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一归来全诗

如题所述

全诗:白玉堂一树梅,为谁零落为谁开。唯有春风最相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白话译文:梅树花谢花开,却不知为谁而开为谁而谢,年复一年,不见旁人相惜,唯有春风拂过,每年归来相探。“白玉堂前一树梅”出自唐代诗人蒋维翰的《春女怨》,“为谁零落为谁开”乃是唐代诗人严惮《惜花》中的一句。而“唯有春风最相惜”则是唐代诗人杨巨源《和练秀才杨柳》中的诗句。最后一句“一年一度一归来”则出自宋初瞻光茂妻的《寄远》。

这首诗的前两句有自怜之意,后两句的春风一年一度的相惜,有传达出一种惆怅和无奈之感,但是还是有感谢之意在,或许花落花开不为春风,但是春风却依然牵挂。作者的惆怅自怜情怀显露无疑,孤芳难自赏,唯有春风来。诗句当中自然也有对春风的感激。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至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鄱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