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经济效果原理如何评价技术措施的经济性?

如题所述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学科,其研究内容广泛,包括基本原理、指标体系、评价方法以及数学方法的运用。其核心目标是通过这些理论工具,为解决实际农业经济问题提供指导。在应用研究层面,它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宏观上,农业技术经济学关注国民经济的整体,研究农业部门或地区的农业技术改造和资源开发利用等重大问题。而微观研究则深入到农业生产单位,如探讨种植制度、作物栽培技术、动物饲养技术等的经济评价,以及生产、流通、消费等领域的技术经济问题。


经济效果原理在农业技术经济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它衡量一项技术措施的经济效益,即效果与劳动耗费的对比。效益越高,经济效果越好,反之亦然。评价方式多样,如产出与投入、收入与支出、利润与资金、使用价值与劳动耗费、社会需求满足度与劳动耗费等。经济效果具有双重特性:自然属性体现生产力层面的效果与耗费对比,具有普遍性;社会属性则反映了不同社会制度下的特定经济效果。


农业技术经济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综合性与相关性:农业生产受多种因素影响,这些因素间有正相关或负相关,相互作用产生复杂的效果。经济效果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在不同相关条件下的综合结果。
    持续性:影响因素的影响不仅局限于当前,还会延续到后续的生产周期,产生深远影响。
    极限性:技术因素的作用并非无限,其经济效果存在一定的限度。
    不稳定性:农业受自然环境影响大,一些影响因素难以人为控制,增加了经济效果的不确定性。

扩展资料

《农业技术经济学》是一门我国自己创建的、具有显著中国特色的应用经济学科,自它创建以来,解决了许多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国家任务的推动下,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门学科得到了不断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