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到催债电话

如题所述

制图/延伸平原
恼怒的
激活新手机号,金融公司不停催债。
一周前,陆先生到吕厝移动营业厅办理了一个尾号为7343的新手机号。当天下午,新号码刚激活不久,陆先生就遇到了一件怪事。一家金融服务公司给他打电话讨债。“你是庄老师吗?……你2017年10月的欠款还没有还清。请尽快偿还。”一开始陆先生以为只是打错了,说明不是自己,就没在意。
没想到,类似的催款电话和短信从这一天开始就没有停止过,而且进行催款的不止一家金融公司。曾经的老师朱庄老师,先后在万卡、京东金融、外国钱罐等平台借款,共计20多万元。
"骚扰分散了我的注意力。"陆老师说,他的工作对沟通的要求很高。最近,他在与客户交谈时,经常被催债电话打断。"你一天最多可以接到4个不同号码的催款电话。"他说,这些理财平台不仅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收钱。但有时他们也会收到由机器人自动拨打的对方付费电话。
让陆先生烦恼的不仅仅是这些催款电话,前庄主在很多理财平台都有欠款。在还清庄先生所欠贷款前,陆先生无法解绑该电话号码,导致其无法使用该号码注册和使用理财平台。
作出反应
建议客服手动黑营业厅开通身份证明。
为了寻找解决办法,深受骚扰的陆先生拨通了移动公司的客服热线。陆老师说,移动客服告诉他,因为号码资源有限,使用后无法再生,所以一般会重复使用号码。手机停机后会被冷冻90天,然后重新投放市场。
“公司已经清除了原号主的所有注册信息,但公司无权处理用户和第三方平台签署的内容。”客服人员建议,遇到恶意骚扰的消费者可以拨打举报电话或申请限呼。
原来,陆老师开通的新号无意中复活了旧号主的身份,新用户陆老师成了讨债人。
按照移动公司客服人员提供的解决方案,陆先生需要手动将催款号码一一拉黑。“但是机器人自动呼叫付款,每次呼叫的号码都不一样。怎么会被黑呢?”陆老师说。
昨天,陆先生回到吕厝移动营业厅寻求解决办法。工作人员首先建议他办张新卡。“如果不想用别人用过的号段,可以选择新的号段。”工作人员说,最快的解决办法就是换号。但由于工作需要,短时间内,陆先生不方便换号。
最后,营业厅为陆先生出具了证明。证明上有陆先生的身份证号、姓名、电话等。可以用来说明陆先生是尾号为7343的手机号的用户。
律师声明
经营者有告知义务。
消费者可以投诉。
北京盈科(厦门)律师事务所徐律师表示,从买卖合同的角度来看,消费者签订协议、购买电话卡才是根本的合同目的。即使没有列入合同,消费者也可以要求返还电话卡,赔偿损失。此外,根据相关规定,经营者有义务向消费者告知与消费者有重大利害关系的内容,或者告知其商品存在的问题。手机号二次销售属于应当告知的内容。因此,移动运营商应当履行告知义务。
徐律师建议,市民遇到类似问题时,可以要求网络服务商删除相关信息,或者采取其他必要措施予以制止,或者向有关部门投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