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中别称秋闱的是

如题所述

乡试。

乡试多在秋季举行,所以又叫“秋闱”,每闱三场,每场三昼夜。由于中间要两次换场,因此实际是九天七夜。通过乡试即为“中举”,成为举人。从形式来说,乡试可以看成是古代中国的“全国普通高校统一考试”。

通过乡试,成为举人,便可以参加由礼部主持的会试了。因为会试的考场设在京城,故有“进京赶考”一说。通过会试的考生,称为“贡士”,获得参加最后、也是最高级考试廷试的资格。

扩展资料

乡试的影响:

1、乡试是中国科举史上各级考试中最迟出现的一级考试,也是竞争最为激烈的一级考试,而且还是最早退出历史舞台的一级考试。

2、乡试是各省人文教育活动的重大事件,对区域政治、文化、教育、民风等许多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尽管科举制已进行了旷古未有的改革,从考试的内容到形式都试图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但仍然无法逃避灭亡的命运。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古人如何“高考”? 秋闱三场考九天七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明朝科举制科技枪,秋闱的是第三或者第四名吧,应该是这样的情况
第2个回答  2020-11-20
清朝的一些,这个邱伟应该是电视第3名吧,第3名榜眼探花,然后下来的吧一抹鼻子。
第3个回答  2020-11-20
明清时期科考考试中称为秋苇的是,乡试。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