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文化在中国根深蒂固,中国酒文化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如题所述

在中国的历史上,有很多的优秀文化,它们在历史的长流中愈发迷人和耀眼。在这其中,有很多的文化都是历经了很多的变化,在今天也是受到了现代社会的影响,逐渐地发展和优化。其中就不得不谈到我们中国的酒文化,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非常悠久,在很早以前中国就有了酿酒的方法,但是在古代酒文化的背后确是各种人情和场面的娱乐,其中也不乏一些令人难以理解的做法。

一、唐宋之前强迫人喝酒,不成文的规矩

在三国的时候,就有人因为喝酒而丧命,有时候我觉得这就跟鸿门宴差不多。刘表在荆州的时候,曾经就摆过宴席。虽然大家都是兄弟,来做客肯定是要饮酒助兴,提高宴席的氛围。但是刘表却规定要用大碗的容器装酒,并且喝完,如果醉倒了就会把这个人刺死,非常残酷。在其他的场景中,会有美人在身旁伺候,如果让她伺候的这个人喝醉了,那么这个伺候的美人就被赐死,当场死亡。

二、士人之间的酒文化相对平和

在唐宋之后,因为贵族门阀逐渐消失,士人之间的地位逐渐平等,人们在宴席上的行酒令就变得比较文明。甚至在宋朝的时候,王安石拒绝了包公的酒,也没有太大的过错,相反是在旁的司马光觉得十分不妥。司马光是一个比较刻板的人,他大概觉得这样很不给包拯面子吧。

在中国的诗词里面,有很多都是关于酒的。李白醉酒斗诗三百首,很多的优秀的文学作品也来源于酒,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它们在历史上都是脍炙人口的佳作。所以,酒文化是非常重要的,虽然很多场合都是因为面子和人情,但是只要适当,也是社交的一种工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11
酒要一口一口喝,路要一步一步走,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想和你喝酒是假,想醉你怀里是真。
酒这东西看起来是一碗水,实际上却是五谷的精灵。由粮食变成酒的过程,经过了数不清的历练以及粉身碎骨的痛苦。
上学时在课堂上沉睡,毕业后在酒桌上埋醉。
我国是最早酿酒的国家,早在2000年前就发明了酿酒技术,并不断改进和完善,现在已发展到能生产各种浓度、各种香型、各种含酒的饮料,并为工业、医疗卫生和科学试验制取出浓度为95%以上的医用酒精和99.99%的无水乙醇。
国人们相信酒的神奇力量,酒量往往和胆量联系在一起。推杯换盏,人们乐于相信这些混杂的英雄气概能浇筑出伟业。
酒桌上,劝酒成为一种确认权力的仪式:你必须自我矮化,从而接受身份尊贵者的规训和改造,最终确立在权利格局中的从属地位。
酒桌之上推杯换盏并不是非理性和无序混乱的,恰恰相反,它赤裸裸地展现和强化权力的等级秩序,人员座次、敬酒劝酒、喝多喝少……所有这些都在不断地提醒、强化参与者的从属关系。
在属下(来宾)一次又一次的捧杯中,「干杯」确认和强化了东道主的威仪。每喝下一杯,也是收获一次服从,下级对上级来宾对东道主的服从,也是一次交换,恩威和忠诚的交换。随着劝酒仪式的进行,一种虚构的关系自动地产生出一种真实的征服。
一杯酒下肚,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三杯酒下肚,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谁不喝完就是不给我面子!)
我干了,你们随意~
不要扶我,我没醉,前面那条路会动,帮我扶住那条路。
第2个回答  2020-05-29
中国的酒文化是以酒交友,把酒当成是人情交流的一种媒介,并不是为了真正喜欢酒才喝酒,这和西方的品酒文化有很大的不同。
第3个回答  2020-05-29
在关系大于能力的圈子,喝酒是一种社交,一种互相表示诚意的方法,比如各个机关单位的公务员。不管是不是陋习,它既然存在了,就可以去遵循。当然,要是有能力不遵循也能办成事,就更好了。在能力大于关系的圈子,这样的酒桌文化就会少很多,因为不需要,比如我们程序员圈子。
第4个回答  2020-05-29
我国是世界三大酒文化古国之一,中国以白酒著名。中国白酒有着独到的风味,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饮白酒。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