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在古代称什么?

如题所述

黄浦江是长江口支流。在上海市境内。旧称黄浦,别称(黄)歇浦、春申江,因旧时讹传为战国楚春申君黄歇疏浚而得名,发源于太湖,东流经青浦区淀山湖,出湖后到闵行区邹家寺嘴折向北流,是历史上太湖水排泄入海的“三江”水道之一,古称“东江”、“横潦泾”。在上海市中心白渡桥,接纳吴淞江(苏州河),到吴淞口注入长江。

黄浦江是历史上最早人工开凿疏浚的河流之一,它源于青浦县的淀山湖,至吴淞口入长江,全长114公里,宽约400米。黄浦江贯穿上海百里港区,虽无名山秀岭可供观赏,但却有其独特的韵味。

明清时,“黄浦秋涛”为沪城八景之一,农历八月十八在陆家嘴可见“银涛壁立如山倒”之景。近年来,黄浦江中游有越江隧道,上游的松江县车墩、叶榭间有黄浦大桥。

关于黄浦江的开凿,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很久以前,上海曾是一片荒凉的沼泽地,其中央蜿蜒流淌着一条浅河。雨水多了,就泛滥成灾;雨水少了,又河底朝天。人们深受其害,咒之为“断头河”。战国时楚令尹黄歇来到这“断头河”河畔,不辞辛劳地弄清其来龙去脉,带领百姓疏浚治理,使之向北直接入长江口,一泻而入东海。从此大江两岸,不怕旱涝,安居乐业。人们感激黄歇的恩德,便将这条大江称作黄歇江,简称黄浦。后来黄歇被封为春申君,便又名春申江。

春申君黄歇为战国时期著名的四君子之一,食客三千,门庭若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27
黄浦江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
第2个回答  2013-11-10
黄浦江古称东江、黄浦、大黄浦。战国时期,楚国的黄歇被楚考烈王封为春申君。他命人开凿疏浚的大江,便名黄浦、黄歇浦,亦叫申江、春申江。
第3个回答  2019-03-15
南宋出现记载,曾名黄浦塘、黄浦港、黄浦、大黄浦,清代始称黄浦江,别名黄龙浦、黄歇浦、春申浦等。黄歇浦、春申浦等名称,皆因后人附会黄浦江是战国时春申君黄歇开凿的而得名。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3-01
就叫黄浦。

此外,据说黄浦江流域曾为战国时代楚春申君的封地,故黄浦江在古代有黄歇浦、春申江的别称。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