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的流程步骤是什么

如题所述

  绩效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所以很多的企业都会想要了解绩效管理的一些流程。下面为您精心推荐了绩效管理的流程步骤,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绩效管理的流程

  第一、绩效管理的准备阶段,要做好一切绩效管理的准备工作。在这一步工作,人力资源工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推动企业进行绩效前的动员宣传工作,包括统一公司上下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必须要让员工明白通过绩效管理我们要做成一件什么事以及绩效达成的标准。

  第二、绩效管理的工作中的绩效计划工作。绩效计划工作是分层次来完成的。1.是由企业高管和各直线经理进行各部门工作目标的分解与确认;2.由各部门直线经理与本部门直属员工就具体各岗位的工作目标的分解与确认。3.由人力资源部对所有部门的绩效计划进行汇总,并且衡量与公司总的绩效管理目标的一致性。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定稿绩效计划。

  第三、绩效管理的绩效实施阶段。这一步工作不是普遍认为的该由人力资源部来完成而应该由直线经理会同自己部门的员工来完成。在绩效实施阶段人力资源部充当一个工作协调、以及提供专业咨询和帮助各部门完成绩效考核的角色。

  第四、绩效管理的绩效具体考核阶段。这个阶段工作的完成主要完成工作的人还是直线经理为自己部门的员工表现作出评价。如果实施360全方位的考核维度的企业,可能还需要平级或者下级的评分维度。

  第五、绩效管理的绩效反馈阶段。所谓绩效反馈,就是要将员工的考核结果反馈给员工本人。其目的在于员工下一步工作如何做到绩效改进,当然绩效改进也是绩效考核的核心目的。绩效反馈当然也为下一步员工培训提供依据和方向。

  第六、绩效管理的绩效改进阶段工作。绩效管理工作始终为企业的经营做服务,绩效改进阶段一定要跟企业下个阶段的战略目标相一致。根据企业的要求和企业员工现有的绩效水平,适当做出优化调整。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而努力。

  第七、一个完整的绩效管理流程结束。该存档的存档。该调整的调整中。工作还要继续。绩效管理是一个无限循环的工作。重复的工作,绩效管理工作永远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学会灵活运用。

  绩效管理的步骤

  统一对组织目标的认识

  以企业战略目标为龙头,制定和分解企业目标到部门,所有部门都意识到自己在企业战略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公开和统一战略和目标,有利于下属看清自己的愿景,明晓自己的价值,凝聚大家的力量,更是对他们的一种有效激励。

  统一对岗位职责的认识

  一种典型的员工低绩效情况是员工不知道自己具体该干什么,这一定是上下级没有统一对岗位职责的认识。要制定岗位说明书,由部门经理向员工说明岗位职责,统一员工和部门经理的认识,要求员工在岗位认识上建立与部门经理的一致性。这既会让员工知道自己该干什么,还会让员工知道如何获得支持和帮助。这种对岗位的统一认识要在每个考核周期前都要做一次。岗位职责发生调整时,要及时重新统一和明确员工的工作范围和事项。

  统一对岗位考核指标的认识

  在制定岗位说明书的基础上,提炼绩效考核指标。岗位职责说明书上的工作有轻重缓急之别,贡献有大小之异,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分配给的时间和精力也就是不一样的。绩效考核指标的提炼关注于贡献度最大的工作和花费更多时间的工作,每个岗位的关键考核指标不应太多,3到5个最好,否则会使被考核人丧失工作重点。我们的建议是,重要事情要考核,不考核的事情要靠文化、教育、培训和训练,将其内化为员工的习惯或潜意识。比如,某酒店企业不考核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而是在新员工入职培训时训练员工低头捡纸屑和垃圾上千次,直到大家对此形成习惯和条件反射为止。

  共同设定岗位考核指标值

  上下级要对考核指标值达成一致。比如销售岗位的销售额,是定100万还是150万,需要上级和岗位人员共同制定和认可。这里有两个常见现象,一个是上级直接下指标,要求下属没有任何借口地去完成;一个是上级要求下级报目标,直接接受下级的目标。前者会造成下属被动接受,如果完不成会心里不服,有很多理由和抱怨;后者会造成下属报低目标,或者盲目报高目标,要么使业绩降低,要么使目标设定流于形式。前者,可以通过上级补问一句“有问题吗”来进一步赢得下属的认同;后者,可以通过激励员工挑战更高目标,并帮他认清需要做出的努力。最好的办法是上下级共同定目标,共同定目标的关键是帮助员工把目标分解到每天的工作行动上来。当把目标分解到每天的工作行动上来的时候,目标的合理性与否也会一目了然了。这样做可以帮助员工认识到目标的可行性,做到心悦诚服。

  执行中跟踪、监督和指导

  在员工执行工作、达成目标的过程中,上级是不能撒手不管,而要跟踪、督导员工的工作,对于员工遇到的困难要予以指导,对于员工的差错要及时纠正,而不是等到最后再论赏罚。

  评价岗位工作即绩效考核

  绩效考核是绩效管理各环节中技术性最强的,包括6个因素:被考核人、考核人、考核时间和周期、考核指标、评定形式、数据采集途径。

  (1)被考核人,是指被评定的对象,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个团队。当工作贡献不宜再细分到每个人身上,团队合作很关键的时候,考核团队是更好的选择。

  (2)考核人和考核形式,是指谁来进行考核,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团队对被考核人进行考核。常见形式是上级考核下级、下级考核上级、同事评议、自我评定、360度考核、专家考核、委员会考核等。这里,谁来进行考核比考核什么更重要。

  (3)考核时间和周期,是指什么时候,多长时间考核一次。常见的有日考核、月度考核、季度考核、半年考核、年度考核、项目制考核等。项目制考核,是以一个项目的开始和结束为一个考核周期。

  (4)考核指标,对它的选择来自于企业总目标的分解。

  (5)评定形式,是指以什么方式来评定工作表现,分为定性考核和定量考核,常见的有二等级评定、五等级评定、百分制、强制排序等。

  (6)数据采集途径,是指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考核所需要的数据,常见的是出勤报告、工作记录、统计报表、重大事件记录等。

  分析问题和建议措施

  绩效考核不是目的,提升个人工作效率,达成企业目标才是绩效管理的目的。因此,经理要针对发现和表现出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改进措施,这应该是绩效管理的一个核心步骤。员工业绩出现问题,可以从系统和人两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人的方面可以分为愿不愿的问题和能不能的问题。能干好,但不愿干好,是愿不愿的问题,是态度和激励的问题,可以从思想工作、评选先进、树立榜样、内部竞争、薪酬设计、末位淘汰等方面考虑去解决。想干好,但没有能力干好,是能不能的问题,是能力的问题,靠选对人和培训解决。设备坏了,生产线出了问题等,是系统的一种问题,而业务和工作流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问题,一个好的流程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潜力和热情,不好的业务流程则会造成内耗

  绩效面谈

  这是最重要的环节,是上级和下级沟通考核结果的过程,要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要下属认可考核结果,引导员工发现自己的问题,二是要下属制定绩效改进计划,提升下一个考核周期的工作效率。绩效面谈要注意谈话方式和场合,可以是正式的,也可以是非正式的,可以选择在办公室,也可以通过聚餐、卡拉OK或培训的方式与员工进行面谈,目的都是积极了解员工的工作状态,用合适的方式激励员工,确保员工改正缺点,促进员工的自我成长。

  绩效管理的主要程序

  (1)基于公司的战略目标和经营计划,确定考核要点。

  (2)通过相关办法将考核要点分解至各单位,在对关键指标加以完善细化的基础上,结合各单位的职能范围确定。

  (3)通过量化办法,确定考核内容及评定标准,形成绩效考核表。各单位,部门内部对待员工的考核(二级考核),要细化,到点、到位,充分发挥内部考核的作用。

  (4)各单位先进行内部提议,形成单位意见,将自评结果报企业主管的部门,并交公司绩效考核领导小组评估审定,最终结果公示。

  (5)加强沟通。各级管理人员,应针对下级单位或个人的绩效实现进展情况,经常进行沟通,要为下属提供必要的条件,帮助员工解决工作困难,督 促和确保绩效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正确引导员工的行动,加强员工的自我约束,发挥员工的潜能,努力塑造一个团结、和谐、积极向上的团队。

  (6)考核结果与员工的薪资挂钩,通过经济手段,促进和提升员工的能力和水平,补齐短板,激励员工努力进取,创新和创造。

  (7)通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及相关办法,将考评的各个环节串联起来,形成目标管理的考评体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8-14
绩效管理的流程步骤可以根据组织的需求和偏好进行调整,但通常包括以下主要步骤:
1. 目标设定阶段:

- 明确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
- 确定员工在一定时间范围内需要实现的具体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
- 与员工进行目标协商,确保他们理解和接受目标,并与之一致。
2. 绩效评估阶段:

- 定期收集和记录员工的工作成果和绩效数据。
- 进行绩效评估,评估员工在工作目标和绩效指标上的表现。
- 使用多种评估方法,如上级评估、同事评估、自评和客户评估等,获得全面的反馈。
3. 反馈与沟通阶段:

- 安排绩效评估会议,与员工讨论评估结果和反馈。
- 提供具体、准确和有建设性的反馈,肯定优秀表现,指出改进的机会,并讨论发展需求。
- 与员工共享绩效评估数据和评估报告,确保透明度和公平性。
4. 奖励与激励阶段:

- 根据绩效评估结果,提供适当的奖励和激励,如薪资增长、奖金、晋升机会、认可和表彰等。
- 奖励和激励应与绩效直接相关,能够激励员工实现卓越绩效,并提高他们的工作动力和投入度。
5. 发展与职业规划阶段:

- 识别员工的发展需求和职业目标。
- 提供相应的培训、导师指导、轮岗机会等发展机会,促进员工的技能和职业成长。
- 讨论员工的职业规划,帮助他们制定发展计划和目标。
6. 绩效改进和调整阶段:

- 定期评估和审查绩效管理的有效性。
- 根据反馈和数据进行改进和调整,确保绩效管理与组织变化和员工需求保持一致。
- 持续提升绩效管理的效果和价值,确保其对组织和员工的价值最大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4-30
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通常包括四个阶段:计划、实施、考核和应用。在计划阶段,需要将公司的战略和经营目标分解为部门阶段性计划和个人行动计划及目标,包括任务目标、绩效标准、时间表和绩效评估方法。在实施阶段,经理会对员工的工作进展提供连续的反馈和指导。考核阶段需要设置绩效考核标准,包括等级、绩效得分区间、绩效系数及各等级的人员比例。最后,应用阶段需要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来制定薪酬、职业发展、培训发展、末位淘汰等方面的计划。编写绩效计划时,需要明确定义绩效目标,选择合适的绩效指标,并确保绩效考核与组织的战略目标和员工的职责相一致。绩效计划的实施流程应该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不断地进行绩效目标的设定和实施,以达到组织的长期目标。
第3个回答  2023-02-22
今天给大家分享什么样的绩效管理策略才是公司所需求的。没有掌握这样的绩效策略,你做的绩效管理就脱离了以终为始,脱离了经济指标,只是老板眼中的漂亮的表格和充满修辞的文字描述。
知识点:
无论是19世纪初罗伯特欧文将绩效考核引入到苏格兰,还是在1813年,美国开始引入绩效考核,乃至1903年,杜邦公司设计ROI作为组织绩效的管理工具,绩效管理始终不能忘记它的终极目标:衡量且推动组织业务发展。
结合目前我所了解的公司,以及大家所熟知的公司,我们可以看一下,很少有公司真正把绩效管理用来衡量和推动组织业务发展。他们更多的是通过绩效来考核员工,给自己保留对下属的考核权,他们对这点权利的渴求甚至超越了绩效对组织的真正价值。

还有一些公司的管理者,包含人资,也缺乏顶层设计思维,缺少历史视角、组织视角来看绩效管理。而是相当然的把考核条目罗列一番,给到管理层来交差。你问他们,贵司的绩效管理从哪几个变量上推动了业务的发展,这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他们答不上来。
我们回归到绩效管理本身:上要承接战略目标,下要引导雇员产出。
企业每年的发展起始于战略目标,对战略目标的分析和拆解是绩效管理的源头。首先要拿到战略拆解的全景图。这是组织发展的首要纲领。绩效管理要推动、促进战略目标的实现,否则我们无需进行绩效管理。
战略全景图拆解完毕之后,通过战略解码导入至下级单位,即各事业部或各业务层,或者各利润中心,这是承接组织目标的二级单位。这些单位的目标确认以后,要通过管理的动作之计划,来预演目标和资源之间的矛盾解决,通过什么样的路径来实现。这些路径,也就是预演的方案是未来管理会议要复盘的点。
绩效保障是为了实现该业务线或产品线的目标,那么我们对路径的演绎也清晰了,关键的要素是什么,要拆解出来。即我有哪些关键的指标或要素或目标来保障我实现这个业务目标。这些指标的提炼就是我们要重点关注关键绩效变量指标。或称之为KPI等。
当然,你的绩效管理工具不一定要用KPI, 有很多绩效工具可以供参考,比如PBC,OKR,BSC,MBO等。这些只是工具,作用是辅助关键绩效变量来通过我们预演的路径实现业务线的目标。
绩效在引导雇员的产出上也要发挥它的价值。各位注意,绩效的目的不是考核雇员,而是通过一系列的绩效管理动作来引导雇员的产出。
首先是目标和计划。这是在做目标拆解和关键绩效目标的时候要去确认的。也就是,任何一个雇员都应该清楚的知道自己这一阶段的目标是什么?这些目标是怎么支撑组织的战略目标的?这是绩效目标的上下统一阶段,是管理层要和雇员进行第一轮互动的关键步骤。
其次是过程管控和赋能。有了绩效目标,过程的管控就很重要了。注意,我们不支持结果导向,我在以前的发文中也多次提到过。链接:老板常说的“结果导向”是组织管理的万金油吗?一篇文章带你整明白……过程的管控分两块,一个是过程的纠偏,一个是过程的赋能,目标是确保雇员按照预先设计的路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
然后是绩效考核和辅导阶段。这个阶段的重要性其实是绩效辅导。绩效的考核我们很清晰了,定了目标和标准,我们届时按照这样的逻辑去考核就可以了。但是绩效辅导却很少被重视。绩效辅导是绩效考核复盘,上下级要展开充分的对话,对雇员期初的路径演绎计划和实际的作业过程中间的偏差进行复盘,以增加我们下一步完成目标的可能性。
绩效服务于经济目标。德鲁克说的,卓越的管理者要对目标做出有效的承诺。既然尊重目标,重视目标,通过绩效管理工具可以实现目标,所以,管理层要对绩效管理有科学的认知。尊重科学管理,认同且培养管理的技术观,是目前发展中的企业管理能力提升的重要任务。
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公众号 特立一张
全是职场干货 关注您的职业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