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儿童文学的体会

300字左右

事实上这是我第一次这么正式地接触儿童文学这个概念。很是感兴趣,李老师讲课很随意很活跃的的教学风格很让我很是欣赏,因此每次我都听的非常认真。也非常能在这门课学到一些东西,这不仅对于我的写作有帮助,更对我了解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有很大帮助。 在以前的概念里,儿童文学值得就是童话,儿歌类。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儿童文学指的是,以18岁以下的儿童为本位,具有契合儿童审美意识和发展心理艺术特征的,有益于儿童精神生命健康成长的文学。理解这个专业的定义,能够使我们理清对于儿童文学狭隘的观点。儿童文学是最早应该接受的文学,一开始便接受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人的一生的发展都会有深远的影响。我很遗憾的是,由于某些原因,在我小时候几乎没有接受到这些东西,在我的记忆力,最美的还是妈妈讲的那些故事,狼外婆,山羊吃草的故事。但是那时候的我们是那么兴奋,听了一遍又一遍。呵呵。每周一上课,听着老师讲着那些生动的而又充满童真的故事,我沉浸在其中,真的好多次被感动了,一个学期以来,每次上完课,晚上我都要和朋友分享老师讲的故事,第二天早上我会写日记,记录昨天的印象深刻的部分。每当那时我想起来很多事情,那么清晰而又美好的童年回忆。此时回头看看往日的笔触,淡淡的忧伤中带着稚气,细细体会读来,心宁静极了。当我听到某些评论儿童作品是 “戳把子”的时候,我很是生气,很遗憾他们早已丧失了人类原应有的那一份纯真。 我们知道,儿童文学在人类文化和文明中的作用在于实现人类社会对下一代的文化期待,这是一种具有生命意义和“改善人类”的价值期待,也就是希望通过儿童文学这种特殊的艺术形式使下一代建构起应当成为怎样的人。这种“以善为美”的内涵正在于人自身的不断完善,我们要始终坚持着这种美学理想的艺术创造。世界上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已经为我们提供了在题材上保持艺术实践本性的审美范式,人类也有义务为少年儿童共同营造良好的文明生态环境与和平安定的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9-12
几个建议。
1,让孩子阅读纸质书而非电子版。孩子没有那么好的自制力,电子设备会让孩子们几分钟之后就跳到游戏页面。
2,阅读不是孩子的专利,家长也要以身作则,拿起你的书,享受阅读,让孩子知道:阅读是一项趣味的、可以持续一生的好习惯。如果家长都无法抵制手机和肥皂剧的诱惑,那凭什么让孩子自主爱上阅读?
3,选择适合孩子的读物。很多家长给孩子选书,直接伸向名著区。如果孩子爱看,那太好了。关键是很多孩子并不喜欢读,强迫阅读的后果就是彻底丧失趣味,再也提不起兴致。选书要尊重孩子自己的意愿。像我家孩子买书的时候我就等在柜台旁边给他付账,别的一句话没有,这样的后果就是孩子会因为拿不准买哪本,反而主动来问我的意见。目前来看我们选的书都挺成功,孩子全部都读下来了。
4,不要求孩子去写读后感。见过很多家长或者老师都有个习惯,就是让孩子每读过一本书就去写一个读后感。孩子表示:那我不读好了吧?如果想让孩子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那么只阅读就已经达到目的了,读后感无非是额外的阅读理解作业。阅读就是阅读,没有附加题。
5,把读后感变成聊一聊。你读完了什么书?真好,说说怎么样吧,精彩吗?引导孩子自己说说想法,孩子会学会读后思考,而不是读完就完。

还有推荐书目,孩子看的太多了一时也想不起哪一本最值得推荐了,感觉他都很喜欢。那我就推荐一套最近和孩子一起读的书吧,乐多多写的《胡小闹日记》系列,他读了一本《妈妈,我爱你》之后竟然看哭了,还怕我发现躲到阳台擦眼泪,结果当场被我活捉。。。然后他说了大概剧情,我觉得故事还挺有意思,就和他一起读了。目前我们俩看到了《坏人都知道我有多厉害》。估计再有一个月就能读完全套了~推荐推荐,真的好看。
对了,阅读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和孩子有共同话题,他什么事儿都愿意和我分享了,我挺高兴的,哈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