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税降费政策的实施原因

如题所述

一、
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原因
      (一)
国内原因
      (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顺利完成,离不了减税降费的政策支持
      。我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标是提高供给效率,优化经济结构,进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产品有需求方就有供给方,供给方主要就是企业,所以企业经济利润的提高有利于改善供给质量和效率,而减税是激励企业生产发展的有效方法。

      “减税降费政策”减轻了企业负担,提高了政府财税服务质量,改善了营商环境,也促进了产业结构的改善,有利于供给侧改革任务完成和稳定经济增长。
      (2)
经济发展理念发生转变,更加注重经济质量
      。经过四十多年的经济发展,经济水平得到显著性提高,社会主要矛盾也已经转变,故我国人民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政府对经济发展的观念也不在是一味追求经济速度,而是注重环境保护,积极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意味着我国政府以后既注重经济高质量增长,又注重与自然和谐相处,正所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现在,我国对企业的要求不再是大规模扩大生产,提高企业利润,而是鼓励企业调整生产结构、降低耗能,朝着绿色、高效、创新方向发展,所以我国实施新的税收政策,刺激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3)
战胜新冠疫情对经济影响,助力企业复工复产
      二零二零
      年初,我国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国绝大部分企业的生产活动遭到抑制,餐饮、旅游、酒店住宿、交通通行也被限制,这严重冲击了国内的经济,服务业受损严重,小微企业面临破产的边缘。此时,政府需要出手救助,而税收优惠政策是良好的应对工具。

      所以,在疫情期间,助力企业复工复产是头等大事。故我国出台了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减税政策,帮助企业化解疫情冲击。但是疫情期间给予的税收优惠政策是短暂的,若想让企业持续恢复生产,提高营业利润,还需要政府进一步制定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特别是现在,新冠病毒并没有从全球消除,企业进出口依然受限,所以,为促进企业发展,减税降费政策应该继续推进。
      (二)
国际原因
      (1)
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需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刺激经济复苏
      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比较缓慢,
      二零二零
      年又受到新冠疫情的影响,全球经济下滑
      在主要经济体中,只有中国实现了经济正增长
      二零二一
      年
      3
      月
      9
      日,经合组织预测今年的全球经济增长率会提高到
      而经济的复苏离不开各国积极财政的支持,而且,我国的经济在运行过程中又伴随着多重风险,因此需要用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风险防控,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平稳运行。

      所以,我国的减税政策从
      二零零八
      起就不断更新完善,减税力度也越来越大,直接刺激了社会经济活力。全球经济虽然增长缓慢,但也是在经济逐渐复苏的条件下,我国的民间投资自
      二零一六
      年后开始复苏,在减税降费红利持续释放条件下,全社会宏观税负下降,我国企业生产环境不断改善。
      (2)
世界各个国家的减税政策相继出台,引发国际间的税收竞争
      从全球角度观察,美国实施的大规模减税法案,其目的吸引投资回流、增加就业岗位,刺激经济增长,在一些欧洲国家如英、法、德等也在计划或正在实施减税政策,其他国家也在陆陆续续加入全球减税浪潮,英国计划把企业所得税税率降低
      15%
      以下,法国计划将特定企业所得税税率下降
      个百分点,而德国是降低个人所得税,刺激消费需求。

      这些国家减税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本国企业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国际竞争能力,激励了投资者的信心。在全球的减税氛围下,我国因该审时度势、顺应时势,制定适合国情的减税政策。减税降费可以减轻企业和个人负担,增加企业利润,提高个人可支配收入,如此一来,企业的生产规模扩大、就业岗位增加,个人消费能力增强,还能吸引外资流入,增加财政收入,进而刺激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3)
经济全球趋势受阻,中美贸易争端不断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投入到全球化浪潮中,深度参与国际经济交流,所以在过去
      40
      年里我国的经济水平大幅提升。然而全球化是把双刃剑,有机遇也有挑战,每个国家国情不同,在产于全球化过程中得到的利益不经相同,而且,近年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部分国家受到失业、贫富差距扩大等因素影响,加剧了逆全球化的思潮。

      尤其是
      二零二零
      年的新冠疫情全球爆发,对各国经济造成严重冲击,贸易保护主义趁乱而起,一些国家不但不愿意推进国际合作,反而推出国际组织制造贸易摩擦,大搞贸易保护主义,进一步加强逆全球化趋势。在我国面对逆全球化思潮过程中,又受到了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影响。
      二零一八
      年,美国对进口中国的商品加征关税,中国为了反击,也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这场贸易战持拉锯状态,对两国的经济发展都产生了不利影响。所以中国在面试对这样的国际局势,首先是要稳住国内经济,制定具有针对性的经济政策,应对外部经济压力,所以,应继续推进减税降费政策,加速财税体制改革,促进我国产业结构优化,稳定国内经济应对贸易争端和逆全球化带来的负面冲击。
      二、
我国实施减税降费政策的内容
      (一)
第一阶段的结构性减税
      二零零八
      年,为了缓解我国遭受的经济冲击,
      “结构性减税”被首次提出。所谓结构性,即在于减税涉及的范围有所侧重,是针对特定行业、特定企业的税负调整。此时的减税内容主要是:

      第一、扩大投资方面。实现内外资企业的企业所得税
      “两税合并”、增值税由“生产型”全面转为“消费型”,以鼓励企业增加技术投入和积极创新;对于小规模纳税人
      给予
      一定照顾,对其增值税增收率适当降低,以减轻小企业的经营负担;单边征收印花税并下调其税率,以提高资本市场效率。
      第二、调整经济结构方面。给予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对集成电路、软件等相关行业给予税收优惠,提高高科技含量产品出口退税率,希望以此种方式能够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以及转变出口方式。第三、改善民生方面。优化个税扣除标准,扩大较低档税率适用范围,对下岗失业人员及困难群体再就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以提高其收入水平。
      (二)
第二阶段的营改增减税
      二零一二
      年元月
      1
      日,营改增试点工作正式在我国铺展开来,首先地点就是上海市,试点行业是交通运输以及部分现代服务业,随着试点工作的推进,营改增逐步向其他地区扩展。直到
      二零一六
      年
      5
      月份,国内全面实施营改增措施,增值税的征收范围扩大到建筑、金融和生活服务等领域。
      (三)
第三阶段的更大规模、普惠性减税
      从
      二零一八
      年开始,在减税降费方面,我国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最主要的就是深化增值税改革,包括下调增值税税率、重新调整小规模纳税人标准,一次性退还部分行业的期末留抵税额,以提高
      纳税人带
      实际感受得到的减税获得感。

      二零一九
      年,增值税改革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再次降低部分行业的税率、扣除率,调整部分出口退税率,改变不动产抵扣方式和部分行业的加计扣除,降低纳税人税负水平和负担。小微企业的享受企业所得税优惠的应纳税所得额进一步上调至
      100
      万元,加大对企业的研发费用税前扣除,以提高企业科技投入和创新积极性。
      同时个税的重大变化更体现出了此次改革的普惠性,提高工资薪金的基本费用扣除标准,优化税率结构、增加专项扣除,而且此次个税改革是迈向综合征收的第一步,释放出更强的普惠性信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