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到底怎么攻城与守城?

如题所述

人类历史就是人类战争史,自从人类开始了农耕时代就聚集起来,建起了城墙,创造了武器,一来防御野兽,二来是为了抵抗敌方部落势力的攻击,开始时各部落攻击比较原始,无非是弓箭长矛,而到了周王朝的时候,实行王道,列国互相征讨就很少有攻城守城的了,直到到了春秋时期,兵者诡道出现了,在以后战国七雄开始大面积扩充领土,再之后就进入了战争的世界。

在攻城方面,一般采取的就是十而围之,五而攻之,分而击之的战术,因为城市坚固厚实很难打,而敌方居高临下很难打,所以一般不超过地方三倍兵力是最好不要强攻的,因为打不过,而五倍得一般就可以是完胜了,十倍之差的兵力,反而不需要强攻,因为人多势众有威慑力,然后将整个城池围住,断了敌方补给,然后将敌方外援击败后,里面差不多也要弹尽粮绝了,不攻城不伤民,兵不血刃谋其城是最高境界。

然后上将伐谋,其实攻击前最好是可以忽悠里面投降,或者混进去内应,到时候里应外合更容易破城,如果不行,打之前最好也骂阵一番,能够让对手出城对垒当然最好,毕竟对方死守的话是要死很多人的。

而作为守方的话,当然是仗着宽宽的护城河和高大厚实的城墙,然后再加上油锅、石头等,这些都是必备的武器,而在后勤方面,一般大城市一定要保证仓库饱和的,那样就算敌方围攻,也不怕被饿着,当然守城的最高境界仍旧是兵不血刃退兵,像是楚庄王兵临周王畿问鼎,王孙满一人就让庄王退了兵,所以,我们最好的境界还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1-17

在冷兵器时代,攻城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三国时期,魏国的郝昭据守陈仓,以3000人成功抵御诸葛亮三十万大军进攻,使得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无功而反,三国演义是这么描述的:军中起百乘云梯,一乘上可立十数人,周围用木板遮护。军士各把短梯软索,听军中擂鼓,一齐上城。郝昭在敌楼上,望见蜀兵装起云梯,四面而来,即令三千军各执火箭,分布四面;待云梯近城,一齐射之。孔明只道城中无备,故大造云梯,令三军鼓噪呐喊而进;不期城上火箭齐发,云梯尽着,梯上军士多被烧死,城上矢石如雨,蜀兵皆退。孔明大怒曰:“汝烧吾云梯,吾却用冲车之法!”于是连夜安排下冲车。次日,又四面鼓噪呐喊而进。郝昭急命运石凿眼,用葛绳穿定飞打,冲车皆被打折。孔明又令人运土填城壕,教廖化引三千锹(jué)军,从夜间掘地道,暗入城去。郝昭又于城中掘重壕横截之。如此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无计可破。

可见强行攻城之艰难,毕竟冷兵器时代,面对高达厚重的城墙,能使用的无非就是上述的云梯,冲车,地道,井栏之法,而守城一方居高临下,势如破竹,由于攻城方人数多聚集到一起,弓箭就足以起到极佳的效果,更不用说火油和滚石了。所以古代攻城,往往攻城方人数要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守城一方,城池便是守城方最大的优势。

兵法上说攻心为上,攻城为下,血流成河乃是下下策,或取得民心,或瓦解守方的信心,才是攻城最好的选择

第2个回答  2017-10-24

古时候是一个冷兵器时代,从远古青铜到铁器,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冷兵器时代人们都喜欢筑城,有了城池那么打仗的时候就是直接攻城了,没有大炮火箭弹只能靠人命和器械攻城。攻城手段有云梯,守城就有木石、火油等。

古代带兵打仗讲究的随时围三缺一,攻城没有十倍的兵力千万不要去攻城,因为守城的一方占据地利,相对于守城的来讲更有优势,在战争中付出的代价也相对小一点。

首先来谈谈守城,守城最简单的方法就有用弓箭来压制对方,因为攻城都会采用人海战术来攻取城楼,这时候做的就是用弓箭来压制对面,弓箭的射程比较远,当对面还没有到达城墙的时候,伤亡都已经非常大了,这样有利于保持自己的有生力量。

当敌人近了就会用云梯,大多数人都是用石头木头直接把他们砸下去,这样造成的伤害面积比较大,同时还可以直接把对面的云梯直接给掀了,云梯上面的人砸下去还会造成对面内部的伤亡,这就是守城常用的器械。

另外就是用火油了,火油的出现还是比较晚的,不过火油的确是战场上守城的利器,后来有巢车的出现加大了守城的难度,直接倒火油就可以把人活活烧死。

攻城都会付出很大的牺牲,鲁班发明了云梯,这是攻城器械的祖师,云梯制作简单而且携带方便,直接把云梯放在城楼上,然后人从上面爬过去就可以了。后来人们又设计出了巢车,巢车人躲在里面,然后撞开城门,这个方法可以阻挡弓箭滚石的伤害。

最后一件攻城利器就是用大木头直接撞城门,城门破了就可以攻内城了,还有借用水来攻城,古代城很多都是夯土,用水泡上一段时间就倒了。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