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电磁波辐射源有哪些?

如题所述

生活中常见的电磁辐射源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广播电视发射设备,如各地的广播电视发射台和中转台。
2. 通信雷达及导航通信发射设备,包括短波发射台、微波通信站、地面卫星通信站和移动通信站。
3. 工业、科研、医疗高频设备。这些设备在转换电能为热能或其他能量的过程中,会产生电磁辐射并泄漏到外部环境中,从而造成工作场所的环境污染。工业领域的高频设备主要包括高频炉、塑料热合机和高频介质加热机等。医疗领域的高频设备主要有高频理疗机、超短波理疗机和紫外线理疗机等。科研领域的高频设备包括电子加速器、各种超声波装置和电磁灶等。
4. 交通系统的电磁辐射设备,例如电气化铁路、轻轨和电气化铁道、有轨电车和无轨电车等。
5. 电力系统的电磁辐射设备,包括高压输电线(架空输电线和地下电缆)以及变电站(发电厂和变压器电站)。
6. 家用电器电磁辐射设备,包括计算机、显示器、电视机、微波炉和无线电话等。
适当利用电磁场对人体健康有益。地球本身就是一个大型的电磁场,人类必须与地球磁场相兼容才能生存。电磁场在某种程度上是必不可少的。如果人体生活在一个没有电磁环境的空间中,可能会引起身体机能的紊乱。因此,适量的电磁环境存在对人体健康是有利的。人体生命活动包含一系列的生物电活动,这些生物电对环境的电磁波非常敏感。因此,人类利用电磁波和人体之间的微妙关系制成了许多有益的仪器和设备。当电磁辐射以适当的方式和时间作用于人体某个部位后,可以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微波波段在临床应用中最为广泛,可以用于治疗肩周炎、慢性骨髓炎、冠心病等。
然而,辐射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身体可能会出现问题。在正常情况下,人体可以适应地球的电磁场。但是,当人体暴露在一定剂量和一定时间的电磁辐射下后,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电磁辐射对人体的危害机制主要包括热效应、非热效应和累积效应等。当人体接受电磁辐射时,体内分子会随着电磁场的变化快速运动,导致人体升温。热效应可能会引起中枢神经和植物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主要表现为头晕、失眠、健忘等亚健康症状。非热效应指的是即使吸收的辐射不足以引起体温升高,也可能引起生理变化和反应。如果长时间生活和工作在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出现头晕、疲劳无力、记忆力减退、食欲减退等症状。累积效应则是指在热效应和非热效应作用于人体后,人体尚未来得及进行自我修复之前再次受到电磁辐射,伤害程度会进一步累积,长期下去可能会导致永久性病态,危及生命。
过量的电磁辐射可能对人体多个系统和器官造成损伤,主要包括:
1. 神经系统:可能导致神经衰弱和植物神经功能失调,表现为头昏、头痛、失眠、多梦、乏力、记忆力减退、消瘦、情绪不佳和神经功能紊乱等症状。
2. 生殖系统:可能导致男性精子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女性经期紊乱,孕妇流产几率增大,胎儿畸形,甚至导致儿童智力残缺。
3. 心血管系统:可能导致心悸、胸闷、心动过缓、心搏血量减少、窦性心率不齐等症状。对于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处于高压电磁辐射环境中可能会影响心脏起搏器的正常使用。
4. 免疫系统:可能导致免疫功能下降,外周血中白细胞尤其是淋巴细胞减少、比值异常,白细胞吞噬能力下降等。
5. 视觉系统:眼睛是人体对电磁辐射较为敏感的器官之一,容易受到电磁辐射的损伤。长期受到低强度电磁辐射的作用,可能导致视觉疲劳、眼睛不适和眼干等症状。过量的电磁辐射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严重者甚至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眼部无脂肪层覆盖,眼组织含有大量水分,晶状体缺少血管散热,在受到电磁辐射热效应后,晶状体蛋白质可能凝固并产生酶代谢障碍,从而导致晶状体混浊,严重时可能形成白内障。同时,强电磁辐射可能伤害角膜,造成视觉疲劳、视力下降甚至失明。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在不同年龄阶段对电磁辐射的承受能力是不一样的。老人、儿童和孕妇属于电磁辐射的敏感人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