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信阳是现在什么地方?为什么?

如题所述

      在 历史上三国时属魏国三国及东晋末分别为弋阳郡、义阳郡的郡治所在地。新置弋阳郡(治所在今潢川县境内),是为本市设郡之始。后又设义阳信阳位于河南省南端,占据淮河上游。西南的桐柏山、南部的大别山将信阳与湖北省隔开,比如豫鄂两省交界处有著名的三关,既平靖关、武胜关、黄岘关(九里关)。

  从这层意义上讲,抛开京广铁路(高铁)不讲,信阳也是湖北省的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重镇。春秋时,楚国立国于长江中游地区,国都在郢(湖北荆州)。楚国的主体部分就在现在的湖北省区域,而且楚国要当中原霸主,考虑到这层因素,信阳之于楚国的战略意义就非常重大了。三关(由西向东)在春秋时称为冥阨、直辕、大隧。楚国控制三关,可保楚国本部无虞,在此基础上,楚国控制当时称为訾的信阳,又可以成为楚军北上争霸中原的跳板。另外还有一点,信阳扼淮河上游,这对楚国同样非常重要。楚国知道中原强国多,不易争霸,所以就需要先吞并周边的小国。淮河两侧分散很多小国,如江国、息国、黄国、蒋国、蔡国(曾定都于安徽凤台)。

   楚国要兼弱攻昧,从信阳顺着淮河东下就可以了。当然反过来说,如果有强敌要攻楚国,拿下信阳及以南的三关,楚国门户洞开。楚国以东有个吴国,传到了吴王僚,公子光派刺客专诸用鱼肠剑刺杀吴王僚继位,文用伍子胥,武用孙武,国势骤强。楚国想争霸中原,吴国却想灭掉楚国。

  清代,信阳州仍领辖罗山县。光州于1724年升为直隶州,辖光山县、固始县、息县、商城县,直隶河南行省,辖县不变。 中华民国成立后,废州改县,信阳州、光州于1913年分别改为信阳县和潢川县。1914年,豫南道改称汝阳道,治所在信阳,1927年撤销汝阳道,改设信潢行政区(治所在今潢川),1929年撤销。1932年,省、县之间设置行政督察区,为省派出机构,河南省第九区行政督察专员公署驻潢川县城,辖信阳、潢川、光山、固始、商城、息县、罗山、经扶县(今新县)8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3-23
古代的信阳位于河南省南端,占据淮河上游。信阳也是湖北省的北大门,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重镇。
第2个回答  2020-03-23
古代的信阳是现在的信阳市,宋元时期,信阳设县,现在升级为县级市,改为信阳市!
第3个回答  2020-03-23
位于今河南省南部一带,三国魏文帝(公元220-226在位)年间所置,最初治所在安昌 (今湖北枣阳东南) ,不久后废直至宋初,义阳郡的治所都在信阳境内。太平兴国元年(公元976年),因避太宗赵光义的名讳,改义阳为信阳。
第4个回答  2020-03-23
信阳是古代的义阳地处河南省的最南部,一个三省相通的宝地,由于当时的皇帝叫赵光义,义阳犯了皇帝的名讳,为了避讳,所以改为信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