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拯在当时具体是什么官职,放在现在相当于什么官?

如题所述

包拯是宋朝人,他所处的开封古称汴京,是宋朝的国都,包拯是开封知府,那么他就相当于市长一职。

一、包拯简介

包拯(999年-1062年7月3日),字希仁,庐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东)人,北宋名臣。天圣五年(1027年),包拯登进士第,累迁监察御史。

曾建议练兵选将、充实边备。历任三司户部判官及京东、陕西、河北路转运使,后入朝担任三司户部副使,请求朝廷准许解盐通商买卖。知谏院时,多次论劾权贵。再授龙图阁直学士、河北都转运使,移知瀛、扬诸州,历权知开封府、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1061年),升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嘉祐七年(1062年),包拯逝世,年六十四。追赠礼部尚书,谥号“孝肃”,后世称其为“包孝肃”。有《包孝肃公奏议》传世。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二、干事业的包拯


包拯不仅是一个地位很高的官员,他也非常的有名。所以当时的包拯的官职到底有多大呢?在历史中就有记载包拯是从县令一路升上去的做过很多的官在其中包拯做过最大的官职就是三司户部,做得最长久的还是开封府的府尹,其他的官职大大小小起码也有几十个了,从这点就可以看出包拯在仕途上的前途还是很不错的。今天就以包拯实际权力最大的一个官职说起。

宋朝中的官员是待遇最好的一个朝代,因为宋朝在所有朝代中是最富有的一个,尤其是其中的文官,俸禄肯定也很丰厚,包拯一月的俸禄大约是五十两银子相当于现在大约有30万人民币左右,所以当时的文官们不仅在物质上还是生活上都很富有,在平时上都是很受到人尊敬的,因为宋朝重文轻武的缘故,所以那些文官可以说是名声和钱财两不误。

包拯当时仕途最高点是枢密副使,大约是正二品的官衔,比包拯曾经做过时间最长的开封府府尹还要大一品。虽然这个官职听起来很不错,但是枢密副使手中并没有实权。因为能够调动天下兵马的权利还是在皇帝手中,还有就是当时的三司户部,这个官职要比之前的枢密副使要好,起码这个官职还是有一些实权的,虽然只是管经济的这一块地方。

但是要说权利最大的还是开封府府尹,当时的整个开封都是在包拯的治安之下,而且下面州衙办不了的案子,都要交给开封府,在后来包拯从宋神宗的那里要到的御札三道,更是拥有了先斩后奏的权力,哪怕是当时的王爷也能被包拯判刑。

而且我们也都知道当时的包拯权利也是挺大的,而且包拯当时断案非常的清廉,得到了很多人的尊重,之所以包拯有这么大的权利,也是因为给他权利的让放心包拯,坚信包拯不会利用权力做不好的事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16

电视剧中漆黑的脸、额头上一轮弯弯的月亮,加上刚正不阿的性格让包拯给人的印象深刻,包拯也叫包青天。在历史上,包拯确实是存在的,他办案廉洁公正,敢于替百姓申诉不平之事。看电视剧里的包青天感觉很厉害,那么真实的包青天的官位有多大呢?

宋真宗咸平二年(999年)包拯出生,长大之后先是考中了进士出任知县。之后因为父母的年纪大了,包拯就辞去官职,回家侍奉父母。父母去世,守孝期满他就前往京城等候选用,成为天长的知县。

后来庆历元年(1041年)时,包拯在端州担任知府,端州的砚台是很好的。历任知府都会用这个砚台来贿赂当朝的权贵,但是包拯没有,他只是按照应该要上贡的数量上交。庆历三年(1043年),包拯成为监察御史。

监察御史是古代的一种官名,主要是负责监察百官,整肃朝仪等事物,主要是对各个官员进行监督。但这个官并不算大,宋朝的时候只有从七品,连出入朝堂正门的资格都没有。而包拯之后还担任过契丹正旦使出使辽朝。

大家最为熟悉的应该是他在开封府的事了,嘉祐元年(1056年)包拯被召任权知开封府。开封府是首都东京的首府衙门,初建于五代的后梁。所有的朝代之中,北宋的开封府是规模最大的,天下的首府,地位自然是显赫的。

而开封府尹往往是在尚书的下面,侍郎的上面。一般是从一品或者二品的管线,如果是储君担任的话就是一品,它下面的官吏还有判官、推官、府院、六曹等等。在宋初的时候,开封府尹的这个职位都是由储君担任的,像之后的宋太宗、宋真宗、宋钦宗就担任过。

即使不是储君,也多是亲王之类的兼任,不过他们只是挂职的,管事的是少尹或者是包拯这种临时委派的权知开封府事。许多的北宋名臣都担任过这个职位,像欧阳修、苏轼还有先天下之忧而忧的范仲淹。

包拯在担任权知开封府时,整顿吏风,同时改良了旧制。本来告状的人必须的经过守门的府吏,而府吏就会借机敲诈,不给钱的就不递。包拯上任之后就改成了大开正门,告状的人可以直接来找他。

东京城是达官贵人最多的地方,皇亲国戚更是出门就能遇见,同时也是最难处理案件的地方。但包拯不管这里贵人们有多大的权力多大的关系,他以执法严峻著称。早在他从前出知庐州的时候就有了体现,庐州是他的家乡,凭着包拯的职位,有些他的亲朋好友就仗势欺人。结果被包拯大义灭亲的在公堂上打了一顿板子,这就老实了。

嘉祐六年(1061年)三月,包拯担任三司使,没多久拜枢密副使。接着又被调任为礼部侍郎,但他没有接受。嘉祐七年(1062年)五月二十四日,六十四岁的包拯结束了他的一生。皇帝停止朝议亲自前往吊唁,给他追赠了礼部尚书。

如果要说包拯的官有多大其实是个不好说的事,因为他的一生担任了很多官职。但如果说是最小那就是正七品的知县,倘若说最大那就是去世后追封的从一品礼部尚书。包拯的这一生做过很多的官,但对于每一个官位他都是认真对待的,都是在为百姓做事。后世也是将他奉为神明来崇拜,认为他是奎星转世。

第2个回答  2020-11-03
包拯在当时是宋朝的开封府府尹,正三品官职,放在现在相当于北京市市长,是省部级干部。
第3个回答  2020-11-03
当时包拯的官有开封府尹,相当于现在北京市委书记兼市长一职。
第4个回答  2020-10-29
宋的首都是开封,而包拯就是在开封府做知府。这就相当于是和北京市市长级别一样。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