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作为家长该如何引导孩子?

如题所述

如果孩子学习成绩不好,那么我会选择偏重于培养孩子的一项特长。

当然,在培养特长的同时,学习成绩也不能完全放弃,毕竟今后无论从事艺术、体育、还是其他行业,即使当不了学霸,但是基本的文化素质、道德礼仪、正确的三观还是要有的。

孩子不只有学习好才是成功的标准,高分低能只是学废了的书呆子一个,而低分高能可能是有一技之长,总会有口饭吃。

现行教育体制下,中国父母培养孩子的一大误区,就是把每个孩子都当成学霸来培养。而现实情况是,不是每一个孩子都适合学习,毕竟全国每年一千万高考生中,能考进清华北大的,只有那么区区几千人,连千里挑一的比例都达不到。

好多家长从孩子出生起,对孩子充满期待,但慢慢地,就会被现实打败。孩子刚出生时,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一定是天才;上小学后,觉得今后可以向清华北大看齐;上初中后,觉得能考上双一流大学也可以;上了高中后,哎,能有个大学上就不错了。

我小学的时候,有一位留级到我们班的同学。他的学习成绩是真的很差,即使留了一级到我们班,还是成绩垫底。我不知道他小学毕业后去了哪里,上了什么中学,只是前些年听说,他现在在一家五星级酒店当大厨,好像还挺有名气的,在电视上当过美食节目嘉宾。

你看,我的这位同学没在学习的道路上取得成功,却通过自己的努力,墙内开花墙外香,成了一位名厨,也算是成功的人生。

认清孩子的天赋和特点,是正确培养孩子的基础,防止一条道走到黑,才发现是个死胡同,但此时为时已晚,错过了孩子培养其他技能的黄金时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感兴趣和擅长的方面,比如有的孩子学习方面很出众,也有的孩子体育或艺术方面很出众,还有的孩子动手能力很强。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就是要突出孩子的特长和个性,并将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直到成长为专业领域内的翘楚。

举例来说,丁俊晖初一辍学开始成为职业台球运动员,郭麒麟初三辍学跟随郭德纲登台演出说相声,他们都是因为父亲明白自己孩子的过人之处在哪里,认清了孩子并不能够在学业上取得成就,因此专心培养他们的特长,最终一个成为了世界台球冠军,一个成为了当今相声界的实力与颜值并存的相声新星,成为了各自领域内顶尖的人才。

那么,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呢?

1.首先要正确识别孩子的特长

家长要从孩子小时,就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特点,比如有的孩子对音乐很敏感,有的孩子节奏感很强,有的孩子动作敏感爱跑爱跳,有的孩子爱写爱画,等等。认识到了孩子的特点,就要加以有效引导,比如给孩子报兴趣班、特长班,让孩子接受相对专业的训练,听听专业老师的意见,看看孩子在训练过程中能否取得进步,是否有成长成才的天赋。

2.家长要多给孩子试错的机会

在孩子还比较小的时候,家长可能不会明确地识别孩子的特长,而且孩子有些特长也不一定能够很明显地表现出来,比如下棋的天赋等等。这时,就需要家长多给孩子机会 ,可以根据孩子的不同年龄特点,多报几个兴趣班,看孩子适合哪个。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没有进展,那么就应果断放弃,再寻找其他特长。

3.要正确认识天才和练习的关系

好多人认为,能在某个领域内成为顶尖高手的,都是天生就拥有一种强大的能力,即所谓的天才,好像他们天生就是来做这件事的。但美国心理学家安德斯·艾利克森在《刻意练习》中指出:

科学家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已经达成共识,那就是所有顶级高手都是练出来的。

也就是说,除了少数对身体条件有特殊要求的体育项目之外,人人都有可以通过长期的刻意的练习,成为顶级高手。因此,家长要坚定信心,相信孩子能够在有一定天赋的基础上,通过刻意练习达到顶尖水平。

4.家长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一旦家长发现了适合孩子的兴趣点,应要坚持下去。因为练习任何一项技艺,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相信大家都听过作家格拉德威尔在《异类》一书中提出的“一万小时定律”,其观点是:

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

也许一万小时过于抽象,对于孩子学习一门新技艺来说,至少要有10年的时间。

闻名世界的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在6岁生日之前,就已经练习钢琴弹奏3500个小时,可见他一生创作了那么多的世界名曲,需要经过多少个小时的刻意练习。

刘翔,从7岁开始练习田径,到23岁以12秒88的成绩打破世界纪录、29岁110米栏世界排名第一的超级飞人,他不知练习了多少个1万小时,时间也远远超过了10年。

5.家长要督促和陪伴孩子练习

家长不要认为给孩子报了兴趣班,把孩子交给老师训练就完事了。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孩子在课后,应该每天保证一定时间的高质量的练习,才能更好地掌握和熟练。任何人都有惰性,孩子更不例外,家长要督促孩子练习,而不能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那样是不会取得成绩的。而家长的陪伴,既能对孩子的练习起到督促作用,也应该起到辅助教学的作用,从旁观者的角度指出孩子的不足,促进孩子更快地进步。

《刻意练习》中指出,人们在学习知识和技能时,分区三个嵌套的圆形区域:

最内一层是“舒适区”,是我们已经熟练掌握的各种技能;最外一层是“恐慌区”,是我们暂时无法学会的技能,二者中间则是“学习区”。

只有摆脱舒适区,在学习区里面进行大量的刻意练习,从而将学习区变为新的舒适区,不断扩大舒适区的范围,并继续挑战更高一级的学习区,那么这种练习就会产生积极的效果,从而不断进步,离成功的距离越来越近。

总结

总之,真心呼吁家长应该转变教育观念,不要一窝蜂的只关注孩子的学习,因为孩子的学习成绩而焦虑万分的同时,却忽略了孩子其他方面的特长和兴趣点,以至于可能会埋没一个在除学习外其他方面会有一定成就的人才。

因人而异,因材施教,才是最成功的教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2
首先,家长要帮孩子找到科学的、合适的学习方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可以去找一些教育学的知识来作为依据;其次,帮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长处,不论是过去的文理分科制,还是现行的中学考试制度,都是帮助孩子找到自己擅长的学科领域,全面发展的同时要有所取舍,学习的能力和精力是有限的,把现有的精力用在刀刃上,一点一点进步,慢慢提升能力,能力的提升带来的成绩的提升,这将是非常明显的;再次,学习成绩不好带来的各种影响是连锁的,因为各种负反馈的出现可能会导致孩子心理上出现问题,这些问题可能会反向影响成绩,形成恶性闭环,不能光从学习上解决问题,还要随时关注孩子的心理状态,心理得到调节,对于学习能力的获取也有着极大地帮助。
第2个回答  2020-09-02
不要气馁,坚信天道酬勤。如果孩子成绩不理想,一定不要让他们丧失信心,告诉他们只要继续努力就好,放松心态,顺其自然。
第3个回答  2020-09-01
首先家长不能给学生太大压力,应该多鼓励孩子多带孩子出去放松心情,而不能一味责怪孩子,这样子只会更加的增加他的心理负担。
第4个回答  2020-09-02
不要一昧的怪责,而是体谅孩子,可以用激励方法。比如规定孩子成绩进步,可以让他玩游戏,正确引导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