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学案例分析 有吗?

有完整的案例

心理学案例1:编造的完美初恋

他沉浸于自己编造的完美初恋中

他沉浸在编造的完美初恋中,就像吸毒一样,可事实上,他频繁地换着身边的女人。故事给了他安慰,他却没有勇气面对自己的爱情。

吴仁说他已经做了43次治疗了,他的一生所能记起的琐事都说得差不多了,3岁的时候和幼儿园的小朋友打了一架,9岁的时候参加少年宫的合唱团,14岁的时候把班主任的窗户砸烂了,20岁那年的补考等等等等。更不用提那些大事了,升学、结婚、生孩子。尽管这样,吴仁的状态跟治疗之前还是没什么变化。要说,他这三十几年的生活中实在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文化大革命”对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冲击。

但是,从第9次治疗开始,吴仁开始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叙述他的生活,特别是津津有味地说他的6次恋爱。到第31次以后,他的6次恋爱已经成了治疗程序中的一个循环语句,其他事情谈不了多久,他就会说:“这让我想起了我生命中的6个女人中的一个,就是第x个,她啊……”

在陪他闲聊的过程中,医师一次又一次体验到他内心应该是酸楚的,虽说他在不断地重复6个女人的故事,但很明显对这些故事他自己都有些厌烦。医师希望把话题从这几个女人身上引出来,但每次他都不管不顾地把话题转移了回去,真要想从这几个女人的故事中找出点什么来,吴仁又什么都说不出来,只是不断地重复那几句话。

第一个女人是高中的团支部书记,书记同志平常不苟言笑,衣着朴素。高三的时候,吴仁同学一天上课开小差,决定把班上的女同学按美丑排个梁山泊似的英雄座次,排到第22位的时候,眼睛和团支书的眼光对个正着,他只好尴尬地一笑,没想到团支书也相视一笑。此后两个人就开始了交往,吴仁成了团支部的活跃分子。高考后,两人要天各一方了,于是相约到公园去玩。玩得不开心,回家时,两人的小手拉到了一起,最后,都流下了青春的第一滴眼泪。然后是通信,不到半年,信断了,谈不上分手,因为彼此从来没有说过爱不爱这一类的话。

第二个女人是大学的同学,是个活泼的姑娘,爱说爱笑,硬是看上了吴仁,在舍友的怂恿下,喝醉了的吴仁终于写了情书,当然是集体劳动的结晶,也侵犯了小仲马、莎士比亚和柳永的版权。然后就恋爱了,看电影,吃宵夜,手牵手,礼节性的接吻,然后就结束了,因为帅哥这种男人痛恨的动物出现了。

第三个女人是失恋后在学校的舞厅认识的,这是一个高年级的女生,长相一般,但很时髦,一切的发生都符合吴仁当时的需要。不到三个月,两人的关系就发展得非同一般,吴仁在她那里学会了一个所谓坏男人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巧。不到5个月,两人分手了,因为那女孩说吴仁没情调。这次失恋并没有让吴仁太难过,这在预料之中。第一次失恋是创伤,第二次失恋是致命的创伤,第三次失恋——就习惯了。

第四个女人是工作后别人介绍的对象,这时吴仁已经有些情场老手的风度,他不用写情书了,用嘴就能说出一串串的甜言蜜语。姑娘和他交往了三年,每两周见面一次,最后,吴仁决定离开她,因为那姑娘“没有激情”。

第五个女人就是她的妻子,这是一个贤惠的女人,当时两个人年龄都大了,谈了两年的恋爱,就结婚了,然后生孩子。妻子是一个挑不出什么毛病,也找不出什么与众不同的地方的女人。“她就像水,没什么味道,但却是生命必需的。”吴仁这么说。

第六个女人,在一次外地的会议上认识的,是个女强人,但很会打扮,也很会交际。他们发生了闪电般的一夜情,然后就电话联系,借其他的出差机会偶尔见几次面。吴仁说:“她有很多的情人,不止我一个,我们之间只有纯粹的肉体关系。”

6个女人的故事说了一遍一遍,终于连他自己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从第43次治疗开始,沉默越来越多。

治疗医师打破沉默说:“我感到我们的治疗像一台老式唱机在放坏了的唱片,咿呀咿呀的总在重复,但就是进入不了下一道音轨,你觉得呢?”吴仁淡然一笑,又讲了一遍他的六个女人的事,这一次,他有些感伤。此后不久,治疗医师谈起了自己一次失恋的经历,吴仁的反应是沉默,他静静地坐着,似乎在想着什么。这次的情形和以前有很大的不同,医师觉得,治疗的关键时刻要到了。

导火索是医师的一句话:“你好像觉得自己的生活是很无聊的?”

当时吴仁突然发火了,说:“不是这样,我从来没这么想过。”然后就起身离开了治疗室。这是他唯一一次主动提前结束治疗。

一个月以后,吴仁出现了,他一进治疗室就坐下,闭上眼睛,滔滔不绝地讲。

他说:“你上次说错了,我没有感到无聊。我生活中还有一次真正的恋爱,我觉得那才是我的初恋,我一生一次的初恋。我不把她和其他六个女人相提并论,因为她是如此的独特。”

“大二那年的暑假,我到大连的姑妈家度假,姑妈家的对面是一家教堂,姑妈是虔诚的基督徒,她常带我到里面去。一次教事活动中,我去做义工,认识了一群修女,有一个大眼睛的、清秀的女孩,她穿着一身白色的长裙……”

他的初恋故事就这样开始了,整整讲了一个钟头,他们相爱,一起看日出,一起看星星,一起疯狂地做爱……后来,他们分开了,因为暑假结束了,他要回学校上学,以后就是长长的思念和频繁的信件。可是,一段时间之后,他再没收到回信,因为她和另外一个男人同居了。他很气愤,觉得自己被骗了。再后来,那个女孩在一场事故中死于意外,那场事故意外地像是她设计好的。女孩死后,吴仁从那个和她同居的男人那里了解到,女孩一直爱着自己,而所说的与外人的同居只是一场误会……

当然,吴仁讲的要比这精彩感人得多。最后,他说:“我想,她才是我的第一个女人,也是我永远的爱人,我一生一次的初恋。”

讲完以后,吴仁在治疗室里痛快地哭了。还没等治疗医师说点什么,他就迅速地离开了治疗室。

三个半月后,吴仁写来一封信:

有件事必须得告诉你,因为我不愿意再欺骗其他人了。我说的那个一生一次的初恋实际上没有那么夸张。我的确到过大连,也和一群修女处得不错,她是那一群人中的一个,我们玩的时候,总是有其他人的,唯一的一次我拉了她的手,大约有几十秒,后来她甩脱了我的手。我给她写过几封信,她没有回信,我们就结束了。此后再也没见过面,也不知道她的情况。那天本来是准备嘲笑你的,就从三毛、莎士比亚、还有几个诗人那里胡乱拼凑了一个故事,准备讲完后告诉你:这一切都是编的,然后看看你的尴尬表情,以此来报复你说我的生活无聊。可没想到,讲着讲着,我居然认为这个故事是真的了,而且,我真的哭了。回到家,一直觉得这不可思议,我居然为一个自己编的虚假的故事哭了。几个星期,这种穿透灵魂的痛苦都没有消除。我开始渐渐地明白,这个故事一直隐藏在我的心里,我的一生都隐藏在这个故事的背后,而我一直不能、不敢说出这个故事,因为说出来,就以为我要看到自己是生活在怎样的一种可笑的少年情怀中,这个故事可以说是我以往生活的动力和源泉,正因为有了这个我不知道的又是属于我的故事,我才能够忍受自己生活的庸俗和无聊。

我是一个孩子,总告诉自己生活中有美好的事情值得我回忆,总以为在某个地方有个白雪公主在为我沉睡。其实,我的生活就是如此的平淡,像黑白电影一样,普普通通,没有任何惊心动魄、值得告诸天下的片断,这让我感到无聊和焦虑。我从来没有勇气直面自己的人生,而是编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故事把生活偷换了。这就像吸毒一样,每个故事给我暂时的安慰,但人生的真相却在故事的背后沉默地屹立。

终于,我知道故事是要结束的。现在,我可以不再逃避我平淡的人生了,谢谢你,要不是你发现了我当时真正的内心活动,我也许还要像个发白日梦的高中生一样活下去,每隔一段时间,就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和痛楚。原来,放弃那些幻想,才发觉平淡的生活也是多么的幸福!”

解析

这是一个发生在我们身边的“爱无能”加“爱情妄想”的案例。

吴仁的初恋是青涩的,也是美好的,但第二次恋爱却给他造成了致命的创伤,其后他参加了工作,在社会的大染缸中,他也同样变得圆滑、虚伪起来,而此后的恋爱、婚姻、性生活都如程序般一个接着一个上演,在这个过程中,他显得麻木,没有了任何激情。

应该说,吴仁属于那种感情上受到伤害的“爱无能”患者,由于在以前的恋爱过程中付出过很多,结果不但没有得到对方的真情回报,反而受到对方的感情伤害,从而形成一种“恋爱恐惧”心理。当患者再次面对爱情时,就会产生怀疑和排斥的心理,内心的恐惧被表面的玩世不恭所掩盖,久而久之,患者的激情也越来越少。

当然,“爱无能”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流行病,其原因远远不止“曾为情伤”这么简单。吴仁的“爱无能”也不仅源于此。

现代社会,繁重的工作压力,日益膨胀的物质追求,这些都会让人忽略生活中最真实、最真挚的感情。当基本的经济需要不再困扰我们的时候,情感和婚姻便成为我们生活中最大的困扰。在追求“钱途”和自我的年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爱情也越来越脆弱,甚至不堪一击。尽管每个人都渴望完美的爱情,但往往事与愿违,在这无情现实的背景下,许多人患上了这种奇怪的病——“爱无能”。

据统计,在澳洲,约有1/3的成年人独自生活,其中男性数量要高于女性,而这一部分人的生活过得并不惬意。在其他国家和地区,这种一个人的家庭数量也正在逐渐增多,并且因孤独引发的心理疾病也正在成为这群人中最大的问题。忧郁症、厌世、自卑、仇视别人、抗拒社会等等负面情绪日渐增多,而这一切与无爱的生活互为因果。不想爱、不会爱的顽症正在危害着人的精神生活。

此外,问卷调查显示,台湾女人第一关心是工作,占45%;第二是自己,占31%;第三是孩子,占14%;第四才是爱情,占10%。而其他国家和地区被调查的女性也只把爱情放在第三位。在问到是否愿意为爱情做出牺牲时,台湾女性明确表示不愿意的高达54%。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虽然没有这么高,但也远远超出人们的想像。

比不关心恋爱的“冷血动物”更可怕的是,一些白领“工作狂”不相信爱情,只相信物质是真实的

参考资料:http://www.psyonline.cn/main/bbs/viewthread.php?tid=738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5-22
心理学案例分析

一、人怎会变成“狼”?

[现象实例] 历史记载,1920年在印度发现的8岁的狼孩卡玛拉(女性),其身体外形与人不同,特点是:四肢长得比一般人长,手长过膝,双脚的拇指也稍大,两腕肌肉发达;骨盆细而扁平,背骨发达而柔弱,但腰和膝关节萎缩而毫无柔韧性。她有明显的动物习性:吞食生肉,四肢爬行,喜暗怕光,白天总是蜷缩在阴暗的角落里,夜间则在院内、外四处游荡,凌晨1时到3时像狼似地嚎叫,给她穿衣服,她却粗野地把衣服撕掉。她目光炯炯,嗅觉敏锐,但不会说话,没有人的理性。

[心理点评] 人们不禁会问,这位8岁的女孩,她原来是人呀,怎不具人的禀性变成“狼”了呢?这一实例有力地说明了社会生活对人的心理发展的决定性意义。由于这位女孩自幼落到狼群中,由狼群喂养长大,有长达8年的时间在狼群中生活。虽然她有人的遗传素质,具有人的一切外貌特征、生理机构和感觉器官,确确实实是由人生育出来的,但她没有一般人的心理机能和理性思维能力。这是因为她自幼脱离了人的社会生活,虽然生下来就具备说话的神经机构,但没有同人们接触,没有同人们进行交往,所以不懂得人类的语言;虽然她有人的脑,以及各种感官神经机构,但没有在社会中生活,没有受到社会文化环境的熏染,没有得到正常的发展与训练,所以无法形成人的心理现象和精神世界。相反,由于她长期过着野兽的生活,在兽群的生活环境中,原有的那些人的神经机构发生了萎缩,身体的特征也发生了一些变化,时间越长,其狼的习性就越多,这就是使人慢慢变成"狼"的原因。类似的猪、羊、熊孩也如此。可见,仅有人健全的脑,若离开人的社会生活环境,人的心理也不可能正常发展。狼孩卡玛拉被带回人群中生活后,经精心护理和培养,逐渐恢复了正常人的心理状态。

二、从“拾柴火”看性格模式

[现象实例] 在心理学的研究中,曾有人设计"拾柴火"的自然实验,实验对象是保育院的40个学生。实验是在冬天晚上进行的。实验者把湿柴放在附近的棚子里,而把干柴放在较远的山沟里,要求学生必须在晚上去拾柴生火取暖,自己则隐蔽在一旁观察孩子们的动静。冬天的黑夜是寒冷而可怕的,结果发现有的孩子是兴高采烈地到山沟里去了;有的则边走边发出怨言;有的不敢走远,只是到附近的棚子里去取湿柴。后来实验者对他们讲了有关勇敢者的故事,于是到山沟里取柴的人渐渐多了。经过几个月的教育和观察,发现有20个孩子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此了解到孩子们的性格差异,有的勇敢主动,有的畏缩图方便;有的动摇,有的则是胆怯。而他们的性格是可以通过教育改变的。

[心理点评] 由以上实验可以看出孩子们对待冬天夜晚取柴以便烤火取暖这相同的客观现实,各人的态度不一样。有人不怕黑、不怕冷,高高兴兴地到山沟里去取干柴;有人虽然也去山沟,却嘟嘟嚷嚷不愿意;有的怕黑又怕冷,图方便就近取湿柴等等。可见每个孩子对待相同的事情会产生不同的态度,因而采取的行为模式也不同。在心理学中将他们这些态度和行为称为性格特征。用科学术语说,性格是一个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中稳定的心理特征。所谓对现实的态度,反映了人们追求什么,拒绝什么,表明人们活动的动机和方向。而行为方式即在其态度下与之相适应的行动,即指人们如何去追求他所要得到的事物,如何避免他所要拒绝的事物,并且这种态度是稳定的,行为方式也是习惯化了的行为模式。以上述试验为例,说某个孩子是勇敢的,不仅是他的态度,而且有其在寒冷的黑夜里到山沟去取柴的行动,而这又是经常性的、稳定的。所以恩格斯认为:一个人物的性格不仅表现他在做什么,而且表现他怎样做。人的性格是非常复杂的,其模式也各种各样。如何了解人们的性格特征,则可以从其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着手。

三、自信是成功的秘诀

[人物故事] 海伦·凯勒(1880-1962),美国女学者,生于亚拉巴马州的小镇塔斯康比亚,1岁半时突患急病,致其既盲又聋且哑。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踏上了漫漫的人生旅途……人们说海伦是带着好学和自信的气质来到人间的,尽管命运对幼小的海伦是如此的不公,但在她的启蒙教师安妮·莎利文的帮助下,顽强的海伦学会了写,学会了说。小海伦曾自信地声明:"有朝一日,我要上大学读书!我要去哈佛大学!"这一天终于来了。哈佛大学拉德克利夫女子学院以特殊方式安排她入学考试。只见她用手在凸起的盲文上熟练地摸来摸去,然后用打字机回答问题。前后9个小时,各科全部通过,英文和德文得了优等成绩。4年后,海伦手捧羊皮纸证书,以优异的成绩从拉德克利夫学院毕业。海伦热爱生活,她一生致力于盲聋人的福利事业和教育事业,赢得了世界舆论的赞扬。她先后完成了《我生活的故
事》等14部著作,产生了世界范围的影响,她那自尊自信的品德,她那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被誉为人类永恒的骄傲。

[心理点评] 1岁半就又盲又聋且哑的海伦,若没有强烈的与命运挑战的勇气和信心,是不可能成长为受世人赞誉的学者的。人生会面对一个接一个的挑战,我们如何面对挑战?倘若自我毫不畏缩,知难而上,并且最终战而胜之,那么,自我将会更加完善和成熟。在挑战面前,首先要肯定自己,肯定就是力量,就是对自己充满信心;自信可以促使人自强不息,迎难而上,可以发掘深藏于内心的自我潜能。海伦就是一个强有力的实证。海伦曾说,"信心是命运的主宰"。培养自信的气质十分重要。但自信并非天生的,它是在个人生活、实践中逐渐形成、发展的,认真地总结我们的长处和成功经历吧,让自信给我们力量去迎接人生的挑战,向海伦学习。

四、酸葡萄效应

[现象实例] 在伊索寓言中有个《狐狸与葡萄》的故事,说的是那狐狸本来是很想得到已经熟透了的葡萄的,它跳起来,未够高,又跳起来,再跳起来……想吃葡萄而又跳得不够高,,这也算是一种"挫折"或"心理压力"了,此时此刻那狐狸该怎么办呢?若是一个劲地跳下去,就是累死也还是跳不够那葡萄的高度。于是,那狐狸说:"反正这葡萄是酸的。''言外之意是反正那葡萄也不能吃,即使跳得够高,摘得到也还是"不能吃",这样,狐狸也就"心安理得"地走开,去寻找其他好吃的食物去了。

[心理点评] 寓言中的狐狸遇到"挫折"或"心理压力"时,采取了一种"歪曲事实"的消极方法以取得自己的"心理平衡"。凭心而论,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像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被人打时口中或心中念一句"反正是儿子打老子",于是也就悠悠然忘却了皮肉之苦痛。人们不也常采用"阿Q"精神来缓解自己的压力而获取"心理平衡"吗?无可否认,它们确实也有着实际的意义和作用,尤其是当人们认为自己对所面临的压力已经是无能为力的时候,也不妨采用这种应付方式,以免走向极端。任何一种事物都会有正反两种意义,只要起到暂缓心理压力作用,使心理得以平衡,就有其实际意义,即"合理化"的酸葡萄效应。当然,我们不能总是停留在此,事后应采取积极措施,解决问题。

五、理性情绪调节

[现象实例] 有一个笑话:一个老太太有两个女儿,一个开洗衣店,一个开伞店。老太太左右为难:晴天,担心开伞店的女儿的生意不好;阴天,担心开洗衣店的女儿的衣服晒不干。有一天,有人劝导,老太太你好福气,下雨天,你开伞店的女儿生意好,该高兴;天气好,你女儿的衣服干得快,也该高兴。对你来说,哪一天都是好日子呀。老太太想一想,也真是这样,心情顿觉好多了。

[心理点评] 人们的不良情绪有些确实是因为生活中的不利境遇所引起的,但也有些不良情绪是由于人们对事情的真实情况缺乏了解或认识有偏差而盲目地生长起来的。同一事物,由于出发点和认识的不同,心情就不同,以上事例正是如此。由于老太太未能全面合理地认识事物,而是单方面地、只从不利的悲观的一面看待问题,这种不合理信念导致了消极的情绪。若从积极的角度理性地分析问题,就能获得愉快体验。

六、“剥夺感觉”如何

[研究实例]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做了一个实验,他们将55名自愿被试者分别孤单一人地关闭在几乎隔音的暗室里。为了尽量剥夺感觉,被试者的手上套上长至肘部的棉手套,蒙上眼罩。他们的头套在一个U形枕头里以降低听觉刺激,同时空气调节器发出单调的声音,以限制听觉。这些被试者就这样没日没夜地躺在小床上,或者百般无聊地昏睡,或者胡思乱想,所有的人都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有的还产生幻想。4天以后对被放出来的被试进行了各种测验,发现他们的各种能力都受到损害。而他们要恢复正常状态,则需要1天左右的时间。心理学家在其他大学做了类似的剥夺感觉实验,其情形也是如此。

[心理点评] 感觉虽然是一种简单的心理活动,但却十分重要。首先,感觉向大脑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通过感觉人可以了解外界事物的各种属性,保证机体与环境的平衡。感觉是认识的开端,知识的源泉。而以上实验可以证明刺激和感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一个正常人来说,没有感觉的生活是不可忍受的。

七、善于“变通”的孙膑

[人物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初到魏国,魏王要考查一下他的本事。一天,魏王召集众臣,当面考查孙膑的智谋。
魏王对孙膑说:"你有什么办法让我从座位上下来吗?"
庞涓出谋说:"可在大王座位下边生起火来。"
魏王说:"不可取。"
孙膑捻捻胡须道:"大王坐在上边嘛,我是没有办法让大王下来的。"
魏王问:"那你怎么办?"
孙膑道:"如果大王在下边,我却有办法让大王坐上去。"
魏王得意洋洋地说:"那好,"就从座位上走了下来,"我倒要看看你有什么办法让我坐上去。"
周围的群臣一时没有反应过来,也哄笑孙膑无能。忽然,孙膑却哈哈大笑起来,说:"我虽然无法让大王坐上去,却已经让大王从座位上下来了。"
这时,大家才恍然大悟,对孙膑的才华连连称赞。

[心理点评] 看了上面的故事,谁会不称赞孙膑的聪明呢?孙膑之所以聪明,这与他善于"变通"的思维品质分不开。在解决问题时,人们较多按常规去思考(即使魏王如何下来这一方面去思考)。而孙膑则能从"让魏王坐上去"反向思维,而巧妙地解决了问题,即能从另一个角度、另一个侧面去思考。这种思维具有发散性。
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联系,因此,应有意识地培养、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即从思维的独创性、变通性、流畅性入手,逐渐养成学生多面向、多角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更具创造性。

八、声调轶事

[名人趣事] 有一次,意大利著名的悲剧影星罗西应邀参加一个欢迎外宾的宴会。席间,许多客人要求他表演一段悲剧,于是他用意大利语念了一段"台词",尽管客人听不懂他的"台词"的内容,然而,他那动情的声调和表情,凄凉悲怆,不由使人流下同情的泪水。可一位意大利人却忍俊不禁,跑出厅外大笑不止。原来,这位悲剧明星念的根本不是什么台词,而是宴席桌上的菜单。

[心理点评] 这则轶事说明在人际关系中,说话声调本身的沟通作用。一个人的态度是友好还是充满敌意,是冷静还是激动,是诚恳还是虚假……都可以从他的声调节奏、停顿等表现出来。俗语说:"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我们在判断一个人说话的情绪和意图时,固然要听他"说什么",但更应该注意他"怎样说",即从他的声调高低、音量大小、抑扬顿挫及转折、停顿中领会其"言外之意",而这些就叫辅助语言。同时还有那些发出来的无固定意义的呻吟、叹息、叫喊、哭泣、咳嗽等所谓的"类语言"。这些对语言的表达起到"补充"和协助作用。如"你真聪明"这句话,若运用了辅助语言和类语言,它能加强或改变词语本身的含义,既可以表示赞扬,也可以表示讥讽,全靠语调和语气的不同。在人际交往中,请你正确使用辅助语言,以期达到有效的沟通效果。

九、交往空间趣闻

[现象实例]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霍尔(E·hall)有一句名言:"空间也会说话。"他研究发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独有的空间需求。霍尔曾观察到一种有趣的情景:一个南美人与一个北美人在大厅的一端交谈,由于前者按照自己觉得最适宜的距离而不断向前靠,而后者也自然地保持着自己的个体空间而不断退后,当谈话结束时,两人已不知不觉地移到了约12米长的大厅的另一端。

[心理点评] 人们在交往中,相互距离的不同,也是一种沟通。我们在同他人交往时,相距的空间尽管是在无意中确定的,但也反映了一个同他人已有的关系或希望形成的关系。霍尔认为,互动时人与人之间距离的不同,可以标志互动者相互了解的程度。他把距离分为四个区:亲密区、个人区、社会区和公众区。由于文化背景或民族差异,故个体需求的空间也不同。例如法国人与英国人交谈时,法国人总是保持较接近的距离,乃至呼吸也会喷到对方脸上,而英国人会感到很不习惯,步步退让,维持适合于自己的空间范围。以上实例出现的现象是因为北美人交谈的距离是相距一臂至1.2米,即在个人区之间,而南美人交谈则喜欢近一些,所以很容易闯入北美人的亲密区,因此就出现了一方"步步进逼",而另一方"连连后退"的有趣现象。

[案例1]

一位热情而热爱教育工作的教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及提供一个更有情趣的学习环境。新学年开始了,他对教室进行了一番精心的布置,教室内周围的墙上张贴了各种各样、生动有趣的图画,窗台上还摆上了花草、植物,使课室充满了生机。请你判断,它将产生什么样的效果?为什么?

[分析] 这位热情的教师出发点虽然很好,但事与愿违,反而产生分散学生注意,影响学生集中学习的效果。根据无意注意的规律,有趣的图画,室内的花草、植物这些新异的刺激物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尤其对低年级学生,他们容易把注意转移到欣赏图画、花草植物上,而影响了专心听课。

[案例2]

教师在板书生字时,常把形近字的相同部分与相异部分分别用白色和红色的粉笔写出来,目的是什么?符合什么规律?

[分析] 目的是加大形近字的区别,使学生易于掌握形近字。

(1)符合知觉选择性规律:知觉对象与知觉背景差别越大,对象越容易被人知觉。
(2)符合感觉的相互作用中同时性对比规律:红白形成鲜明的对比,使学生容易区别形近字。

[案例3]

教学生识字有很多技巧,有一位教师告诉学生如何区别“买卖”两个字时说:“多了就卖,少了就买。”学生很快记住了这两个字。还有的学生把“干燥”写成“干躁”,把“急躁”写成“急燥”,老师就教学生记住:“干燥防失火,急躁必跺足。”从此以后,学生对这两个字再也不混淆了。这些教法有何心理学依据?

[分析] 这些教法对我们有很好的启发和借鉴作用。心理学的知识告诉我们:凡是有意义的材料,必须让学生学会积极开动脑筋,找出材料之间的联系;对无意义的材料,应尽量赋予其人为的意义,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记忆效果就好。简言之,教师应教学生进行意义识记。

[案例4]

教师在检查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时,其试卷为什么不单纯用选择和判断题,而常常求助于填空、问答题?

[分析] 选择和判断主要通过再认解答;填空、问答主要通过重现来解答。由于再认和重现的水平不同,人的再认记忆优于重现记忆,而且能再认的不一定重现。因此仅靠判断、选择难以说明记忆已达到牢固保持的程度,往往借助于问答、填空等题型。

[案例5]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的教师对学生作业采用“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你怎样看待这一现象?请运用记忆的有关规律加以分析。

[分析] 这种做法违背记忆规律,也是行之无效的。学生识记的效果和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有关,在一定的时间不宜过多,否则,易引起学生过度的疲劳,降低记忆的效果,同时,“漏一补十”“错一罚十”的做法易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和记忆的信心和主动性,对进一步学习制造一些心理障碍。

[案例6]

在课堂上,教师让学生“列举砖头的用处”时,学生小方的回答是:“造房子,造仓库,造学校,铺路”;学生小明的回答是:“盖房子,盖花坛,打狗,敲钉”,请问小方和小明的回答如何?你更欣赏哪种回答?为什么?请根据思维的原理进行分析。

[分析] 小方回答砖头的用途都是沿着用作“建筑材料”这一方向发散出来的,几乎没有变通性。而小明的回答不仅想到了砖头可作建筑材料,还可作防身的武器,敲打的工具,这样的发散思维变通性就好,其新的思路和想法,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参考资料:http://blog.tyfo.com/User/chm84681065/2006-09/160144.html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