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走出过哪些名人?

享誉世界的生物学家——童第周,酒旗风暖名士狂——梁实秋,这些都是来至于山东大学的哦~

已经算不上萌新的萌新回答一下,咳咳

山东大学出过许多名人,他们如今都是各个领域的大牛。

《济南的冬天》想必小学都是背过的,它的作者老舍,是杰出的语言大师,是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老舍与历史上的山东大学渊源颇深,1930年到1936年间先后在齐鲁大学与国立山东大学任教。1937年8月老舍重回齐鲁大学,1946年山大曾邀请老舍重回山大执教,老舍也有此意向,无奈当时在美国讲学,只能作罢。事实上,老舍在齐大、山大的这六年正是写作高峰期,老舍的很多作品是在这一时期完成或者构思的,他的两篇文章《青岛与山大》《非正式的公园》讲的就是就是他与山大的故事。

曾在1951年任山东大学副校长的童第周,是中国实验胚胎学的主要创始人,中国海洋科学研究的奠基人,生物科学研究的杰出领导者,开创了中国“克隆”技术之先河,被誉为“中国克隆之父”。童第周通过对两栖类和鱼类的研究,揭示了胚胎发育的极性现象;通过研究文昌鱼的个体发育和分类地位,在对核质关系的研究中取得重大成果;1963年首次完成鱼类的核移植研究,为20世纪70、80年代国内完成鱼类异种间克隆和成年鲫鱼体细胞克隆打下基础。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进入非常辉煌的时期,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八大教授”群雕于2011年在中心校区“文史楼”南面落成。它将以一种全新的艺术诠释山东大学的“文史见长”、史学传统和史家风范。

1930年8月,闻一多先生应杨振声校长的邀请,来到青岛山东大学任文学院院长兼国文系主任。虽然海滨两年,一多先生没有诗,但一多先生的精神却是一个大海,在极端严肃而静穆的状态下,他无声地容受着、润育着、酝酿着。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海洋大学内,有一座被命名为“一多楼”的小楼。它的旁边,还耸立着一座闻一多的雕像,现在山大兴隆山校区内还有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一多广场,这些都寄托着人们对诗人、学者、民主斗士闻一多先生之深切怀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16

本人大一萌新,深感山东大学之大,一届又一届的学子毕业在不同的领域中耕耘,也走出了不少的名人。

山东大学的数学系是首屈一指的厉害,当然也人才辈出。彭实戈,中国金融数学第一人,实打实的厉害,他曾受邀在第26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一小时报告,是国际数学奥运会上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大陆数学家。在现代的数学领域中,彭实戈教授是不能不提的“大数学家”,他荣誉加身,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是我国金融数学领域的先行者,不仅是在国内,在国际上彭实戈院士的名字也是响当当的好,他的科研成就有以彭实戈的名字命名的“彭一般原理”、“彭最大值原理”以及他所开创的新领域包括:倒向随机微分方程,即“巴赫杜(Pardoux)-彭方程”。

往前数还有潘承洞院士,他对哥德巴赫猜想有着深刻的研究,同时也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在解析数论方面,潘承洞成绩卓著,受到了国内外数学家的一致高度评价。

在山东大学历史系中,曾经有过一段非常辉煌的时期,当时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一大批历史系的知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报刊,以相当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使山东大学形成了以文史见长的特色人文学科。

进入山东大学,努力学习,相信你也会成为名人!

第2个回答  2019-05-14

尽管楼主刚刚步入山大一年,但对于山大的历史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了。所以还是比较清楚地知道山大历史上有哪些名人的。

当然了,由于一个人的认知总是有限的,所以楼主可能只能够给大家写一些楼主知道的,以及楼主感兴趣的一些人物。

    冯陆——冯沅君和陆侃如

这是一对学术伉俪,关于他们的佳话也在山大久久地流传着~

冯沅君(1900年—1974年),女,河南省唐河县人,现代著名女作家,中国古典文学史家,大学一级教授。原名冯恭兰,改名淑兰,字德馥,笔名淦女士、沅君、易安、大琦、吴仪等。自幼学习四书五经、古典文学及诗词,与著名哲学家冯友兰和地质学家冯景兰为同胞兄妹,丈夫是著名学者陆侃如。先后在金陵女子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武汉大学、山东大学任教。曾任山东大学副校长

陆侃如(1903年11月26日—1978年12月11日),原名侃,又名雪成,字衍庐,笔名小璧,祖籍江苏太仓,出生于江苏海门的一个爱国士绅家庭,著名学者。1922年考入北京大学。1924年由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考入清华大学研究院专攻中国古典文学。大学一年级时便出版了《屈原》,大学毕业时又出版《宋玉》一书。研究院毕业后,他在上海中国公学任教授,并在复旦大学、暨南大学兼职。毕生致力于中国古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著述甚丰。他与夫人冯沅君合著的《中国诗史》是第一部开创性的影响较大的著作,《中国古典文学简史》已被译成英文和罗马尼亚文。

爱情与“诗”都拥有,这多么令人动容啊;学术与爱情,这又多么令人向往啊~

    八马同槽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山东大学历史系进入非常辉煌的时期,汇集了杨向奎、童书业、黄云眉、张维华、郑鹤声、王仲荦、赵俪生、陈同燮等著名的八大教授,并称为“八马同槽”。其时也,杨向奎等八位先生共同执教于山东大学,为一时之盛。八大教授以中国古史分期、中国农民战争史、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等重大学术话题开端发皇,因切中时代变迁而引领中国学术潮流,并由此形成“独断之学”与“考索之功”并重的学术家风,这不仅为山东大学在史学界赢得了一个重要位置,而且也为山大历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当时的历史系还有丁山、赵纪彬、吴大琨、许思园、刘敦愿、韩连琪、卢振华、徐绪典、孙思白、华山、蒋捷夫等一大批知名学者,创办了《文史哲》(杨向奎先生为第一任主编),以高水平的研究成果为山东大学赢得了“ 文史见长 ” 的盛誉,享誉海内外。 [1]  

2011年10月15日,值山东大学110周年校庆之际,山东大学历史学“八大教授”群雕在山东大学“文史楼”南面落成。这意味着山东大学的“文史见长”、史学传统和史家风范,有了一种全新的艺术诠释

“文史见长”,学术之风,使人每每经过,都要凝目注视,传达敬意!

    华岗


华岗(1903年6月9日-1972年5月17日),中国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人,又名延年、少峰,字西园,曾用名刘少陵、林少侯、潘鸿文,笔名林石父(一作林石夫) 、华石修、晓风、方衡等,中国现代哲学家、史学家、教育学家。

192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受“胡风反革命集团”案株连被捕,1972年5月17日于济南市山东省监狱去世,1980年平反后,骨灰安放于济南英雄山革命公墓。

华岗先生于1951年2月受任为合并后的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

华岗先生一生经历磨难万千,并在此中成功译出《共产党宣言》开创了六个第一,是山大历史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伟人!

楼主对于山大的名人的了解远不仅此,但囿于篇幅,就只给大家展示楼主最为记忆深刻的三位。

剩下的历史,就留给大家慢慢地来了解哦~

                                          图|楼主高糊的相机 及 网络

第3个回答  2019-05-21

作为一名大二老生,对山大历史还是了解很多的,要说到山大走出去的名人那可多了去了。从文学中的大家,比如老舍,季羡林等等,到理科中的童第周,王淦昌等等;不仅有学术上名人,还有为新中国建立奋斗的老一代革命家,比如罗荣桓。这些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但不仅仅于此,山大走出去的名人多了去了。

1、薛其坤教授——现清华大学副校长

材料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研究员,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北京邮电大学电子工程学院院长、北京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院长。薛其坤教授1980年9月考入山东大学,1984年7月毕业后进入曲阜师范大学物理系任教;之后出国去日本东北大学,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学习。主要研究方向是扫描隧道显微学、表面物理、自旋电子学、拓扑绝缘量子态和低维超导电性等。就在今年我还参加了他主讲的讲座,在讲座上他称呼我们是学弟学妹,这样博学而且平易近人的教授实在是我们山大的骄傲啊!

2、郭雷院士——控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2年郭雷院士从山东大学数学系(山大数学系在全国都是数一数二的)毕业之后考入中国科学院系统科学研究所,先后获得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2002年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郭雷院士长期从事系统与控制科学研究,特别是随机与不确定性动力系统的估计、滤波与控制理论等。(咱也不知道是啥,也不敢问啊。反正很厉害就对了!)

山大名人绝不止这些,怎么样,想像他们一样在学术上有所造诣吗?那就来山大和我们一起共建山大的辉煌吧!

第4个回答  2019-05-16

作为工科生,我听得最多的还是和我专业有关的一些名人。

海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厚健,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大学电子系。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人大代表,青岛电视机厂厂长,先后被评为青岛市、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山东省优秀企业家,全国优秀青年企业家,原电子工业部优秀企业家并被授予“金牛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就是这样一位牛人,曾经在我脚下这片土地读书。

还有就是薛其坤、郭雷两位院士,薛其坤现任清华大学副校长,他曾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郭雷院士也是出生于山东,是控制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瑞典皇家工程科学院外籍院士,中国科学院国家数学与交叉科学中心主任、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秘书长。他长期从事系统与控制科学研究,特别是随机与不确定性动力系统的估计、滤波与控制理论等。(虽然作为本专业的我都听不懂,但是这些发现对自动化的影响很大。)

除此之外,山大历史上还是有很多名人的,从著名文学家闻一多、老舍、梁实秋,历史学家华岗、杨向奎,科学家王淦昌、童第周、潘承洞、邓从豪、刘先志,到共和国元帅罗荣桓、国学大师季羡林、著名诗人臧克家,再到国家财政部长项怀诚、年轻院士张运……他们每一位都足以成为山大熠熠生辉的“名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