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演讲稿

是演讲稿

让清纯的童心在柔情中放飞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人及儿童的心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正直花样年华的孩子们,他们的季节多雨而又阳光,对于孩子们,未来是一张纸,它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灵:如果它是红的,那孩子的未来是一轮红日;如果它是蓝的,那么孩子的未来将如大海般浩瀚;如果时它阴霾无光,那么我们无法期待后面的故事会愈加精彩。
于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随时代而产生的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学科,走进了孩子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教育核心,合理的人性化导向,完善的思想精华,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教育魅力。它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的互动和人性代的教育光环中学会快乐,懂得尊重,体验责任,心存感激……体味着教育的完美与和谐。

一段时间的介入和解读,让我深深感悟到:《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全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期冀,伟承着教育文明的史诗,是信念与智慧、微笑与沉思、理解与尊重并存的教育,它用和煦与光明,用欣赏与关爱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柔情中放飞。

肖川在《教育的底蕴》中说到:完美的教育一定是能使学生感到人性之美,人伦之美,感受科学之美,智慧之美,感受人类心灵的博大与深邃,感受人类所创造的文化灿烂辉煌,唤起学生对未来和生活的热烈憧憬和乐观光明、正直的期盼。能使学生生以新的眼光审视生活,洞察人生。

多么完美的教育理论!在这完美的教育理念的引领下,《心理健康教育》在浅显与深刻间,在紧张与闲适间,在徊徨下从容间,召示了平凡而不平庸,大胆而不大意,敢说而不空说,多思而不乱思,谦让而不迁就,虚心而不虚荣的教育宗旨,在柔情中与孩子同行。

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期盼,让孩子们萎缩了尊严的底线,学生了沉默和接受,而“全面的丰收”到致了“全面的平庸”的应试教育又让孩子们为了高分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谐。在充盈了激烈竞争的烟尘中,孩子们已不知道生活中的不完美才让人更谦卑、同情和珍惜,忘却了对自己的拥有心存感恩。

学会快乐,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浮躁的尘世中寻一方净土,找回沉静,载负着愉悦,感受世间的美好;学会尊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尊严和责任中无愧与美丽的价值;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善良和真诚中稳健前行。

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悦纳自己,悦纳别人;在尊重中成长,懂得尊严、责任与正直;在理解中进步,学会宽容、仁义和柔情;在感恩中前行,珍视自然,敬畏生命,甘于奉献,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重任中焉能不步履从容?孩子们的未来焉能不充满善良和真诚?

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会用真诚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温暖。用激情燃起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用倾听为孩子们的心智插上翅膀。用柔情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美丽的云端飞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0-2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论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点,运用心理学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地发展和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教育部1999年13号文件《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未来人才素质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走近新课程,“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的理念扑面而来,它比过去的教育教学更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喜怒哀乐,更关注人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更关注人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更关注学生的尊严。这意味着,今后对老师的要求不仅是要完成“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而且应当成为一个合格的心理辅导员,承担起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新任务。

因此在课程改革中科学、有效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下面我谈两点自己在新课程改革中自己对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一点尝试和体会:

一、创设和谐、宜人的教育教学物质环境。

给孩子一片空气,让他们自由呼吸;给孩子一块绿地,让他们栽花种草;给孩子一片绘画壁,让孩子自由描绘;给孩子一片饲养园地,让他们感受动物的可爱。顺孩子之天性,让他们快乐的成长。

创设优美、安全、舒适的物质环境。如校园的户外场地富有变化,则具有激发小学生多种经验,诱发小学多种活动行为的功能。在活动场内,设计丰富多彩的设备和材料,使处处充满绿色和生机。教室是小学生主要的活动空间,我们力争使室内宽敞明亮,温馨舒适。所布置的内容随着教育目标、季节变化而变化。整洁优美的物质环境唤起了小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小学生情操,充实了小学生生活,激发了小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了小学生的探索精神与生活情趣。

二、创设民主、和谐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 。

校园的教育教学精神环境是指校园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及校园校风、氛围等,它包括小学生生活、学习和游戏的人文因素和活动空间。

心理学家苏霍姆林斯基对认知与情感的关系,作了这样一个生动而贴切的比喻:“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地上。”反过来讲,如果离开“情感”这块“肥沃的土地”,也就结不出“良好的发展”的果实。

1、平等相待学生,跨越陈旧的“代沟”。

在课程改革环境下,要求教师转变心态,改变以往居高临下的权威态度,以亲切的面孔、用平等、和谐的口吻与学生交流,缩短师生间的“心距”。学生在这样一个人格得到尊重、情感得到理解、行为得到鼓励、努力得到肯定的氛围中,就能尽情释放自己潜在的创造能量,毫无顾虑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自然地表露出自己的困惑疑问,首先就是创设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良好的课堂心理环境是高质量教学的有力保证。心理学研究表明:和谐、愉悦的氛围有助于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而紧张、冷漠的气氛会大大抑制学生学习的热情。如何减轻消除学生学习上的心理压力,培养学生对学习的一种良好心态?教学中,教师要扮演好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协作者的角色,创造最佳的心理氛围,使学生情感得到体验,心灵得到沟通,理念得到认同,情绪得到调节,行为得到训练,让学生充分地展示自我,从而使学生能学得懂、学得好、学得轻松。这样不仅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信心和勇气,而且培养了学生相互协作,共同探究的精神。当学生的思维、情趣、爱好都有了张扬的空间时,就会走进老师和老师攀谈并成为朋友,为学生的心理能够健全发展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师生真诚相对,理解铸就成长。

在人际交往中,真诚是最重要的,要做到能理解别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作为教师,在学生面前必须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用真诚的爱去对待每位学生,才能使学生感到真实、可信。蒙台梭利说:“教师不仅是一个教师,还是一个心理学家,因为他要指导儿童的生活和心灵。”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一个重要的原则就是理解。成年人渴望理解,小孩更渴望理解。许多成功的教育案例告诉我们:不理解何来教育。我们只有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地理解我们的学生,才能达到成功教育的目的。

作为一名老师,一名心理辅导员,如果不理解儿童的心理情感,不与他们真诚的相处,他是难以顺利开展工作的。随着社会的不断变化发展,人的心理也在不断地变化着。社会的因素,家庭的教育都给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唯有积极探索,适应新情况,敢于面对新问题,才能不断地发现儿童的最新动态,走出一条与时俱进而不会落后的道路。

现代的教育观认为,教师不应该是教育的主宰,不应该再有权威不可侵犯的思想。命令、强迫的教育方式其实是把软刀子,不但否定了学生的权利和尊严,导致学生的心理障碍,而且扼杀了学生的创造力。放下架子,努力创设宽松、和谐的氛围,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用真诚换真诚,让学生切实感觉到你是他的朋友,你才能深入他们的内心世界,才能使他们从心里接受你善意的意见与建议。

3、倾注真心真爱,促进感情内化。

师生心理交融的基础是感性的交情,也是爱的投入。教师应重视那些存在各种缺点的学生,多关心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因为这些学生常常由于这样或那样的原因,心理上受到压抑,失去平衡,性格比较孤僻,心理也比较脆弱。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就会产生不良情绪,并对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的影响。如何让这种消极的影响降到最小?我认为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善于与学生沟通,进行谈心、交流,进而开导学生,倾听学生的内心情感,感知学生的内心世界,以老师真诚的爱去关心、呵护每个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以寄托,让学生的情感得到倾诉,精神得到依靠。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老师应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学生,使学生幼小的心灵得到鼓舞,让学生相信自己一定能行,逐步养成良好的心理品质。

总之,加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改革在新形势下的新视角,它注重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的发展,虽然,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有很多,但我个人认为,事实也证明了,当学生需要关心、帮助时,教师只有对学生倾注真情的爱,才能更好地塑造、净化学生的心灵,才能让学生更好地去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学生只有在教师“真爱”的陶冶下,才能更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这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可缺的方法与手段。
第2个回答  2008-11-02
随着时代的进步,成人及儿童的心理问题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正直花样年华的孩子们,他们的季节多雨而又阳光,对于孩子们,未来是一张纸,它是一幅怎样的画面,重要的是孩子的心灵:如果它是红的,那孩子的未来是一轮红日;如果它是蓝的,那么孩子的未来将如大海般浩瀚;如果时它阴霾无光,那么我们无法期待后面的故事会愈加精彩。
于是,《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随时代而产生的与素质教育接轨的学科,走进了孩子的心间,以它独特的教育核心,合理的人性化导向,完善的思想精华,向世人展示着它独有的教育魅力。它让我们的学生在心灵的互动和人性代的教育光环中学会快乐,懂得尊重,体验责任,心存感激……体味着教育的完美与和谐。

一段时间的介入和解读,让我深深感悟到:《心理健康教育》承载着全民族未来整体素质的提升和期冀,伟承着教育文明的史诗,是信念与智慧、微笑与沉思、理解与尊重并存的教育,它用和煦与光明,用欣赏与关爱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柔情中放飞。
物欲横流的社会,家长们急功近利的期盼,让孩子们萎缩了尊严的底线,学生了沉默和接受,而“全面的丰收”到致了“全面的平庸”的应试教育又让孩子们为了高分牺牲了自己的自由和谐。在充盈了激烈竞争的烟尘中,孩子们已不知道生活中的不完美才让人更谦卑、同情和珍惜,忘却了对自己的拥有心存感恩。

学会快乐,会让我们的学生在浮躁的尘世中寻一方净土,找回沉静,载负着愉悦,感受世间的美好;学会尊重,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尊严和责任中无愧与美丽的价值;学会感恩,会让我们的孩子在善良和真诚中稳健前行。

试想,我们的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学习悦纳自己,悦纳别人;在尊重中成长,懂得尊严、责任与正直;在理解中进步,学会宽容、仁义和柔情;在感恩中前行,珍视自然,敬畏生命,甘于奉献,我们的孩子在今后的重任中焉能不步履从容?孩子们的未来焉能不充满善良和真诚?

我们有理由相信,《心理健康教育》会用真诚为孩子们的心灵注入温暖。用激情燃起孩子们对生活的渴望,用倾听为孩子们的心智插上翅膀。用柔情让孩子们清纯的童心在美丽的云端飞翔!
第3个回答  2008-10-23
什么是心理健康

健康是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内容,它对于人类的发展,社会的变革,文化的更新,生活方式的改变,有着决定性的作用。那么,一个人怎样才算健康呢?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规定:健康不仅是身体没有疾病,而且应当重视心理健康,只有身心健康、体魄健全,才是完整的健康。可见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部分。

心理健康就是指一个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处于相互协调的和谐状态,其特征如下:

智力正常

人的智力分为超常、正常和低常三个等级。正常智力水平,是人们生活、学习、工作、劳动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

情绪稳定与愉快

情绪稳定与心情愉快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它表明一个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功能的协调。如果一个人经常愁眉苦脸,灰心绝望,喜怒无常,则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行为协调统一

一个心理健康的人,其行为受意识支配,思想与行为是统一协调的,并有自我控制能力。如果一个人的行为与思想相互矛盾,注意力不集中,思想混乱,治疗支离破碎,做事杂乱无章,就是心理不健康的表现。

良好的人际关系

人生活在社会中,就要善于与人友好相处,助人为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人的交往活动能反映人的心理健康状态,人与人之间正常的友好的交往不仅是维持心理健康的必备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方法。

良好的适应能力

人生活在纷繁复杂、变化多端的大千世界里,一生中会遇到多种环境及变化,因此,一个人应当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无论现实环境有什么样的变化,都将能够适应,这也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

以上是心理健康的主要特征,但是心理健康并非是超人的非凡状态,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也不一定在每一个方面都有表现,只要在生活实践中,能够正确认识自我,自觉控制自己,正确对待外界影响,使心理保持平衡协调,就已具备了心理健康的基本特征。

心理健康有没有标准呢?我们用什么样的标准,来观察一个人的心理是不是健康呢?这里面首先有一个研究心理健康的角度问题,换句话说,我们从哪些角度来观察一个人的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一般说来,我们可以有三个角度:一个角度,我们叫做病理学的角度,那么也就是说,我们观察一个人,他心理上是不是健康,要看他出现不出现某些精神的症状。比如说像幻觉,什么叫幻觉呢?就是他能听见别人听不见的声音,他能看见别人看不见的事物,这就是幻觉了。再一个叫做妄想,它是思维上的一种障碍,他总觉得别人在讲一些跟他有关的话,总觉得别人在议论他,甚至还觉得呢,别人在害他。另外呢,还有一些像夸大妄想,衷情妄想,嫉妒妄想等等有很多。就是这些在别人看来是很荒唐的一些观念,在这些人身上如果发生了,大家都要怀疑他精神上是不是有问题,这是第一个角度。

第二个角度,我们叫做统计学的角度,所谓从统计学的角度,我们就要看这样的一个人,他和大多数人的表现一样不一样。比如说我们现在在座的人大家都很安静,但是突然有一位同志哈哈大笑,或者是哇哇大哭,那么这样的两位同志,我们就要高度怀疑他有没有心理上的问题。第三个角度,我们就叫从文化学的角度或者叫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观察一个人,观察一些现象。那么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够把一些和我们大多数人的现象不一样的现象,都认为是有问题的。比如说南方有个少数民族,结婚的时候,女方到男方家里的时候,那个女方先闭门不出,男方进了大门以后,他会大喊一声,说你们家的人都死光了。然后女方再出来说,就等着您来传宗接代呢,这样一个婚俗在当地是很正常的,而且他们这样一个对话,是非常风趣和谐的。但是拿到我们汉族人里面,可能就会觉得有问题。如果我们在座的某些人,拿这样一个风俗接待你的朋友,周围人就会说你有点不正常。但是呢,也就是说,一定要把任何一个现象,放到一个特定的一个文化的和历史的环境里面去来看待这个问题。

另外心理健康的具体标准是些什么呢?心理健康的标准,我们一般说来,有五个方面,哪五个方面呢?一个就叫做智力正常,那么也就是说,我们判断一个人心理上健康就要看他能不能有正常的智力活动,能不能够正常的反应。那么大家看到有一些人处在智力非常低下的状态,那么他很难适应社会,这样的一些人,就很难谈到健康。我遇到一位老师,他的一个孩子养了19年,他请我给他做智商测验的时候,我发现这个孩子,19岁的孩子智商的分数只有19分。正常人应该是 100分到110分,这个孩子只有19分。换句话说,他的智力是严重低下。这个孩子他没有健康而言,完全丧失了生活的能力,那么有的人会问,智力超常的孩子,心理上是不是健康呢?这里面就要一分为二,我们说智力超常的孩子,只要他能够对正常的事物做出正常的反应,我们说他也是心理健康的,这个和统计学上刚才那个标准有一点不同,因为这个情况比较特殊。但是智力超常的孩子,实际生活当中我们也发现有些智力超常的孩子,的确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包括我看到的,在美国看到的一些很早就大学毕业的一些孩子们,在美国的情况还不是很好。特别是我亲自接触过一些孩子们,他们存在着一些孤僻的人格方面,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我们关注孩子学习成绩,毫无疑问。但是我们更要关注这些成绩十分优秀的孩子是不是有心理问题。第二个因素就是情绪良好,换句话说,我们一定要让人们处在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第三个条件就是人际和谐,我们现在在心理学上常常把人际关系的和谐称为情商。当然这里面还有一些争论,但是现在很多学者都认为情商是存在的,那么也就是看他人际关系是不是和谐?第四个,就是看他能不能适应环境。也就是说,他能不能够去适应周围的变化的环境,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第五个条件,就是看这个人他是不是处在人格完整的状况。那么人格是不是完整?有两个基本条件:一个条件就是他的自我意识是不是确立?换句话说,这个人他能不能够有明确的自我意识,他能够意识到他自我的存在。第二个就是看他有没有良好的社会化,所谓社会化就是说,他跟社会融洽在一起的这样的一种能力问题。

大家在前两年也听到了清华大学的刘海洋事件,他是一位高材生,他却在毕业前夕的时候,去到动物园里面两次泼熊。这样的一位学生,他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呢?因为我接触了他的两个辩护律师,这两位辩护律师呢,跟我谈到了这样的一些情况,我个人虽然我没有见这个刘海洋本人,但是从我们一批心理学家最后的印象是:这个孩子的社会化并没有很好地完成。换句话说他心理上是十分不成熟的,这位律师跟我们讲过两个事情,说这个孩子上小学第一天的时候,班长喊起立,大家都站起来了,刘海洋没有起来。后来班长说坐下,大家都坐下了。他一个人又站起来,后来问他为什么?他说他不知道什么叫起立,另外他看着别人都站起来以后,他说他要补站一次。特别是他刚刚上清华大学的时候,由于他没有进过公共澡堂,所以他前几次呢,经常是把自己的衣裤袜子留在了澡堂,把别人的穿回来。所以我们就看到这样的一个高材生,在社会的适应能力上,却处在一个比较差的状态。就是他的社会化的能力上是比较差的,因此我们培养一个健康心理素质的这样的孩子,应该从以上几个方面,特别是这五个方面去努力培养。

那么最后我要谈到的就是关于情绪的健康问题,刚才我已经谈到了情绪健康是我们心理健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什么是情绪呢?我们说情绪是指的一个人对待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换句话说,他面临的客观事物能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如果一旦满足了他个人的某些需要,他的情绪就是良好的。一旦不能够满足他的需要,他的情绪就可能是比较差的。情绪是来源于客观外界的,也就是说,人的情绪是对客观外界的一个反应。所以大家都听说过这样一句话,叫做触景生情,谈虎色变。为什么叫触景生情呢?他接触到一个情景,才会想到了某一件事情,他的情绪才会有变化,这就是景和情之间的这样一个关系。一定是客观事物的存在,他才会有一个情绪的变化,今天丢了钱包,你一定会感觉到沮丧。今天如果你得了一个大奖,中了一个彩票,五百万元的大奖,你才会高兴得心花怒放。没有这个客观,就不会有情绪,情绪跟客观一定是一致的。另外人的情绪可以分成两大类,一类是比较积极的、向上的、高兴的。一类是比较消极的、低沉的,换句话说是不高兴的。它分成两大类,另外呢,人的情绪是可以通过一些外部的表现来得到观察。换句话说,大家观察一个人的情绪主要从面部。人体的面部是我们观察情绪的一个重要的器官,那么在观察的情绪当中,哪一个部位是我们经常观察的呢?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暗送秋波都是指着眼睛,但是心理学家呢,不完全这样看。心理学家也承认,眼睛是重要的一个器官,但是他要做实验,有些心理学家就做过这样的实验:他把人的各种各样的面部表情都拍下来,当然要请一个最好的演员,然后把眼睛鼻子嘴巴耳朵都剪下来,剪下来以后把一个高兴的眼睛配上一个悲伤的嘴,再一个悲伤的眼睛配上一个高兴的嘴,然后观察到底是那一个部位更能代表他的情绪呢?最后就发现人们观察人的情绪实际上不光是从眼睛,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呢?就是嘴。所以嘴巴在表现一个人的情绪方面,也是非常关键的一个部位,这是情绪的一些基本研究。

另外在情绪当中还有一些理论上的研究,换句话说有很多心理学家就研究了,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的产生的因素是什么,换句话说,什么样的因素会影响我们情绪的好和不好呢?这里面有很多理论,那么一个著名的沙赫特的理论,他就提出了情绪有三个因素的学说,哪三个因素呢?他认为影响一个人的情绪的重要的因素,一个就是环境,第二个就是生理的状态,第三个就是他的认知评价。换句话说,一个人处在一个,环境如果非常良好,情绪上很良好,那么他的环境是一个非常适宜的,那么他的情绪会好,那么大家现在很平静,那么你的心情也会很平静,如果周围环境很浮躁,那么你也跟着会浮躁起来。周围环境很紧张,你也会跟着紧张。我看到王义夫打最后一枪的时候,我看王义夫他也紧张,我们观众们也是紧张的心都吊起来了,这就是环境。没有他前九枪都平了的前提,最后一枪可能和不可能是世界冠军的紧张状态,那么大家不会紧张,这是环境。第二就是生理状态,所以生理状态就是看你现在的躯体上有没有问题?比如说,你现在出现了心脏的不好,心脏病发作,或者是关节不好,腿很疼,那么再好的环境,再舒适的环境,你也会觉得你很倒霉。你也会觉得你的情绪很糟糕,赵蕊蕊受伤了,这种受伤躯体上的伤痕一定会带来她的情绪的低落,就是生理对一个人的情绪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第三个叫认知评价,认知评价就显得更为重要,一位心理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实验,他用实验来证明了认知评价的重要性。那么这个实验我们把它简单来说,比如说我们在座的人分成两组,都给你们打上一种针,叫做肾上腺素这种针。这种针呢,使得你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呼吸加快、脸面变红,换句话说,这个针对你是不利的。这是对正常人不利,但是对休克的病人它可以把他休克的症状改变过来。然后我们让这两组人同时都要经过两个特别的环境,也就是说呢,两组人都要经过一个非常高兴的环境,也都要经过一个非常愤怒的环境。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同,就是我和我右边的这组的人,我告诉了你们真实的情况。我左边的人告诉了你一个虚假的情况,比如说我告诉你们刚才打的是维生素,不是肾上腺素,我这边告诉你们真实的情况。问题是什么呢?你们这两组人,经过这两个环境的时候,你们的情绪一样不一样呢?不一样,哪一组人更平静呢?告诉打上肾上腺素的人更平静,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刚才这个实验,你们这两组人,应该说生理上应该说大体上一样,经过的环境上一样不一样?也大体一样。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同,就是被告知打了维生素的人,他不觉得有什么问题,所以他在认知上没有什么准备,而被告知打了肾上腺素的人,他往往会对自己被告知打了这种对身体不利的针的这种状态他有所准备,于是他到了高兴的环境,到了一个悲伤的环境怎么样呢?他就有意的控制自己,不要让自己太高兴,不要让自己太悲伤,所以被告知了真实情况的这组人,他的情绪状态反而会更好一些。那么现在我可以告诉大家,我们在心理咨询的过程当中,经常遇到有些人会问我们这个问题,也就是说,他出现了一个情况,问我们怎么办?

比如说我遇到一个来咨询的来访者,她遇到了一个她丈夫去世的这样的一个非常悲惨的这种状态。她来到我的诊室一直在哭,哭得非常悲哀,他问我这种情况怎么办?那么我们怎么来帮助他呢?我们再还她原来的一个丈夫吗?还不了,换句话说,这样的一个环境已经是客观存在的,另外她的生理状况也是客观存在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我们要帮助这个来访者调整她对于失去丈夫的认知,帮助她调整对待这种客观现实的认知,为什么我们今天要谈情绪?实际上每一个人在座的人,都可能会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困难,都可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矛盾,也可能是跟子女也可能跟自己的父母,也可能跟同事的也可能跟邻里的,但是这些关系,这些矛盾是不是客观存在呢?你能不能够改变你的灵敏的状态?改变别人的状况呢?一般说来是不行的,我只能说一般说来不行。当然你可以提抗议,你可以提意见,但是很多情况下是不行的,那么怎么办?那么调整的是别人呢?还是你自己呢?实际上最后我们要想做到情绪上的健康调整的是你自己,而不是希望别人给你个丈夫,你有一个好的邻居,你有一个优秀的领导,你有一个非常好的同事,实际情况不是这样。换句话说说你要调整你自己的认知来去适应这种状况,所以我们说情绪跟健康的关系也很简单,就是这样的一句话:“良好的情绪,是一个人健康的基础,不良的情绪是造成疾病的原因之一。”大家就记住这样一句话,为什么要记住这句话?这就是我告诉大家,一个人一定要处在一种良好的健康的情绪状态。

我们也曾经做过这样一个实验,我们找来了两只同窝生的羊羔,把这两只羊羔放在两个不同的地方,给它们相同的养料,水分和阳光,但是有一个条件不同,我们在某一个羊羔的旁边拴了一只狼。大家可以设想,没有拴了那个狼的羊羔就会健康成长。但是拴了这只狼的羊羔,就会处在惊恐万状的状态,最后死掉了。所以我常常用这个例子告诫我们许多做家长的,要不要自觉不自觉的扮演了自己孩子身边的这个狼的角色呢?换句话说,我们望子成龙,希望他这样或那样,有人常常说棒打出孝子,一定要是严师出高徒,没有问题。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这个严你这个棒打是不是超过你这个孩子他能够承受的那个程度。我见到过这样一个强迫症的孩子, 18岁,他告诉我,他从小跟他的父母在一起生活的时候,他父母给他这样一个要求,就是下午四点以后,不允许这个孩子再到院里面去玩了,换句话说,这个孩子从小接受着一个非常严格的要求,在这样的一个严格的要求下,他现在得了个强迫症,所以与其他将来得强迫症,不如现在就给他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所以对于孩子的教育,是一个大问题,不是说我们要放松要求,而是说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孩子是一个健康成长的情绪状态。

那么如何来保持一个健康的情绪状态呢?我告诉大家有这样的几个方法,大家不妨可以用一用,第一个方法,我们说,要培养一个人的幽默感。大家知道幽默是可以驱除很多尴尬的场景,咱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世的时候,很多人都讲了,见到毛主席的非常幽默的一些事情。我是亲自听到过一个历史老师讲的这一件事情,他是在毛主席身边给毛主席作陪读的这样的一个情况,他说第一次见毛主席的时候他非常紧张,那么毛主席那天正好是刚刚洗完澡穿了一件睡衣出来,很随便。见到这个老师说,你看我像不像个和尚啊?这位老师一听,这么个伟大的领袖,怎么说了一句这么普通的话呀,他一下子就笑了。换句话说,毛主席的幽默使得这位老师他的紧张的情绪很快就消失掉了,这一点很重要。第二点就是要增加正性生活的体验,换句话说,要经常想到自己还是挺成功的,当然我们这里面并不是讲阿Q,并不是讲挨打就很好,而是说,一个人要善于去发现自己成功的那一面。但是很多人常常是很悲哀,经常地抱怨,为什么呢?她看到别人家买了一架钢琴,他们家没买,她会抱怨她的丈夫没有本事,买不起钢琴,诸如此类。经常处在抱怨当中,那么经常地抱怨,就会使得她自己总不能找到一种良好的情绪。第三个方法,我们叫做适当松懈,所谓适当松懈,就是要把一些困难,把自己的心中的话讲出来,当然这种讲出来要适度,不能够天天都在那里面唠叨,而且应该把它讲出来,而且感受到讲出来那种愉快就可以了。所以我们在一些心理咨询室,常常是备有一些人们发泄的东西,可以打拳,可以摔东西,那么没有这个东西,你也可以到一个墙脚去高声地喊。比如说你要失恋了,你可以喊什么呀?你可以这么喊,你有什么了不起的呀?其实对方还可以。还可以喊,我早就看不惯你了,实际上一直在爱着对方,还可以喊什么?你要不提出吹,我就提出吹了,实际上最怕对方吹。这样喊一喊有什么好处呢?喊一喊心理就痛快了,失恋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第四个方面,我们就是说要善于从光明一面看问题,我们不要看到问题的黑暗一面,而是我们要看到光明这一面。

比如说两个人都得了癌症,一个人是医生,一个是农村赶大车的农民,你们说谁先死?医生先死,为什么?因为他太明白了,是吧。他太焦虑了,太紧张了,翻这医书翻那医书,找这个大夫看,找那个大夫看,又做手术,又做化疗,又做理疗。什么都做了,最后五年就死掉了。那位农村赶大车的农民呢,却怎么样,他还不懂得,癌症会对自己怎么样,所以他照样很乐观的去对待生活,所以他实际上呢,这种乐观的对待生活的态度,他实际上是一种认知的良好状态。这种认知的良好状态,没有心理问题的状态,他的健康是长还是短啊?是更长一些。大家都听说过塞翁失马的故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一个老头他们家只有一匹马,但是这匹马丢了,丢了以后呢?大家都说你很倒霉。没想到二十多天以后,这匹家马又引回来二十多匹野马,他一下子发财了。但是过了一些日子,又怎么样?他孩子又练骑马把腿摔断了,大家说你真倒霉,但是再过了些天,战争爆发了,别人的孩子都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战死了,他们家的孩子呢却因为腿摔断了而避免这样一个死亡的悲惨的现实。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故事还可以再讲,你还可以再编下去。说明什么?说明人是在不断地变化,而且事物都是这样,所以我们要看到事物的光明那一面,我们的情绪就会变得好一些。 .

参考资料:

第4个回答  2008-11-04
有答案啦还找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