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年号、谥号有啥区别

如题所述

庙号、年号、谥号有啥区别

庙号

庙号始于商朝,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供奉时所用的名号。在汉代只有少数有大功德的皇帝才会有庙号,隋唐之后每个皇帝才都有庙号。庙号一般为太祖、太宗、高宗、仁宗等等。庙号是皇帝死后,后人根据其一生之功过给予的一个评价。一般开国皇帝就是太祖,如宋太祖,仅次于太祖就是太宗,如唐太宗。

当然,也有例外者,比如顺治帝福临是清廷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死后按封建礼仪,其庙号应称宗,但朝廷大臣认为他“入主中华,奄有万方,统一天下,宜为世世所主也”,决定定其庙号为世祖。

庙号也有褒贬之分

太祖、高祖开国立业;太宗发扬光大;世祖、圣祖、成祖重新打了次天下;世宗有守成令主的美誉;仁宗、孝宗、睿宗乃仁爱孝顺的贤主;圣宗是中兴之主;哲宗、兴宗、成宗、显宗是守成之君;肃宗有中兴意愿却没有成功,有心无力;宪宗、宣宗、景宗有功有过。

宁宗过于懦弱,高宗由盛转衰;德宗遭遇动乱被迫逃亡;玄宗、真宗、理宗、道宗等好玄虚;文宗文弱无能,武宗偏好武力;度宗、定宗、顺宗仅是过渡君主,影响不大;穆宗、光宗在位时间短且作为少;惠宗治国无方,江山残破,熹宗昏庸腐朽;哀宗、思宗则应用于较为悲情的亡国之君。

谥号

谥号也是由后人评定的,皇帝死后,由礼官议定,总结其一生最后盖棺定论的称号,这个有好有坏,文、武、景、宣都是好的,灵、厉、哀、怀是不好的。谥号每个皇帝都有,起初谥号的字数很少,如汉文帝刘恒谥号“文”。也有不好的谥号,如隋炀帝谥号“炀”,这是唐高祖李渊追谥的。

后来皇帝谥号的字数越加越多,后代子孙恨不得把所有美好的形容词都加上,有些已经不够客观公正了。比如中国历史上最长的谥号是清太祖努尔哈赤,谥号是:承天广运圣德神功肇纪立极仁孝睿武端毅钦安弘文定业高皇帝。

年号

年号是封建皇帝纪年的名号,一般新君继位都会更改年号(大多数是在登基第二年改),或者遇到重大事件,皇帝一开心也会改年号。

唐高宗李治在位三十三年,先后用了永徽、显庆、龙朔、麟德、乾封、总章。咸亨、上元、仪凤、调露、永隆、开耀、永淳、弘道十四个年号,可以卫冕改年号达人的称号了。明清两代,皇帝就不改年号了,自始至终都只用一个年号,如康熙、雍正、乾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