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从巴峡穿巫峡,巴峡位于哪个省

如题所述

巴峡位于湖北省巴东县西,由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组成,是长江三峡之一。

长江东流至湖北省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这一段的峡谷称为“巴峡”。位於巫峡之东、夷陵之西。水流湍急,险滩林立,尤以西边的黄牛滩最为惊险。

巴国来重庆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统称巴峡,杜甫乘舟东下,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之句;在湖北巴东县西二十里,江自巫山入巴东为巴峡,其最险者曰黄牛滩,曰新滩,皆在夷陵以西,巫峡以东。


历史:

公元前十一世纪,聚居在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巴人西迁,以四川为中心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部族联盟,取得各部族间的统率地位,史家称为“巴国”。其疆域“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大约相当于今陕南、鄂西、川东、川北和贵州思南一带。在四川境内,巴人“虽都江州,或治垫江,在治平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按这条迁徙路线,巴人沿长江、嘉陵江水道逐步迁徙,在平都、穴丰都、雪、枳、穴涪陵、雪、江州、穴重庆、雪、垫江、穴合川、雪、阆中均设过“都城”。从巴人西迁至东晋灭掉。人建立的大成政权,时间跨度长达1500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人在所生息的地域必然留下生活的痕迹。这种历史本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然而非常遗憾,从出土器物上发现的巴人象形文字?穴史家称为“图语”。 雪至今无人破译。有关巴人的历史记载,仅散见于晋代、汉代的历史、文学著作和现代学者的艰难考证。尽管如此,细读之后,仍可从中看到巴文化朦胧的影子。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代: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杜甫在这首诗下自注:“余田园在东京。”诗的主题是抒写忽闻叛乱已平的捷报,急于奔回老家的喜悦。“剑外忽传收蓟北”,起势迅猛,恰切地表现了捷报的突然。诗人多年飘泊“剑外”,备尝艰苦,想回故乡而不可能,就是由于“蓟北”未收,安史之乱未平。如今“忽传收蓟北”,惊喜的洪流,一下子冲开了郁积已久的情感闸门,令诗人心中涛翻浪涌。“初闻涕泪满衣裳”,“初闻”紧承“忽传”,“忽传”表现捷报来得太突然,“涕泪满衣裳”则以形传神,表现突然传来的捷报在“初闻”的一刹那所激发的感情波涛,这是喜极而悲、悲喜交集的真实表现。

尾联写诗人“青春作伴好还乡”的狂想,身在梓州,而弹指之间,心已回到故乡。诗人的惊喜达到高潮,全诗也至此结束。这一联,包涵四个地名。“巴峡”与“巫峡”,“襄阳”与“洛阳”,既各自对偶(句内对),又前后对偶,形成工整的地名对;而用“即从”、“便下”绾合,两句紧连,一气贯注,又是活泼流走的流水对。再加上“穿”、“向”的动态与两“峡”两“阳”的重复,文势、音调,迅急有如闪电,准确地表现了诗人想象的飞驰。“巴峡”、“巫峡”、“襄阳”、“洛阳”,这四个地方之间都有很漫长的距离,而一用“即从”、“穿”、“便下”、“向”贯串起来,就出现了“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的疾速飞驰的画面,一个接一个地从读者眼前一闪而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诗人既展示想象,又描绘实境。从“巴峡”到“巫峡”,峡险而窄,舟行如梭,所以用“穿”;出“巫峡”到“襄阳”,顺流急驶,所以用“下”;从“襄阳”到“洛阳”,已换陆路,所以用“向”,用字高度准确。


同样的问题,以下是已经通过了的高质题,延展性在哪?

1、重庆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统称巴峡。
2、重庆以东的石洞峡、铜锣峡、明月峡统称巴峡,在湖北巴东县西二十里,江自巫山入巴东为巴峡,其最险者曰黄牛滩,曰新滩,皆在夷陵以西,巫峡以东。杜甫乘舟东下,诗有"即从巴峡穿巫峡"之句;今已不常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3-30

长江三峡之一。长江东流至湖北省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这一段的峡谷称为「巴峡」。

就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对″巴峡″处所的解释,查阅了几种不同的版本,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
1、《历代诗歌选》第二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注:″巴峡,长江自巫山入巴东为巴峡,在湖北巴东县西二十里″。

2、《古典作品选》第三辑(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编,1979年版)注:″巴峡,泛指在四川境内的一段″。

3、唐诗《重点难点疑点解析》注:″巴峡,四川境内的一段山峡″。

4、《唐诗三百首》、《少年浪子诗集》第二辑注:″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5、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注:″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

以上对″巴峡″处所的解释大致有三个地方,即″嘉陵江上游″、″长江在四川境内(现属重庆市)的一段山峡″和″巴东″。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7-06-15
1、‘即从巴峡穿巫峡’原句出于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尾联。原诗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作者: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2、巴,古族名,相传夏商时期曾活动于丹淅流域与汉水交汇一带,周初随武王克殷后封为子国,称″巴子国″,后期曾先后在重庆、丰都(别都)、垫江(合川)、阆中建都,而以重庆为时最长,国土纵横数千里。巴国是以外来的东方巴部族集团为主,融合和征服长江、乌江和嘉陵江流域的土著部族构成的巴族人所建,故而以″巴″命地名。巴县命名始于北周明帝武成三年,北周闵帝元年改巴州为楚州,重庆简称″渝″,隋文帝时将楚州改为渝州。发源于大巴山而来的巴水,由嘉陵江、渠江两水组成,它上溯陕西凤县、南郑,下至合川、重庆,进而流入巴峡。相传唐朝大诗人李白在″安史之乱″期间,因随永王李磷东巡失败,长流夜郎时取道巴峡,观看巴水泻急如弦,源源不断的巴船上,载着远征到吴、楚的大批男儿在急流中飞奔,不禁怆然命笔,写下了一首《巴女词》:″巴水急如箭,巴船去若飞,十日三千里,郎行几时归?″。唐代,四川经济发展较快,川东地区较为富庶,诗人李白、杜甫、王维、白居易等均曾寓居川东或路经巴地,王维《晓行巴峡》诗写巴县″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反映出唐代巴渝的繁盛。(来自iask)
3、综上所述,杜甫诗中的″巴峡″,应指嘉陵江经重庆出口流经长江一带的峡谷。
第3个回答  2017-07-12
长江三峡之一。长江东流至湖北省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这一段的峡谷称为「巴峡」。位於巫峡之东、夷陵之西。水流湍急,险滩林立,尤以西边的黄牛滩最为惊险。
公元前十一世纪,聚居在湖北武落钟离山的巴人西迁,以四川为中心建立以地缘为纽带的部族联盟,取得各部族间的统率地位,史家称为"巴国"。其疆域"东至鱼复,西至?道,北接汉中,南极黔涪",大约相当于今陕南、鄂西、川东、川北和贵州思南一带。在四川境内,巴人"虽都江州,或治垫江,在治平都,其先王陵墓多在枳"。按这条迁徙路线,巴人沿长江、嘉陵江水道逐步迁徙,在平都、穴丰都、雪、枳、穴涪陵、雪、江州、穴重庆、雪、垫江、穴合川、雪、阆中均设过"都城"。从巴人西迁至东晋灭掉。人建立的大成政权,时间跨度长达1500余年。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巴人在所生息的地域必然留下生活的痕迹。这种历史本该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然而非常遗憾,从出土器物上发现的巴人象形文字?穴史家称为"图语"。 雪至今无人破译。有关巴人的历史记载,仅散见于晋代、汉代的历史、文学著作和现代学者的艰难考证。尽管如此,细读之后,仍可从中看到巴文化朦胧的影子。
第4个回答  2018-08-13
长江三峡之一。长江东流至湖北省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这一段的峡谷称为「巴峡」。 就杜甫诗《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对″巴峡″处所的解释,查阅了几种不同的版本,大致有如下几种说法:1、《历代诗歌选》第二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80年版)注:″巴峡,长江自巫山入巴东为巴峡,在湖北巴东县西二十里″。 2、《古典作品选》第三辑(宁波地区教师进修学院编,1979年版)注:″巴峡,泛指在四川境内的一段″。 3、唐诗《重点难点疑点解析》注:″巴峡,四川境内的一段山峡″。 4、《唐诗三百首》、《少年浪子诗集》第二辑注:″巴峡,四川东北部巴江中之峡″。 5、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注:″巴峡,当在嘉陵江上游″。 以上对″巴峡″处所的解释大致有三个地方,即″嘉陵江上游″、″长江在四川境内(现属重庆市)的一段山峡″和″巴东″。 全文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