一个人在平静的环境里看书。”——应将“平静”改为“安静”。
例2:“校园里屹立着一棵棵白杨树。”——应将“屹立”改为“挺立”。
例3:“升旗仪式开始了,鲜红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应将“鲜红”改为“鲜艳”。
3、搭配不当。句子中一对词不能搭配或违反语言习惯就是搭配不当。
例1:“早晨,金灿灿的太阳光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应去掉“光”字。
例2:“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出的大型音乐舞蹈《千手观音》,接受了全国观众的好评。”——应将“接受”改为“受到”或“得到”。
4、语义重复。语义重复就是指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近或相同的词同时出现使用,造成句子的表意重复啰嗦。
例1:“上课时,同学们都全神贯注、聚精会神地听讲。”——去掉“全神贯注”或“聚精会神”。
例2:那个房间非常宽敞得很。——去掉“非常”或“得很”。
例3:松树屹立在陡峭的险峰上。——去掉“陡峭的”或将“险峰”改为“山峰”。
例4:那个三条边的三角形画好了。——去掉“那个三条边的”。
5、归类不当。归类不当是指将不属于同一属类的事物放在一起。
例1:“《中国少年报》《小主人报》《儿童时代》等报纸,我都很喜欢。”——应去掉《儿童时代》,或者将“报纸”改为“报刊”。
例2:“万里长城、故宫博物院和南京长江大桥是中外游客向往的名胜古迹。”——应去掉“和南京长江大桥”。
6、前后矛盾。前后矛盾是指句子中的表意不清晰、矛盾。
例1:“开班会前三分钟,全班同学基本上全部到齐了。”——应去掉“基本上”或“全部”。
例2:“昨天傍晚下了一夜大雨。”——应将“傍晚”去掉,或者将“一夜”改为“一场”。
7、词序颠倒。词序颠倒是指句子中所遣用的词没有按一定语法顺序进行造句,而是词的顺序颠倒了。
例1:“我们必须发扬和坚持刻苦学习的精神。”——应将“发扬和坚持”改为“坚持和发扬”。
例2:“同学们迈着整齐的步伐,排着整齐的队伍向大操场走去。”——应将“迈着整齐的步伐”与“排着整齐的队伍”的次序对换。
8、指代不明。指代不明是指句子中的事物或人称交代不明确,造成句子意思混乱。代词分为人称代词〔我、你、他(她、它)、我们……〕,指示代词〔这、那、这里、那儿……〕和疑问代词〔谁、哪里〕三种,指代不明的病句指的是代词使用错误。这类病句主要有二类。一类是一个代词同时代替几个人或物,造成指代混乱。二类指示代词和疑问代词误用。
例1:刘明和陈庆是好朋友,他经常约他去打球。——应将“他经常约他去打球”改为“刘明经常约陈庆去打球”。
例2:哪里有困难,他就出现在那里。——应将“出现在那里”改为“出现在哪里”。
9、不合事理。不合事理是指句子意思不合常理,违反常规。
例1:他异口同声地说:“这里的风景真美。——应去掉“异口同声地”。
例2:这明月高悬、繁星满天的夜空真美。——应去掉“明月高悬”或“繁星满天”。
三、修改病句的方法:
首先要认真地一字不漏地把原句读几遍,看清上下文的关系,弄清句子的内容,看看是否顺口;接着根据病句类型的特点,找出病因,然后改正;修改后看看是否保留原句的基本意思,标点符号运用是否正确。追问

还有吗?越多越齐全就越好。谢谢了。

追答

01、不管天气十分炎热,大家还是坚持锻炼身体。
  02、已经把连长交给我的任务顺利实行了。
  03、经过教育,“FxG”的受害者擦亮了眼睛,增高了认识。
  04、同学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防止不要发生事故。
  05、上课时,小华的眼睛不转眼地注视着老师。
  06、我买了钢笔、尺子、橡皮和文具就急忙赶回家去。
  07、虽然你学习再好,但是没有骄傲的理由。
  08、玛莎穿着一件蓝色的风衣和一顶黄色的帽子。
  09、今晚天空月圆如镜,繁星满天,多美的夜景啊!
  10、广场上挤满了许许多多数不清的人群。
  11、经过治疗,小明的病已经恢复了健康。
  12、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3、听了老师的一番话,很受教育。
  14、颐和园所有的景点,我大部分都游览过。
  15、在东北的深山里,土煤窑稀稀疏疏星星点点地到处都是。
  16、他聚精会神地坐在那里,专心地听老师讲课。
  17、作文写好以后,我们要学会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
  18、在劳动中,我们的双手弄脏了泥土。
  19、听到这个消息,我小声地议论起来。
  20、这次到会的只有七十二人左右。

    答案:1.把"不管"改成尽管2."实行"改完成3."让"受害者怎么样4."防止"跟"不要"冲突,去掉一个
  5."不转眼"就是"注视",去掉一个.6."和"改成"等"7."虽然...但是"改成"即使...也"
  8."和"改成"戴着"9."繁星满天"改成"月朗星稀",科学常识。10."许许多多"和"数不清"去一个11."的病"和"健康"去一个
  12."在"去掉13."很受教育"前加个人称,如:同学们14."所有"跟"大部分"冲突,任去一个
  15."稀稀疏疏"和"星星点点"去一个16."聚精会神地"和"专心地"去一个
  17.去"不正确的"18."我们的双手"和"泥土"换顺序19."我"跟谁"议论"?把"我"改成"我们"
  20."72"那么精确了还"左右"啊?删去“左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5-04
还有一个
没有人称!追问

?

第2个回答  2011-05-04
一、分类修改练习
(1)成分残缺:
1、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改:我在课堂上认真听讲。
2、我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改: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
(2)前后矛盾:
1、这次春游,同学们基本到齐了,没有一个缺席。改:这次春游,同学们没有一个缺席。
2、我断定他可能生病了。改:我断定他生病了。
(3)指代不明:
1、张燕和李勤约定一起在自己家做作业。改:张燕和李勤约定一起在张燕家做作业。
2、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她常帮她复习功课。改:小丽和小红是好朋友,小丽常帮小红复习功课。
(4)词序颠倒:
1、这篇童话对我产生了兴趣。改:我对这篇童话产生了兴趣。
2、两个新旧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改;新旧两个社会真是鲜明的对比啊!
(5)重复罗嗦:
1、他告诉了我过去一段愉快的往事。改:他告诉了我一段愉快的往事。
2、下课了,校园里顿时就一下子沸腾了。改:下课了,校园里顿时就沸腾了。
(6)不合事实:
1、皎洁的圆月边聚集着无数小星星。改:皎洁的圆月边散布着一些小星星。
2、春天来了,桂花香飘十里。改:秋天来了,桂花香飘十里。
(7)归类不当:
1、姑姑买了许多食品、巧克力、蛋卷、羽毛球、果冻等等。改:姑姑买了许多食品,巧克力、蛋卷、饼干、果冻等等。
2、奶奶家养了许多家禽:鸡、鸭、马、牛等。改:奶奶家养了许多家禽:鸡、鸭、鹅等。
(8)用词不当:
1、革命烈士十分顽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改:革命烈士十分顽强,誓死不说出党的秘密。
2、小明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繁重。改:小明知道自己错了,心情很沉重。
(9)搭配不当:
1、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改进。改:他的写作水平有了明显的提高。
2、同学们明确了自己的学习态度。改;同学们端正了自己的学习态度。追问

还有吗?越多越齐全就越好。谢谢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