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员工交流会的才料怎么写

如题所述

借花献给本家的你,供参考!!

我的发言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大部分是回顾一下上次民主生活会上提出了18个问题的落实情况汇报,重申没有落实好的几条,我们继续落实。
通过项目全体员工的不懈努力,问题大部分已被解决,当前项目思想统一,项目建设、党工团建设已步入正轨,各项制度已基本完善,但执行落实的不好的问题有以下几个:
一、工作不求卓越,一般般就行的思想问题依然存在
     
在平时工作中一些年轻干部不强势,不会引领,工作四平八稳,不高效,效果差,无创新,出了问题,不反思,不总结。思想上依然只为完成任务去工作,内心不重视,要求低,效果差。我们内心必须拒绝平庸,以强势引领的心态去思考,去实践,去总结,每项工作都要高标高效地完成,这样专业技术水平才能得到跨越式提高。关键时刻要会展示,并且展示好,得到外界及项目内部的认可,就会得到更高级别的发展平台,从而得到个人职业生涯的大发展,早日成为履职能力和公共责任意识双强的优秀管理干部。
二、责任意识依然不强
 
      出了问题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有多大责任,而是先想其他人应该负什么责任。很多工作都不是一个人能独立完成的,其他人或多或少的也有责任,是自己的责任就要勇于承担,你连责任都不敢担,你还敢说自己是个千里马,还敢去争有限岗位,当前岗位上上不去,还很憋屈!
三、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工作流程
 
      问题到你那就停止,到你那程序就简化了,到你那程序就乱了。不请示,不汇报,形不成良好的循环,执行力、落实力大打折扣,问题越积越多,最后爆发,结果岗位被别人抢走了。
四、领导批评之时,还问这是谁说的,忌讳领导的批评指正,忌讳同事的批评指正.
 
   
一旦听到批评的声音,神经立马紧张起来了,变成了一个圣斗士,叫嚣着说,谁打的报告,他要除之而后快,这种思想还没有彻底扭转。心底无私天地宽,你顶天立地,怕什么闲言碎语,这种忌讳思想必须扭转。要明白自省是好事,别人的批评更是好事。要有“闻过则喜”的心态,懂得“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理解“有则改之,无则加勉”,首先要感谢给自己提问题的人,自己没有发现的问题,别人提给你了,你有了改正的方向,多好啊!
  批评与自我批评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也是解决内部矛盾和统一思想的有效方法。毛泽东同志就形象地说:“房子是应该经常打扫的,不打扫就会积满了灰尘;脸是应该经常洗的,不洗也就会灰尘满面。我们同志的思想,我们党的工作,也会沾染灰尘的,也应该打扫和洗涤。”。

从我这开始,欢迎大家经常汇报我的所作所为,小报告也可以,汇报到张总、魏书记那可以,汇报给曲总、王总说也行,当然直接说给我更好,不信你就先试探一下。
 
      第二大部分是上次民主生活会以后,出现的比较突出的共性问题,在这里讨论一下。
     
当前项目整体运行平稳,思想比较统一,项目运转与人员综合素质之间的主要矛盾已被解决,但并不代表我们的项目是最先进的,并不能说我们就可以懈怠了,也不能说没有问题了,当前我们的主要矛盾逐步转化为,项目健康快速发展和员工思想懈怠之间的矛盾。通过这次思想交流会重点讨论如何整治慵懒散的问题,揪出影响工作效率的工作方法,纠正偏离项目建设快速发展方向的思想,进行项目管理流程再造,使整个项目形成合力,推进项目建设和个人进步的跨越发展,把加州华府建设成为一分公司标杆,北工的旗帜。下面是几个事例和事例背后所蕴含的道理,与大家共勉。
一、严治庸才
 
    干项目、创事业、谋发展,需要一大批经过实践锻炼和考验,埋头苦干、不事张扬的干部管理队,同时更需要整顿干部队伍,清除毒瘤,治理庸才。
     
何谓庸才?就是那些暮气沉沉、能力平平,心懒、嘴懒、手懒、身懒,不想作为、不会作为的干部。项目上有的人,你说他不干工作的吧,你亏他,你说他干工作吧,你要盯着他干,你要给他准备好所有资源,你要告诉他第一步干什么,第二步干什么,中间会出现哪些问题?他中间出现了问题,不过脑子,直接就问上级这个怎么办,那个怎么办?管理上所用的成本要高于此人同等水平员工的数倍。
     
把这些人放到位置上,他只会按部就班,毫无创新意识,穿新鞋走老路,别人用过的,自己用过的,拿来就用,不考虑合不合时宜;还有不愿意深入第一线指挥,不肯动脑、动手去解决事故隐患等问题,还有些人被调整了岗位,慢慢冷落的了他,还不能理解,怎么不用我啊,我很优秀啊,像这样的人员,项目将坚决拿下,为能者让道。大家要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庸才范围之内,你离庸才还有多少距离,自己应该怎么办?
  项目坚决倡导一种“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导向。对那些“混”字当头、得过且过、推诿扯皮、追求安逸的庸才坚决打击;同时对那些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能者时时鼓励。
把庸才拿下,是项目的重要职责。不让庸才吃香、走俏,得势又得利,提高认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干事的积极性。对于那些不谋事、不干事,好事揽自家、坏事赖人家、难事推上家、做事找下家坚决制止。同时也要求同志们一定要坚持原则,不做老好人,依据事实考核下属,让庸才没有位子“庸”,没有地方“混”。
二、精神懈怠无激情
 
     
精神懈怠往往产生于取得良好业绩之后。在个人上升期之时,大多能保持高昂的精神状态,一旦取得一定的成绩后,就容易满足于已有成就,出现精神懈怠的危险,觉得凭我所作出的贡献,我即使不干活,单位也应该对我很好,是应该这样,但那是在退休以后,不是在占据岗位之时,在其政必须谋其职;还有些人会认为觉得我干这些活,拿这么多工资足矣,这是不能以归零心态去工作的具体体现。举一个简单的道理,同样的岗位,同样的资源,同样的能力水平,你在精神懈怠的情况下,能创造10倍于资源的价值,别人能创造100倍于资源的价值,你在正常水平下也能创造100倍于资源的价值,不要死抱着我有创造100倍甚至200倍的能力,有能力不发挥,你就给别人让道,单位就会把你拉掉,不要把单位当成慈善机构。
 
   
激情是良好精神状态的外在表现,也是做好工作、成就事业的内在动力。全体员工能否永葆工作激情,直接影响自身才智发挥和潜能释放和项目的快速运转。
如何才能永葆激情呢?
 
   
学习是激情的原动力,扎实学习图集、规范和图纸,工作中所要用的知识技能都了然于胸,别人不懂的你懂,别人不会的你会,别人会的你能引领,这就需要你比别人学得多,学得精。把学习当作一种精神追求、一种使命要求,既是更新知识结构的需要,又是保持思想年轻的需要。知识不断更新,思想才能永远年轻,始终拥有观察事物的宽广视野和洞察问题的敏锐触觉。
  事业是激情的“催化剂”,把岗位当事业。对我们大家来说,最大的快乐是干事创业的快乐,最大的幸福是进取奉献的幸福。因为,一个人把岗位当事业,就会有使不完的劲,即使面对困难和挫折,也会一往无前,坚韧不拔。
  心态是激情的“体温表”,心态决定状态。与过去相比,手下有兵了,但是不知如何给下属分配任务,自己的职责范围也搞不清楚了,个别同志一上台积极进取意识衰退,工作干劲不足,存在着得过且过的思想。这些同志激情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觉得船到码头车到站,没必要像以前那样苦干了。
永葆激情不懈怠,是一种积极的精神状态,是不断进步的法宝。大家必须牢记岗位责任,以拼搏进取的精神状态和低调务实高标高效的工作作风,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扎实干好每一件事情。
三、用心干好本职工作
 
    有的同志总认为自身能力素质强,在当前岗位上难尽其才,工作提不起精神来;有的同志在本职岗位工作时间长了,就开始凭经验、按套路办事,工作只求不出问题过得去;还有的同志盲目攀比,羡慕别人工作岗位好,攀比同事成长进步快,就是不检讨自己是否用心于本职工作。本职工作,是自己安身立命的基础,本职工作都做不好,需技术含量的工作岗位,你说你能做好,那就是自欺欺人。
不用心干好本职工作,慢慢就会思想滑坡,斗志衰退,对待工作分心走神,就会导致失职失误,一旦给项目建设造成损失,领导追究起来又会千方百计找理由为自己开脱或抱怨工作乏味,或怨恨领导处事不公,甚者自暴自弃,结果只有一个,丢岗去职,一事无成。 

     
不触红线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条件,项目和分公司有一系列制度,北工有管理和行为规范,这就是红线,碰了就是犯错误,动了就要受处分。遵守制度是人才合格的底线,考核一个人能不能晋升或者优不优秀,看的是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之下做出有利于组织的素质,是不是在不停的进步,是不是能做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如果连底线都做不到,你说你是优秀的,单位对你是不公平的,鬼也不会相信!
 
“用力干工作能把工作干完,用心干工作才能把工作干好”。珍惜本职岗位,用心干好本职工作,只有这样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件事情,机遇才能抓住,梦想才会实现,人生才有作为。
四、走流程不是走过场

      俗语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进行什么活动,都要遵守一定的流程,无论做哪项工作,都要真抓实干,任何一项制度或一项工作,只要简化了流程,掺杂了过多的人为因素,就会越偏越远,最后程序形同虚设,造成项目管理混乱,优点随着缺点一同失去,就像一个故事中所说的孩子和澡盆一同倒掉。
 
    举个例子,前边会上曲总和王经理所指出的两个问题,有些施工队竟然没有几个人知道的问题,止水带进场没有及时报验的情况,这种程序,搞项目管理的哪个不知道,如果你不知道,你还搞什么项目管理,先不说谁有问题,咱先从落脚点上出发,施工队进场,不可能不干活,除非他是搞慈善的,主管工长肯定要安排工作,安排的时候,你没有接到进场通知,你就能安排工作,工程量怎么算,安全质量出了问题怎么办?进度怎么控制?像止水带的进场,不合格怎么办,与之相关工序返工怎么办,把柄落在甲方、监理、质检站手里,关系处理肯定变难了,一系列问题就会随之而出。
     
好的制度和流程,关键在执行和落实,有时候为了完成上级的要求和指示,有了“形式上走程序,实质上走过场”的思想,做工作劳民伤财,起了反作用。既然是出台的政策、流程或制度,都有其先进性和指导意义,起码利大于弊,一旦流于形式,弊就会大于利,像前两天王经理所提的工序衔接中的签字交接,执行起来,大家肯定会有不适应,如果切实执行落实下去,优越性立马显现,责任人明确,责任范围明确,交接时间明确,东郭先生很快就会露马脚。所以程序必须要走,还要走的坚决,走的有创新,走的过程中突显个人的综合素质。全体员工强化程序法规意识,带头严格执行程序,切实做到坚持程序一步不缺,履行程序一步不错,把各项流程作为各项工作的坚强保证,各种不正之风没有形成的土壤,各种推诿扯皮将无处遁形。
五、不能沿袭老套路,要勇于担当,敢于创新
 
    遇到一个问题,先找以前怎么做的,别人怎么做的,书本上怎么写的,这样做本身没有什么错误,但是不往前走一步,没有自己的思想,没有主见,没有深入地思考,没有根据时间、空间、环境的变化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实施措施,没有把制定的措施强势推进,实施过程没有及时调整,过后没有及时总结,进而形成流程创新就是不对的。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张友六打扫卫生,他打扫东方君座项目时,给人的感觉是不怎么干净,大家都习惯了,也还挑不出什么大毛病,但是换了另一个公务员之后,就贴心了很多,卫生明显上了一个档次,这时候大家猛然惊醒,卫生还可以再进一步。其实任何事都是一样,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要相信权威,不要相信经验,不要相信以往惯例,它是禁锢思想的枷锁,要敢于创新,敢于进行流程再造。这个例子不是很贴切,但是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岗位多考虑考虑。
六、打通最后一公里,彰显个人价值
 
    当前出现过这样的问题,一些人自我感觉良好,自己能发现很多问题,能神采飞扬地说出来很多问题,真正谈到如何解决问题时,他很高超地说,这是领导应该管的事,他一下子就把领导的工作给安排好了,这种人就是心态积极,工作追求进步的同志的绊脚石,对于项目来说危害很大。
 
      项目管理必须把解决问题作为工作的先导,把发现和提出问题作为管理的基本素质要求,解决问题是整个事件脉络贯通的“最后一公里”这也是把你安排在岗位上的意义之所在,你不能解决问题,傻子都能干,要你干什么。在汇报工作之时,首先,要表达这个事情是怎么回事,原因是什么,我有几个解决方案,每个解决方案的的优点在哪?自认为哪个更好。最后交由领导决策。
七、合理安排,忙而不乱

     
先举个例子,你说要开监理例会,她说我现场要打砼,没有时间开会,你说要交总结,她说现场忙的不可开交,没有时间,你说你收拾一下你的办公室,她说我的工程资料还没有做完。如果按着他的思路,一个项目经理非要忙死,这种人做事无思路,无统筹,无措施,无头苍蝇乱撞。有的人工作安排的井然有序,每天工地转几圈,存在的问题,如何解决,下一步计划安排,达到怎样的安全质量进度效益目标,让那些人去干最合适了然于胸,不但有时间饭后溜达溜达,还有时间给别人做做思想疏导,这才是忙而不乱。
 
 
“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在多数情况下,“忙”都代表了一种进取意识,一种奉献品质,一种敬业精神。一个人如果能够主动让自己忙起来,忙些有价值、有意义的事,说明想干事,也说明能干事,可以看看梁志伟。然而,现实中,不少人总是以忙碌自居,喜欢以“忙”证明自己的价值,借口太忙推辞一些事情,然而却很少静心思考自己“忙”的意义和目的,甚至说不上来自己究竟为啥忙、忙了什么。
 
   
其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并不是很忙或者并不是真忙,他们之所以口口声声说自己“忙”,一种情况是为了掩饰自己内心的浮躁与空虚,借口“忙”证明自己不掉队、不落伍。另一种情况是庸碌无为的“忙”。这种“忙”不是把精力用在工作岗位上,而是“忙”一些庸俗的或者无益的事情,比如上班忙偷着上网玩游戏,下班忙喝酒小聚餐,以这种不尽职责、耗费生命为代价的“忙”来打发日子。还有一种情况是错误的“忙”,不是忙正事好事,而是忙损人利己的事,忙违法乱纪的事,忙假公济私的事。
 
“忙”也是一种能力。“会忙”与“不会忙”天差地别。会忙的人,常常头脑清醒,目标明确,方法得当,对哪些事情该忙,哪些事情不该忙;什么时候可以忙,什么时候不能忙;事情忙到什么程度、忙出什么效果常常心中有数。分清轻重缓急,把握快慢节奏,顺势而为,劳逸结合,就会忙而不乱,忙而有序,忙而有效。相反,那些不会忙的人,表面上看起来整日忙忙碌碌,实际上没有忙到点子上,尽管身心疲惫却收效甚微。
八、先进与后进的转化
 
   
人有先进后进之分,人喜欢先进,不愿当后进。但是,先进与后进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先进不继续努力,就可能落伍转化为后进,后进奋起直追,也可以赶上或超越先进,这样的事例,咱们项目有很多例子,张总经常说的梁志伟就是一个。
毛泽东同志说:“一切矛盾着的东西,互相联系着,不但在一定条件下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先进者想变成落后者,很容易,你只需按部就班,亦步亦趋即可。后进与先进拉开了距离,会产生以下心理变异,气馁、自卑、疑心重,甚至“破罐子破摔”,对工作产生畏惧。其实大可不必,后进变先进没有先进变后进那么容易,但也未必很困难。特别是当前项目和分公司处于高速发展期,有一个先进者,就会放到岗位上,领导总是喜欢寻找有潜质的人,找到一点闪光点,就会有意去激发你的其它闪光点,让你变自卑为自信;鼓励微小的进步,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中获得安慰和自信,在这么好的条件之下,你不努力工作,迎头赶上,你还等什么,你要重拾信心,自我调节,体验一次成功的快乐和胜利的欣慰,激发无休止的成功意念和力量。抹去笼罩在心头的阴影,跨出从后进迈向先进的步伐。
九、要有机遇意识
 
   
举个现实的例子,东方君座08年开工,当时毕业的于潇、王召、马琰、李红霞都是新学员,当前是都成了各项目的骨干,不管你信与不信,机遇就在那里,不增不减。当前11届学员,项目完工之时,说不定就产生几个部门主管以上人员,你若没有机遇意识,你将错失良机。对于我们来讲,在当员工之时就要有领导人的思维,要想我如果是项目经理,我要是总工,我该怎么做,站在战略全局的高度,进行规律性、系统性、前瞻性的思考,想大事、谋全局,抢占发展先机,赢得主动。但现在一些同志工作浮于表面,缺乏长远眼界,工作来一件,做一件,不分轻重缓急,不善总结,更别提升华了;有的面对这种大发展无动于衷,满足于四平八稳、按部就班,工作缺乏主动性、创新性、科学性,如果机遇来了,你能接得住,我不大敢相信。
 
 
“七分努力、三分机遇”。实践证明,机遇不是等来的、争来的,而是靠人们在积极作为中创造出来的,是干工作干出来的。在项目上,同样是一个工长,工作性质相同,标准要求相近,发展的机会均等,但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有人当工区长了,有人当工程部主任了,有人不但没有进步,反而成了吃闲饭的了。有句话说得好:“精神萎靡,丧失机遇;状态一改,局面打开。”,你想怎么样,自己好好掂量。
十、管理层起到了模范带头,执行层就能勇抓落实
 
   
一起提管理层,就好像与自己无关,其实不然,在这里先解释一下什么是管理层,什么叫执行层,举个简单的例子,对于分公司来讲,项目领导就是管理层,各部门就是执行层,对于工区来说,工长是管理层,施工队的是执行层,具体情况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大家要及时转换角色。张总、魏书记就属于不在这里讨论的决策层。
 
   
在这里讲的主要是项目建设,各部门领导是管理层,每位员工是执行层,管理层是项目建设的组织者、领导者,必须从部门领导抓起。管理层的思想作风如何,对项目建设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其能力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执行层建设的质量。各部门主管作风优良,素质过硬,讲究效率,率先垂范,说话办事才有号召力、说服力,就能带好员工。
 
   
可以把管理层和执行层比作“刀把”和“刀尖”,“刀把”往哪里用力,“刀尖”就会往哪里使劲。有什么样的领导,就会带出什么样的团队;有什么样的管理层,就会带出什么样的执行层。“刀把”的方位决定“刀尖”的方向,“刀尖”的力度取决于“刀把”的力量。这就需要我们要在提高管理层思想作风、自身素质和指导水平上下功夫,有效发挥“刀把”对“刀尖”的带动作用,这也与北工的强势引领文化不谋而合。这也要求管理层处处模范带头,处处强势引领,处处创先争优,这需要管理层多发现员工优点,如果下属样样都比你强,他应该是你的领导才对,而是多从自己身上找缺点,多想所辖工作计划的怎么样?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所属人员是怎么安排的?把培养下属,引领下属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我以上所说的都是我们身边的发生小事,是我们很容易忽略的小问题,是我们不够强势的小细节,但是如果我们不重视,肯定会影响项目发展和个人进步,也会影响分公司快速发展的进程,请大家反思自我,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分析原因,及时改正,把自己调整到最佳状态,把岗位当事业,推动项目和分公司快速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