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重点

如题所述

1. 细胞是构成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包括结构上的和功能上的含义。
2. 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生物体在细胞水平上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3. 医学细胞生物学是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 原核细胞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进化地位较低。
5. 真核细胞是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 生物大分子是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分子,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 多肽链是由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链状结构。
8. 细胞蛋白质组是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 拟核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
10. 质粒是细菌除基因组DNA外的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
11. 细胞膜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 生物膜是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膜性结构的总称。
13. 单位膜是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的生物膜。
14. 脂质体是脂质分子在水相中形成的一种自我封闭的稳定的脂质双层膜。
15. 细胞外被是细胞膜中糖蛋白和糖脂伸出细胞外表面分支或不分支的寡糖链,其蛋白质和脂质部分参加了细胞膜本身的构造。
16. 细胞表面是细胞膜、细胞外被、细胞内面的胞质溶胶、各种细胞连接结构和细胞膜的一些特化结构的总称。
17. 内膜系统是指真核细胞内在结构、功能及发生上有一定联系的有膜构成的细胞器。
18. 初级溶酶体是只含水解酶而没有底物的溶酶体。
19. 次级溶酶体是初级溶酶体与底物结合后的溶酶体。
20. 残质体是吞噬溶酶体到达终末阶段,水解酶活性下降,还残留一些未被消化和分解的物质,形成在电镜下电子密度高、色调较深的残余物。
21. 类核体是过氧化物酶体中央含有电子密度高、呈规则形的结晶状结构。
22. 微粒体是利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法得到的由内质网碎片组成的封闭小泡。
23. 线粒体是细胞进行生物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被称为能量转换器,细胞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80%由线粒体提供。
24. 基粒又称ATP合酶复合体,是产生ATP的部位。
25. 嵴内空间是线粒体由于嵴向内腔突进造成的外腔向内伸入的部分。
26. 嵴间腔是线粒体嵴与嵴之间部分。
27. 基质导入序列是输入线粒体的蛋白质在其N端具有的一段氨基酸序列,能够被线粒体膜上的受体识别并结合,从而定向蛋白质的转运。
28. 核糖体是由rRNA和蛋白质共同组成的非膜性细胞器,是细胞内蛋白质合成的场所。
29. 多聚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时,多个核糖体结合到1个mRNA分子上,成串排列,形成蛋白质合成的功能单位。
30. 细胞骨架是细胞内蛋白质成分组成的一个复合网架系统,包括微管、微丝和中间丝。
31. 微管组织中心包括中心体、基体和着丝点等,它们提供了微管组装所需要的核心,在微管装配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32. 动态微管是细胞中有的微管存在时间很短,发生快速组装和去组装。
33. 染色质是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着色的物质,也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34. 染色体是细胞进入有丝分裂时,伸展、弥散的丝状染色质高度折叠、盘曲而凝缩成条状或棒状的特殊形态。
35. 核孔复合体是核孔并非单纯的孔道,而是一个复杂的盘状结构体系。
36. 核小体是构成染色质的基本单位结构。
37. 常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压缩程度低,处于伸展状态的染色体。
38. 异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染色质纤维压缩程度高,处于聚缩状态的染色质组分。
39. 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特化部位,具有维持染色体结构稳定性的作用。
40. 核仁组织者区是位于某些染色体的次缢痕处,具有缔合核仁的功能。
41. 核型是根据染色体的相对大小、着色粒的位置、臂的长短、次缢痕及随体的有无乃至带型等特征,把某种生物体细胞中的全套染色体按照同源染色体配对,依次排列起来。
42. 核骨架也称核基质,是间期细胞核内,除去染色质和核仁之外的网架体系和均质物质。
43. 细胞外基质是基体发育过程中,由细胞合成并分泌到细胞外的生物大分子构成纤维网状物质。
44. 胶原是动物体内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约含人体蛋白质总量的30%以上。
45. 前胶原是指带有前肽的3股螺旋胶原分子。
46. 纤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存在于所有脊椎动物。
47. 层粘连蛋白是一种大型的糖蛋白,与IV胶原一起构成基膜。
48. 氨基聚糖是重复二糖单位构成德无分支长链多糖。
49. 蛋白聚糖是氨基聚糖(除透明质酸外)与线性多肽形成的共价结合物。
50. 锚定依赖性是正常真核细胞除成熟血细胞外,大多需黏附于细胞外基质才能抑制凋亡而存活。
51. 基膜是上皮细胞下方一层柔软的特化的细胞外基质。
52. 被动运输是物质顺浓度梯度,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
53. 单纯运输是不需要膜运输蛋白帮助,不消耗能量,物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运输。
54. 帮助运输是借助于细胞膜上载体蛋白的构象改变而顺浓度的物质运输方式。
55. 协同运输是载体蛋白在运转一种溶质分子的同时或随后转运另一种溶质分子。
56. 主动运输是物质逆浓度梯度,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消耗能量。
57. 结构性分泌途径是分泌蛋白合成后,立即包装入高尔基复合体的分泌泡中,然后迅速带到细胞膜处排出。
58. 调节性分泌途径是分泌蛋白或小分子合成后,储存在分泌泡中。
59. 信号肽是位于蛋白质上的一段连续氨基酸序列。
60. 信号斑是位于蛋白质不同部位的氨基酸序列。
61. 信号识别颗粒是由6个多肽亚单位和1个分子7SrRNA组成的11S核糖体蛋白。
62. 细胞通讯是指在多细胞生物的细胞社会中,细胞间或通过高度精确和高效发送与接收信息的通讯机制。
63. 信号转导是指细胞外因子通过与受体(膜受体或核受体)结合,引起细胞内的一系列生物化学反应以及蛋白间相互作用。
64. 信号分子是指生物体内的某些化学分子,即非营养物,又非能源物质和结构物质,它们主要是用来在细胞间和细胞内传递信息。
65. 受体是指任何能够同激素、神经递质、药物或细胞内的信号分子结合并能引起细胞功能改变的生物大分子。
66. 离子通道偶联受体是具有离子通道作用的细胞质膜受体。
67. G蛋白偶联受体是配体与受体结合后激活相邻的G蛋白,被激活的G蛋白又可激活或抑制一种产生特异第二信使的酶活离子通道。
68. 酶联受体是既能作为受体,又是酶的受体蛋白。
69. 信号级联放大是从细胞表面受体接收外部信号到最后作出综合性应答是一个将信号逐步放大的过程。
70. 第二信使是细胞表面受体接受细胞外信号后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
71. GTP结合蛋白是与GTP或GDP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