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太极图的来历与所蕴涵的意义?

如题所述

在宋元以前的文献资料中,并无阴阳鱼图,即使在南宋朱熹的《周易本义》中,也只画了河图、洛书、八卦、六十四卦的图形。显然,阴阳鱼图的出现是比较晚的,甚至有人怀疑它是明赵(huU)谦伪造的,根本不是易学的组成部分。
然而,阴阳鱼不仅在明、清流行于各种易书易图中,而且在道门、民间也广泛传播,现在更是风行于世界,居然成了韩国国旗的图案。现在流行的阴阳鱼图又分为两种,一种是“条形鱼”(图3-6),明代的赵谦把它叫做“天地自然河图”,因有了陈抟(tuWn)的黑白圆点河图,后被更名为“古太极图”,以与周敦颐的“灯笼”太极图相区别。另一种是丰圆鱼,由大圆直径上的中段为界,各反向取小半圆为鱼头,见图3-7。这两种图各有不同的画法,但就其图义来看并没有实质性的区别。由于这种图案与中国人潜在的精神意识非常默契,能够无言地表述民族文化中的深层意蕴,引起人们的广泛联想,故被许多近贤推玩揣摩,对其做过大量解注与发挥。

“阴阳鱼图”的来历问题众说纷纭,有人说它是来自于成都青城山的隐者,有人说它是明代人伪造的,有人说它是伏羲根据天地阴阳之象最先画出的,后人根据“阴阳鱼图”才画出了“八卦”等等。我们与其去争论上述说法的对错问题,还不如直接把阴阳鱼图的成形过程重新演绎出来,见图3-1。

由图3-1可见,明朝儒生完全可根据《说卦传》中的“天地定位”句,把“伏羲八卦次序图”砍成两段,让乾阳段竖在左边,让坤阴段竖在右边,乾上、坤下,阳(男)左阴(女)右,面对面地竖起来,再把外边拉长,内边压紧。然后将它们挤进一个盆里,或把它们各弯成一个半圆弧(见图3-2),最后必然会出现一幅“伏羲八卦方位图”。

在得到“伏羲八卦方位图”之后,又将“八卦”的爻形还原成黑白块,填充在图3-3中,整理图形后就会出现图3-4。再用现在画函数曲线的方法,将每小块的棱角挖出,填在附近的地方,这样就得到图3-5,而用抹去拐点的方法进行曲线处理,便成了图3-6的形态。由于在现存文献中找不到这种图形,我暂把它命名为“雷氏太极图”,“雷氏太极图”是间于“伏羲八卦次序图”和“阴阳鱼图”之间的过渡图形,如对这个图形做进一步修整,自然就出现了现在所见的阴阳鱼图(图3-6和图3-7)。

由于阴阳鱼图本身就源于“伏羲八卦方位图”,当然不是后贤心血来潮的玩作。即使是一种偶然发现,它也再现了先古圣人的思维,说不定伏羲画八卦方位图时就已经同时画过阴阳鱼图,只是后来失传了,才被明代某人重新发现。

当我们知道了阴阳鱼图与“八卦图”之间的推演关系,再去争论它是谁伪造的就毫无意义了。实际上,两条阴阳鱼本身就在“次序图”中存在着,其中阳鱼的黑鱼眼就是坎(水)卦的上阴爻,而阴鱼中的白鱼眼就是离(火)卦的上阳爻。

既然阴阳鱼图是由“八卦图”演绎而来,它就应该叫“太极八卦图”,“阴阳鱼图”只能算是它的俗名。由于该图已经构成整圆,它就应该是“太极图”,因为“八卦”生于“四象”,“四象”生于“阴阳”,“阴阳”必合为太极。这样才同“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系辞传》)的意境相合。

同时可把这太极图视为“道图”,《老子》所说的“有物混成,……字之曰道”,《系辞传》中也有“一阴一阳之谓道”,就是指“太极图”中的阴阳物质混成了“道”。

当然,道与太极都应该是无形的,无形之物不可为象,既然你把象画了出来,它就已经开始脱离原来意义上的道和太极了。可这种“太极图”或“道图”有欲形而未形的含义,即阴流与阳流在相互追逐,有形流妙变的动感,故可借助它来表达“形而上”与“形而下”的关系,进而理解“道”生万物与“太极生天地”的自然之理,它必是上古先圣教化下民的必用之图。 生物谷网站 http://www.bioon.co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8-11-15
个人理解:
大体上太极图为黑白两个双鱼图,外加一个圈。
从静态来看,其中黑鱼鱼身代表自由,黑鱼鱼眼代表博爱;白鱼鱼身代表幸福,白鱼鱼眼代表平等;外面一个圈代表公正。
从动态来看,幸福和自由是此消彼涨的关系,当幸福趋于平等的时候,就会再没有幸福而进入自由;同样,当自由趋于博爱的时候,就会再没有自由而进入幸福。然后,开始新一轮循环。
从公正指数来看,太极的任何时刻,都是恒值。【如以100分为例。某一时刻为:幸福100+自由0=100;某一时刻为:自由100+幸福0=100;某一时刻为:某一时刻:幸福50+自由50=100;某一时刻:幸福17+自由83=100;........等等。】
第2个回答  2008-11-04
阴就是防,阳就是攻。就是在防时也是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