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不知父母恩的全诗

如题所述

年少不知父母恩的全诗如下:

年少不知父母恩,半生糊涂半生人。门前有车不算富,家中有娘才是福。父母本是在世佛,何须千里拜灵山。子欲养而亲不待,身前行孝不能等。父母存时多尽孝,莫留遗憾悔一生。

父母之爱:

人到中年,站在生命长路的中途,前看后望皆是茫茫。前为渐已年迈的父母担忧,后为未成年的孩子操心。俗话说:养儿方知父母恩。自己生儿育女,方知父母的不易,此时,却已是中年人。是父母老了我们才真正懂得什么是孝顺,中年后是人生教会我们去体悟父母一生的艰辛。

与父母恩有关的诗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儿子即将远行,母亲为他缝制远行的衣衫,那密密的一针一线,皆是不舍,内心只怕儿子归来太晚。孟郊早年漂泊无依,一生贫困潦倒,直到五十岁时才得到了一个溧阳县尉的卑微之职。

之后,愈觉亲情可贵,于是写出这首发于肺腑、感人至深的颂母之诗。刘同说:当你无法确定自己现阶段要做什么事情的时候,那就对父母孝顺,那是唯一无论何时何地都不会做错的一件事情。

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误一生。惟愿孩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世间父母,皆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只有苏轼说,只愿孩子愚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苏轼仕途受挫,坎坷飘泊,感慨我被聪明误一生,痛定思痛后,愿孩子能平安健康,无灾无难。

父母一生心血培育孩子,最大的要求即是儿女健健康康,平平安安。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因为要去河梁谋生,所以把帷帐撩起,依依不舍要向年迈的母亲辞别,看到白发苍苍的老母不由泪下不停,眼泪也流干了。

在这风雪之夜,不能在母亲身边尽孝却要掩柴门凄惨地远去,不禁令人兴叹:养子又有何用呢?倒不如没有啊。古语有云,父母在,不远游。可我们总是为了工作,为了梦想,不得不一次次地离他们而去。

你总是想着,快了,就快了,再给我一点时间,爸爸妈妈,我会努力的,我一定会把你们接过来的。可是,现实残酷,岁月不饶人,我们没有实现梦想,而父母却已经老了。趁父母还在,请轻轻拥抱他们,告诉他们,你真的很爱他们。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