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不尊重子女的想法,总想代替子女做决策?

如题所述

前段时间有一个热题“如何看待‘北大留学生写万字长文数落父母过度关爱,12年春节不归?”,其中当事人王猛的父母代表了很典型的一类中国家长:对子女的控制欲大过尊重。他们希望子女按照他们的意愿行事,更在乎“态度端正”,更在乎周围人的看法而非孩子内心的感受。

这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一代人的问题。封建社会的时候,一个家族的人通常会生活在一起,家庭中有一个大家长,所有的人都要听这个大家长的话(比如说《红楼梦》里面的贾母),他经验最丰富、见识最广,他的话就是权威。

后来家庭结构虽然发生了改变,但在我们祖辈所处的时代,家中老人的权威性依然广泛存在。演变成只有两代人的小家庭以后,在每个小家庭中,父母就担任了“大家长”的角色,尤其是孩子小的时候,家中大小事都要由父母说了算。自然地,当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不再“听话”的时候,矛盾就产生了。

除此之外,在父母那个年代,获取信息的方式是被动的,主要是电视,书籍、报刊等纸媒;处理生活的问题,大多来源于家里老人的经验,“老人的经验都是对的”。

他们生活的圈子也很小,交流最多的就是亲戚和同事——而当时大多数企业稳定性都非常强,如果不是后来下岗或者下海经商,很多人会成为“一辈子”的同事,父母自然很在意这些人的看法。但是现在,我们不再只是被动接受而可以主动获取知识。

对于不知道的事,无论是衣食住行还是专业问题,谷歌百度能帮我们找到最接近真相的答案;因为互联网,我们还能结识世界各地的朋友。

归根到底,产生矛盾的原因是“时代变了”。时代变得太快了,年轻的我们尚且需要追逐才能勉强跟得上,而逐渐老去的父母,又如何跟得上日新月异的变化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5-26

很多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自己做决策,而忽略孩子的想法,他们认为这样是为了孩子,然而这样做实际上是为了他们自己,却害了孩子,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分清角色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应该为孩子的未来做准备,教育应该面向未来,让孩子获得独立。如果我们家长一味的大包大揽,不尊重孩子的想法,这样并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正所谓:“管得了孩子一时,却管不了孩子一世。”作为父母,我们得明白,孩子有自己的人生,有自己的成长过程,我们应该促进孩子的发展,给孩子更多的发展机会,而不是剥夺孩子成长的权利。

二、孩子不是父母的翻版

很多家长把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孩子,实际上这不是孩子想要的,孩子有属于他们自己的人生,孩子迟早会离开父母,独立的去面对自己的生活。当孩子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怎样才能安心地放手?要做到安心,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就应该尊重孩子的想法,让他们去多实践,多锻炼,而不要太看重事情的结果。过程体验对于孩子更重要,孩子在做事情的过程中,在面对问题时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更能体验到生活、成功和失败,得出自己的经验和教训,获得成长。

三、明确教育孩子的目的

我们家长教育孩子的目的,就是想让孩子变得更有出息、有能力、有责任、有担当。试问一下,如果我们家长不给孩子机会,不让孩子去锻炼,孩子如何才能获得以上我们所希望他们拥有的能力。恰恰相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和想法,给孩子做决定,做选择的自由,让孩子去经历,去体会生活中的酸甜苦辣,通过实践,他们得到的是经验和成长。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才能够变得有主见、有责任。

第2个回答  2018-08-13
父母总觉得以他们的人生阅历,替子女做决策是为了子女好!
怎么样看待的话,我觉得还得是好好的沟通吧!子女不能太软弱,不能遇事没有主见!该自己拿主意的时候,一定要当机立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