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给我想几个历史上那些成绩不怎么样,但很有人格魅力的人物后来成为了名人的例子!

我们学校举行辩论塞。辩论的中心是大学生学习重要还是树立人格重要。我们是反方,中心是树立良好的人格重要,请大家给我举几个历史上人格影响了他事业的名人,要有事例!同时希望大家说几个2辩和3辩的词句出来,回答词句的送10分

“苏老泉,夺十七,始发奋,读书籍。”这是过去在我国民间广泛流传的《三字经》中的一则故事。讲的就是北宋大文学家、《六国论》的作者苏洵青年时代的事。

苏洵年轻时,读书不努力,糊里糊涂地混日子,直到二十七岁方有觉悟,于是发愤学习。学了一年多,自以为差不多了,就去考进士,结果没有考中。这才使他认识到,学习并不容易,要得到成果非下苦功夫不可。

一天,苏洵的书房里忽然不断地向外冒黑烟。家里人都很吃惊,不知出了什么事。走进去一看,只见苏洵正把一叠叠的文稿往火炉里送。原来,他要把自己过去所有不成熟的作品全部烧掉,决心从头开始。从此,他谢绝宾客,闭门攻读,夜以继日,手不释卷。如此发愤攻读了五、六年,终于文才大进,下笔如有神,顷刻数千言。

宋仁宗嘉亻右年间,他带了儿子苏轼、苏辙,不远数千里,从家乡四川来到京师开封。当时翰林学士欧阳修把他的作品二十二篇呈上朝廷,得到极高的评价。宰相韩琦见他文章写得好,上奏皇帝,召试舍人院,苏洵推病不愿应试。后来又任命他为秘书省校书郎。这时他已年过五十岁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18829570.html

以人格魅力铸造的浪漫主义诗人以人格魅力铸造的浪漫主义诗人———屈原

如果说《诗经》开启了现实主义的风气,以稳健的脚步步入中国文学的辽阔原野,那么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则开创了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和个性化的写作方法,以空灵的身影飘忽于中国文学的崇山峻岭之间。

楚辞是《诗经》以后的一种新诗体,它打破了四言诗的格调,吸收了民间歌谣形式,创造了一种参差灵活的新体裁,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屈原是一位楚国的大夫,他博闻强记,擅长外交,品格高尚,但受到佞臣的诬陷,被楚怀王放逐。在长期的流放生活中,忧国忧民的屈原写下了大量诗篇,抒发忧愤深沉的情感,成为千古传诵的杰作。相传他最后得知都城失陷的消息,投汨罗江而死。屈原的《离骚》表达了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离骚》在中国文学史上,以作者的人格魅力和瑰丽的文采光耀千古,所以后人又将楚辞称为“骚”。放逐时屈原写下了长诗《离骚》,把对楚国的忧愁和自已的怨愤都写了进去。“离骚”即“离忧”。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0961423.html?si=1

人格魅力与成功

季羡林,原北大副校长,我国著名的印度学专家。

人们传颂着季先生这么一个故事:

有一年秋天,北大新学期开学,一个外地农村的学子乘火车来北京,赶到学校,他背着大包小包实在太累了,就把包放在路边。这时正好一位老大爷走来,年轻学子就拜托老大爷替自己看一下包,自己去办入学手续,老大爷爽快地答应了。一个小时过去了,学子归来,老大爷还在尽职尽责地看着自己的包,十分感动,学子一再说:“谢谢老大爷,谢谢老大爷。”之后两个分别。几天后,北大举行开学典礼,学子惊奇的发现老大爷坐在主席台上,这就是北大的副教授季羡林。

季羡林非常反感“学术泰斗”、“一代宗师”、“迷贯中西”等这类对他的赞美之词。他认为“自己是一相微不足道的人”。他说:“人的一切要合乎大自然化,顺其自然,不大喜大悲,电主要的是要多做点有益的事。”

人生启示

人生真正的成功,是在拥有成就、权力和金钱的同时,拥有完美的人格和字根表的心思。受有从内心的尊敬的不是财富,更不是权力,而是人格。季羡林先生这样一位大学者,用平常心来做平常事,可以称为“人格标本”。这是他的人格魅力所在。

关于诸葛亮的人格魅力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7032644.html?si=4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9
辩论会
正方:
今天非常高兴在此就善意的谎言是否有碍诚信的论点提出自己的意见。以下就是我方的看法: 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谎言,这一点是无庸质疑的。谎言,说谎是欺骗,欺骗是不道德的,不道德的事不得人心,这些都是打小师长们就谆谆教诲过。但我们扪心自问,又有谁没有说过谎言呢?无论是对自己的亲人、朋友、还是不相识的人,目的也有很多种,但当我们给谎言加上一个“善意”时,仿佛大家都可能接受了,这正是人性的弱点的集中表现。即使是善意的谎言,但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所以,无论谎言是否处于好的目的,作为谎言本身必然会有碍于诚信。从善意的谎言词组结构入手进行分析,其属偏正短语,中心词是谎言,因而善意的谎言本质上就是谎言。善意的谎言其动机虽然为善意,但因为善意本身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而屡屡被一些“职业骗子”所利用――这是不争的事实。“谎言”的本身是阴暗的,事物的好恶不由事物的目的去衡量,善意的谎言本身即是假话。尽管其褪去了丐服穿上了旗袍,可是依然摆脱不了其谎言的本质,而谎言就意味着欺骗,因而就有碍诚信。善意的谎言的出发点是善良的,但是往往这种谎言一旦戳穿,对对方的伤害会更深,作为谎言本身,已是与诚信相悖的行为。何来善意?!即是善意!何必撒谎?!一个人如果丢失诚信留下的就是虚伪:一个企业如果丢失诚信将面临破产然机;而一个民族如果丢失诚信将会对堕落与死亡!
守信了诚信就守信了一方净土,守信了诚信就留信了成功,守信了诚信中华民族才能永恒。
在此我想请问对方同学,当一个人在失去了诚信之后,他的出发点还是善意的吗?“善意的谎言更多的是借口” !
任何使用借口的人都想用它来保护自己或别人。帮助我们挽回面子,以便能忍受挫折。
盖斯梅尔说过:“认为自己比真正的自己好,是相当普遍的现象。”人想出来的借口有时出乎意料。为什么人要自欺欺人?美国幽默作家赖得乐指出:“大多数人不是生活在现实当中,而是生活在幻想里,尤其是对自己的幻想。”话又说回来,了解自己与朋友的真象有时非常残酷,最好还是不要知道的好。
然而大多数借口都有破坏性。不自觉地使用借口,即使不会愚弄别人,也会愚弄自己。所以我请对方认识到,多点诚信,少点借口!同时我想问对方,如果大家都有这种观点,如何打造诚信社会,如何使我们的国家在诚信上有更大发展?
第2个回答  2008-11-01
刘邦~成绩绝对不怎么样,但是当皇帝.很不错啊.
第3个回答  2008-10-30
丘吉尔
爱迪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