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筝的历史及由来是什么?

如题所述

风筝的历史及由来
风筝起源于中国东周春秋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最早的风筝是由墨翟制作的木鸟,经过三年的研究制成,被认为是人类最早的风筝原型。后来,鲁班使用竹子改进了风筝的材料,直至东汉时期,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后,民间才开始用纸制作风筝,称之为“纸鸢”。
南北朝时期,风筝开始被用作传递信息的工具。从隋唐开始,由于造纸业的发展,民间开始流行用纸裱糊风筝。到了宋代,放风筝成为了人们喜爱的户外活动。
风筝的构造和材料
风筝的形状主要模仿自然界的生物,如雀鸟、昆虫、动物和几何立体形状。图案设计则根据个人喜好,包括宣传标志、动物、蝴蝶、飞鸟等,种类繁多。
风筝的制作材料除了传统的丝、纸张外,还引入了塑料等新材料。骨架材料包括竹篾、木材和胶棒。此外,还有一种无骨风筝,其结构是在绢造的风坑中引入空气,形成轻柔的气枕,随风升空。
中国和马来西亚等地还有一种大型的风筝,在风筝节时放到蓝天中,这些风筝的尺寸可达十至二十尺,由大竹竿制成,需百余人共同放飞。
传统风筝通常使用纸和丝绢作为蒙面材料,色彩鲜艳,展现了中国特色。然而,纸张易损,丝绢成本高,现代常用的尼龙布和塑料膜成为了新的风筝材料。
竹子是制作风筝骨架的关键材料,可选择壁厚3-5厘米的竹子削成竹片,利用其韧性制作风筝骨架。风筝的骨架可以根据个人喜好来设计,如蜻蜓状、蝴蝶状等。
纸张是风筝的主要蒙面材料,优质的纸张应具有薄而均匀的纤维、良好的韧性、耐湿耐冲击的特性,以及洁白的色泽。将纸张糊在骨架上,并系上线,一只风筝就制作完成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