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中蔡桓公对扁鹊态度由什么到什么最后什么

如题所述

《扁鹊治病》这篇寓言中: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

文中扁鹊和蔡桓公的三次对话是文章的重点。扁鹊一而再再而三地劝说蔡桓公,让他趁早治病,而蔡桓公不予理睬。在此情节上,体现蔡桓公的病情由皮肤到皮肉之间,在发展到肠胃,最后恶化到骨髓;进而点出劝说的次数之多,体现了扁鹊此时很着急。


扩展资料

本篇是主要说明扁鹊见蔡桓公,为蔡桓公治病,蔡桓公却不信任扁鹊,造成最后身死的故事。

要正视自己的缺点与错误,不能拒绝批评帮助,要防微杜渐。

要自我反省,自我批评,及时改正调整,修正自己。

善于批判主观猜忌,知道拒绝忠告的危害。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扁鹊治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5-20
《扁鹊治病》取材于战国时名医扁鹊的传说故事。写扁鹊拜见蔡桓公,几次指出蔡桓公病在何处,劝他赶快治疗。蔡桓公坚信自己没有病,因而对扁鹊的态度由不相信,到不理睬,到最后的不高兴,致使延误了病情,小病酿成了大病,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12-22
由开始的不信任,
到后来的信任,
但是已经病入膏肓了。
第3个回答  2020-12-25
指出不足,肯定成绩
第4个回答  2018-05-22
有一天,蔡桓公的病情在皮肤上。过了十来天后又发展到了皮肉之间。又过十来天后到了肠胃里,又过了到了骨髓中,五六天之后,病情发作,只能等死。扁鹊话他不听,不采纳别人的意见,怎能成国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