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的孩子不听话,又总是祸害东西怎么办?

我家孩子体质不好,还很不听话,总是祸害东西,一会不看着他都不行,今天一天我们没看着他吃饭,他就把一把椅子弄坏了,这椅子是刚买的很贵的,耐心的说服不听,召唤他吃饭洗漱总是得10多遍的,就那样也不听,也不少打他,这孩子就像没心似的,身体也不好没有一天让人省心的,差不多每个月都要感冒,输液还过敏,没有一样让人喜欢的,这孩子快要把我气死了,我们该怎么教育他

七岁八岁狗都嫌,7岁的孩子正是淘气的时候,不听话很正常。
对于孩子的不听话,家长首先要思考一下家长的要求是否合理,对于不愿意做的不要强迫孩子去做,如果别人强迫你做不愿意的事情,你也会表现出不听话的。
其次要学会尊重孩子,对孩子说话不要使用命令的口吻,这样对于叛逆期的孩子,是很难接受的,要尽量和他商量,问他这样做可以吗,而不是你去给我干什么。
当然,基本的规矩也是要有的。原则问题还是不能容许孩子反叛,比如安全、品行方面的问题,让他知道什么不该做,做了有什么后果。
像祸害东西的行为,孩子多半是觉得好奇,如果无关紧要的事情,可以让他做,没人理他觉得没意思就不会了。对于涉及到安全的行为要及时制止,如果孩子不服从抗拒,可以采取适当的惩罚手段让他加深印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01
孩子不听话,成人经常带着气愤、高亢的声音和孩子说话,时间久了,孩子对家长的“喊叫”也就习以为常。以后家长如果不提高嗓音、不重复喊叫,孩子便很难接收到指令,而且孩子一旦习惯于高亢、粗暴的声音,就会逐渐对温和、文明的教育方法采取了“抗命”的态度。
  处罚也是一样,不良或经常性的处罚,只会让孩子身心感到痛苦、不适或意志遭到压制,很难帮助孩子认清自己所犯的错误,并不愿意积极与家长配合,改正缺点和错误。
  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我们探索出几种比较温和的方法,供幼儿父母参考,以此来抛砖引玉,共同探讨教育孩子的好方法,使我们的宝宝健康、快乐地成长。
  一是向孩子解释行为的规范
  有时候孩子不听话,不愿与家长配合,是因为他不了解或忘记了行为 的规则。再一次的提醒孩子,可以让孩子体会和了解,但要注意表情和声调,不要用喊叫的方式,要用坚定、温和的声调来对孩子说明或提出要求。这时我们家长要切记,在人多的地方讲话要小声点,这样既不会妨碍别人,也容易让孩子接受。如上街购物时, 我们可以对孩子说:“我们今天上街是要给奶奶买礼物,其他东西一律不买”。家长在向孩子解释规则时,应该避免预先就认定孩子不听话。例如, “你要我说几百次,才会听话”。这会让孩子更加的任性和固执。
  二是以周围的孩子或成人作榜样
  年龄小的孩子虽然知道指令和规则,却很难决定该怎样做。当他不行动或不接受指令时,我们又以为孩子不听话。因此,在让孩子了解行动规则的同时,还要指点他(她)怎么做。例如,书如何摆、玩具怎么收、坐要怎么坐、话要怎么说等等。
  除了在语言表达上家长可以示范给孩子看,让孩子理解具体的做法外,我们还可以利用孩子的模仿性或某一个人、一件事来纠正他(她)或引导他(她)。如,“宝贝你看,我们可以照那个叔叔那样做”、“你要像那个小孩一样安静”,将具体的目标告诉孩子,引导他(她)代替原来不好的行为。xugu8
  三是奖励和赞许良好的行为
  孩子不听话时,常常是为了要引起家长的注意(孩子的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因此,孩子常常用反抗(故意不听话)或大喊大叫等等其它方式,使家长满足他(她)的愿望。
  父母对孩子这种不良行为,首先态度要沉着冷静、不要慌张,最好的方法是暂时让孩子单独一个人,直到这样胡闹的行为停止或是态度好转再去处理。
  这是弱化不良行为的方法,利用不回应坏行为的方式,让孩子了解父母的态度。但家长要积极做的是,称赞、奖励好的行为,让孩子区别好与坏、容许与禁止。xugu12
  所以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用赞许的话来转移他的行为。如,可以说:“我记得你是一个热心的孩子,记得吗?上次你帮我做了……”。在奖励和赞许孩子时,最好让孩子能具体了解自己的行为,不要只是一味的称赞孩子:“你真是个乖宝贝”,而是要选用一些具有美德的语句,譬如, “你很有礼貌”、“很热心”等等,使孩子的行为更具体化。
  四是对不好的行为进行严肃谈话
  当孩子不听话时,成人用“责骂”或“处罚”来处理,常常很容易把主观的气愤、激动、疲倦、厌烦的情绪渗入行为的处理中,致使孩子的身体感到痛苦不适(体罚),心理产生恐惧,意志遭到压制,因此很难接受家长长篇大论的说教,反省自己不良的行为,更难以纠正孩子的不当行为了。
  此时,如果我们家长与孩子进行“严肃的谈话”,就会让孩子心领神会。例如,先暂时停止他(她)的动作或行为,请他(她)到一个角落,好好的跟他(她)谈,可能会比大声责骂和处罚,更能启发孩子的良知,思考自己的不当行为。xugu16
  五是细心和耐性的纠正与教育
  我们常常发现孩子不听话的原因,大多是由于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犯下一些不同类型的错误,长期下来,造成了孩子不良的行为。例如,一些父母认为孩子小,任性、胡闹、不听从吩咐是一种自然现象,长大就会变好或变听话,孩子的行为是累积的,长期下来就更加的不听话,甚至出现叛逆的情形。
  孩子的行为是累积而来的,好的行为累积就变成好的习惯、好的道德,反之亦然。行为的养成和教育都是长期性的,所以不听话的行为也需要长时间的纠正与教育。
  孩子对人不礼貌或有其他不听话的行为,父母不能“充耳不闻”,要随时负起纠正的责任。如果我们缺乏这个耐心,实际上就是在姑息孩子更不礼貌、更不听话。xugu20
  六是家园配合,共同教育
  孩子有很强的社会意识、荣誉感和自尊心。他(她)很在意他人的观感,特别在乎学校老师对自己的看法,因此可以利用孩子这种在意他人看法的心理,来纠正他(她)不好的行为。例如,孩子每天不肯按时上床,并且都要胡闹一番,有时通过老师的指导与要求,利用说话课,谈一谈孩子昨天晚上在家的情形,并且称赞准时上床的孩子,这样比父母千叮万嘱还有效果。
  在幼儿园里,小朋友有好的行为或已纠正过的行为,老师把赞美的话写在联系簿上,回家后让父母再一次称赞他(她)、肯定他(她)。对于不听话的孩子,父母更可以积极的运用这种方法。例如,有的孩子不肯吃蔬菜,可以请幼儿园的老师留意这件事,并且利用方法要求孩子,家长也要实行相同的规则,双方贯彻执行,一直到孩子习惯纠正为止。当然家、园双方要事先沟通好,规则也要相同。
  七是针对不同的年龄和个性,使用不同的方法
  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还有属于孩子自己本身的气质。例如,对于动作迟钝缓慢的孩子,要利用机会给他容易达到的成就,对于年龄小的孩子需要示范引导,年龄大一点的则需要激励。
  引导不听话的孩子听话,并不是把一个固定的公式硬加在孩子身上,而是要按照不同年龄、不同个性的需求,在他们的身上找到力量,从而创造孩子能够自觉听话的先决条件。
第2个回答  2011-05-14
有句话说“小时不动,长大无用”,你细细回想一下,是不是小时候特别调捣蛋的孩子,长大以后有出息的也是非常多的啊。 还有句话说七岁八岁狗不理,是说他们这个年纪就是这样的,再长大些就好啦。 身体方面,要注意冷暖,特别是热了一定要脱衣服,热感冒更不好治,对身体也不好。另外不要动不动就输液,只要不是高烧得不成了非输不成的能不输就不输液,不然抵抗力越来越弱。
天下没有不是的孩子,只有不是的父母和老师,孩子出生后都是一张白纸,是我们在描绘这张白纸,所以不能怪孩子,要心平气和,顺其自然,让他快乐的成长。
天性催生天使,违背天性缔造魔鬼。孩子的天性是什么?玩。孩子通过玩认识世界,了解世界,进而热爱世界,热爱生命,向往人生的未来。玩带给孩子自信,玩带给孩子想像力,玩带给孩子友谊和社交能力。教育学家的研究表明,在童年玩爽了的孩子,长大后的创造指数大大高于没玩够的孩子。有些家长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孩子玩,甚至是担心孩子弄脏了衣服而将孩子“囚禁”得循规蹈矩,以至于小大人举目皆是。如果一个国家的孩子说大人话办大人事,那个国家的大人准说孩子话办孩子事。童年像大人,长大后准像孩子,幼稚终生。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2
注重平常的一点一滴 让孩子对你像兄弟 对父母 孩子总是有防备的
还有 不能突然格外对她好 要渗透在语言 动作 行动中
孩子或许不善言表 及时话多 或许也没有多少是真心话吧 你打他 他肯定是很心痛 但却没有表现出 孩子不可能没心 他很在意这一切
身体的问题你也要多加关怀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