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筑城和守城战术中有关于守城器械方面的大致情况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根据战斗需要,城上按地段贮存及设置一定数量的作战物资,规定每50米至90米放置抛石机(籍车)1座,每20米左右存放修补城墙工事的柴捆(柴搏)20捆,每45米左右设置锅灶、水瓮及沙土,每4米左右存放弩、戟、连梃、斧、椎各1以及若干石块、蒺藜等。在众多的作战物资中,比较重要的新型守城器械有以下几种:

连弩车。可以连续发射大矢或小矢的大型床弩,仅弩机即用铜75公斤,需10人操纵使用。大矢直径3.6厘米,长230厘米,尾部有绳,射出后仍可用辘轳”卷收”回来,类似现代捕鲸炮。用一般小矢时,则不必回收。矢槽高出弩臂70厘米,一次装填小矢,可达60支。利用辘轳绞盘与绞轮的半径差,能在绞动时产生极强的拉力,张开弩弦,弩身装有简单的瞄准具(仪),据说弩身还可以上下活动以改变射角。

转射机。安装在可以转动的木架上的弩。射手可操纵其任意变换射向。每弩由两人操纵。

悬脾。由辘轳、铁索和滑轮操纵、能沿城墙外壁上下移动的小木堡。堡内1人,持5.5米长的两刃矛,击刺爬城敌军。由4人操纵升降。累答(籍幕),防矢石的软帘。以粗麻绳紧密排列,编成软帘,表面涂一层厚泥浆防火,悬挂于敌楼、城堞、籍车、行车等外面,既可以防护墙堞不为敌军飞石击毁,又可以收集敌人发射的箭矢,而且当敌军以密集队形蛾傅爬城时,可将悬挂于城堞外的累答点燃,用烈火覆盖爬城敌人,可收一械多用之效。

火,即火檑木。在2.5米长的车轴两端安装车轮,在车轴上用荆棘条捆裹大量柴草制成,当敌军以密集队形攻城时,点燃柴草,砍断吊索,从城上向下方的敌群中滚去,用以砸、烧敌人;有时也在守军组织反击时用,先施火攻击,趁敌队形混乱时,突击队立即出城反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