跪求06和08年 中科院 化工原理 试题!!!!

我只能找着08年的要钱的 06年的怎么也找不着!
麻烦谁有 告诉我 要收钱的也行!!!1
非常感谢!!!!!!!!!!!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431386
http://www.kaoyansky.cn/viewthread.php?tid=342310
2007
一. 单选题(每题2.5 分,共25 分)
1.某流体在内径为D 的水平管中平稳流动,当该流体以相同的体积流量通过等长的内径
为0.5D 的水平管时,如果流动为完全湍流(阻力平方区),则压降是原来的( )。
A. 4 倍; B. 8 倍; C. 16 倍; D. 32 倍。
2. 在空气-蒸汽间壁换热过程中可采用( )方法来提高传热速率。
A. 提高蒸汽速度;
B. 采用过热蒸汽;
C. 降低空气流速;
D. 提高空气流速。
3. 有关多效蒸发器的三种加料类型:并流加料、逆流加料、平流加料,说法错误的是:
( )。
A. 并流加料和平流加料都采用并流换热方式;
B. 在同等进料条件下,逆流加料的蒸发效率高于并流加料;
C. 平流加料更适合于易结晶的物料;
D. 三种加料方式的采用都提高了物料蒸发量,但以牺牲蒸汽的经济性为代价。
4.结晶分离的过程通常采用降温或者浓缩的方法,其目的是提高溶液的( ),从而推
动晶体的析出。
A. 过饱和度; B. 浓度差; C. 粘度差; D. Gibbs 自由能。
5. 双组分溶液萃取分离体系实际上是两个部分互溶的液相,其组分数为3,根据相律,系
统的自由度为3,当两相处于平衡时,组成只占用1 个自由度,因此操作中( )。
A. 只能调整压力;
B. 只能调整温度;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1 页
C. 压力和温度都可以调整;
D. 无法确定调整压力还是温度。
6.假设一液滴与一固体球的体积和密度都相同,并且在同一流体中自由沉降,则下列哪种
液滴所受到的曳力小于流体对固体球的曳力: ( )。
A. 刚性小液滴;
B. 有内部环流的球形液滴;
C. 曲折运动的椭球形液滴;
D. 上述3 种液滴受到的曳力作用都大于固体球。
7.空气的干球温度为t ,湿球温度为tw ,露点为td ,当空气的相对湿度为95%时, 则
( )。
A. t = tw = td ; B. t > tw > td ; C. t < tw < td ; D. t > tw = td
8.如果某固定床中的颗粒装填为紧密排列,假设该固定床内部包括下述几种区域(圆柱状
颗粒与球形颗粒的当量直径相等),请问流体最难通过的床层区域是:( )。
A. 壁面附近;
B. 直径均一的球形颗粒区;
C. 乱堆的圆柱状颗粒区;
D. 直径不等的球形颗粒区。
9.下列板式塔中操作弹性最大的是( )。
A. 筛板塔; B. 浮阀塔; C. 泡罩塔; D. 舌形喷射塔。
10. 厚度不同的两种材料构成两层平壁,层接触良好,已知壁厚d1>d2,导热系数
λ1<λ2,在稳定传热过程中,下列关系式正确的是:( )。
A. 导热速率q1 > q 2 ;
B. 热阻R1 > R2, ;
C. 温差ΔT1 < ΔT2 ;
D. 2 2 1 1 T R T R Δ = Δ
二. 填空题(每空1 分,共30 分)
1.如果板式塔设计不合理或操作不当,可能产生、及等不正常现象,使塔
无法工作。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2 页
2.启动时需要关闭出口阀门的液体输送泵是: 。为改善往复泵流量不均匀的缺点,
常用的两个方法是: 、。
3.用裸露热电偶测量管道内温度为1000K 的高温气体,由于辐射造成的测量误差为10
%,管壁温度为400K,当气体加热到1500K 时,辐射造成的测量误差约为。
4.恒定干燥条件下的干燥速率曲线一般包括和阶段,其中两干燥阶段的交点对
应的物料含水量称为。
5.对一定操作条件下的填料吸收塔,如将填料层增高一些,则塔的HOG ,NOG 。
6. 对流传质理论的主要三个理论是: 、、。
7. 蒸发器的热阻主要是由四部分组成: 、、和。
8. 膜分离发生所需要的驱动力是或,请列举三种典型的膜分离过
程: 、、。
9.表征“三传”的三个类似的定律是:表征动量传递的、表征热量传递的、
表征质量传递的。
10.边界层分离会大大增加机械能的损耗,从流体流动的结构上分析,这是因
为: 。在管路流动中,由于边界层分离导致阻力损失增加的两个典
型的例子是: 、。
三. 简答题(每题4 分,共20 分)
1. 简述化学吸收的主要优点。
2.化工厂有一搅拌反应釜,反应的选择性一直不理想。经研究发现,是因为反应器内的湍
流微观混合效果不好,必须强化混合。要强化微观混合,对搅拌器输出液体量和输出压
头的大小有什么要求?如果该反应釜的搅拌功率已不能再提高了,请问如何改变搅拌桨
的大小和搅拌操作条件?
3.在气体吸附分离或者气体膜分离中,经常碰到一个重要的扩散-努森(Knudsen)扩
散,请叙述努森扩散对含有不同分子量的气体混合物进行分离的原理。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3 页
试题名称:化工原理共5 页第4 页
4. 气固流态化可分为散式流态化和聚式流态化两类,已知经典散式流态化的床层膨胀方
程为: n
t
0 ε =
u
u ,式中的u0 为流体表观速度,ut 为颗粒终端沉降速度, ε 为床层空隙率,
n 为膨胀指数。聚式流态化不满足上述方程。请问:如果以此方程为判据,如何设计一套
实验与数据处理程序,来鉴别某气固流化床为聚式流态化还是散式流态化?
5.对于A+B 的可萃取分离体系,采用一般的多级逆流萃取,可以使最终萃取余相中A 的
含量降至很低,但是仍含有一定量的B,这时如果引入精馏中采用的回流技术以实现A
和B 的高纯分离。请简要叙述回流萃取及其实现高纯分离的原理?
四. 分析计算题(共75 分)
1.(10 分)有一板框过滤机,恒压过滤某悬浮液。过滤时间为2 小时,滤渣完全充满滤框
时的滤液量为20 m3。随后用10%滤液量的洗涤液(物性与滤液相同)洗涤,每次拆装
所需时间为15 分钟。已知该操作过程中的过滤介质当量滤液量Ve=2.5 m3。请问该过
滤机的生产能力是多少(m3/h)?
2. (12 分) 一精馏塔,原料液组成为0.5(摩尔分率),饱和蒸气进料,原料处理量为
100kmol/h,塔顶、塔底产品量各为50kmol/h 。已知精馏段操作线方程为
y = 0.833x + 0.15,塔釜用间接蒸汽加热,塔顶全凝器,泡点回流。试求:
(1)塔顶、塔底产品组成xD 和xw;
(2)全凝器中每小时冷凝蒸汽量;
(3)蒸馏釜中每小时产生蒸汽量;
(4)若全塔平均挥发度α =3.0,塔顶第一块塔板默弗里效率Emvl = 0.6,求离开塔顶第二块
塔板的气相组成。
3.(12 分) 某非牛顿流体在直管内流动,可以用幂律模型来描述该流体的剪切力τ与剪
切率之间的关系,即
n
r
u K ⎟
d τ ,u 是流体的轴向速度,r 是圆管的径向坐标,K 和n
是常数。请依据管流的剪应力分布,证明该流体在圆管截面上的平均流速是:
= ,式中,L 是管子长度, P Δ 为包含位能和压强能的压力差,R
是圆管半径。
4.(13 分) 在由若干根φ 25×2.5mm,长为3m 的钢管组成的列管式换热器中,用温度为
140℃的饱和水蒸汽加热空气,空气走管程。空气的质量流量为3600kg/h,空气的进、
出口温度分别是20℃和60℃,操作条件下的空气比热为1.0 kJ/(kg·℃),空气的对流给
热系数为50 W/(m2·℃),蒸汽冷凝给热系数为8000 W/(m2·℃),假定管壁热阻、垢层热
阻及热损失可忽略不计。试求:
(1)加热空气需要的热量Q 为多少?
(2)以管子外表面为基准的总传热系数K 为多少?
(3)列管换热器至少需要多少根管子?
5.(13 分) 某湿物料10kg,均匀地平铺在面积为0.50m2 的平底浅盘内,并在恒定干燥条
件下进行干燥。物料的初始含水量为15%,已知在此条件下物料的平衡含水量为1%,临
界含水量为6%(均为湿基),并已测出在恒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为0.394kg/(m2·h),假设降
速阶段的干燥速率与物料的自由含水量(干基)成线性关系。试求:(1)将物料干燥至
含水量为2%(湿基),所需要的总干燥时间为多少小时?(2)现将物料均匀地平铺在
两个与上述尺寸相同的浅盘内,并在同样的空气条件下进行干燥,只需4 小时便可将物
料的水分降至2%(湿基),问物料的临界含水量有何变化?恒速及降速两个干燥阶段的
时间各为多少小时?(可假设一个物料临界含水量c X ′ 值试算)
6.(15 分) 如图所示的双塔流程以纯溶剂S 吸收某组分Z,混合气中的Z 的摩尔含量为
y1,两塔的纯溶剂S 用量相等,且均为最少溶剂使用量的R 倍。在操作范围内,物系的
平衡关系服从亨利定律,两个塔的总传质系数相同,塔直径相同。
试证明:(i) 3 1 2 y y y = ; (ii)两个塔的塔高B A H H = 。
A B
纯溶剂S
混合气
y1
xA
y2
y3
xB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7
我只能找到05的和07的.能不能发你的08给我啊
麻烦啦,要收钱的也行,实在是找不到啊!!!
谢谢!!!!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