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识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如题所述

我们可以通过一份最新的报告来了解一下。

艾媒咨询最新发布的《2018-2019中国文化创意产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中,我们通过几组数据可以看到:2018年中国手机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65亿人、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到5.43亿人、动漫用户规模达到2.76亿人。艾媒分析师认为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基于大数据的文化创作正在普及、区块链文化版权保护发展等八大趋势,但同时也要注意文创人才短缺、高质量内容和核心创意缺乏等五大问题。

十八大以来中国文创产业发展态势向好

2017年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34722亿元,占GDP比重4.2%,继续向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迈进。文化产业总体融资规模不断扩大。

文化产业总体营收规模不断扩大

2017年全国5.5万家规模以上文化及相关产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91950亿元,比上年增长10.8%,增速提高3.3个百分点,持续保持较快增长。旅游、文化艺术、新闻出版、电影等产业共同发展。

游戏:2019中国手机游戏产业市场规模将达到1575.5亿元

游戏:中国手机游戏出海概况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游戏产业是文化产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球最容易共通的文化服务产品,具有很强的海外拓展能力;手机游戏出海不仅可以拓宽游戏厂商的盈利渠道,而且可作为中国文化对外输出的快捷路径,手机游戏可通过在游戏场景和人物等符号的设置中添加中国文化特色元素,达到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手机游戏出海竞争激烈,游戏厂商的研发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挖掘传统文化,实施精品战略,将成为游戏厂商拓展海外市场主要的手段和目标。

电影: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

2018年,中国电影票房收入突破600亿元,占全球票房总量的约19%。互联网的深度渗透给电影产业发展带来更多契机,中国电影公司需抓住“互联网+”这一风口,突破单一、单向的业务架构,构建立体的体系化协同平台,实现全产业链协同运营。

电影:互联网背景下中国电影产业链条创新驱动方向

音乐:2018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达5.43亿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累计达5.43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中国音乐客户端用户规模渐趋饱和,市场格局稳定。在“大共享,小独家”的音乐版权格局下,音乐客户端平台差异化建设成趋势,大力扶持原创音乐,丰富歌曲库和发挥长尾音乐价值,建立各具特色的音乐生态。同时音乐客户端结合短视频发展潜力巨大,音乐客户端平台通过布局短视频,可丰富音乐生态,进一步挖掘用户市场。

音乐:手机音乐平台产业链

音频:2018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增速快

音频:中国在线音频行业商业模式探讨

2018年在线音频用户规模增速达19.5%,相较于移动视频及移动阅读行业,呈现较快增速。目前在线音频行业主流企业已经探索出适合自身发展的商业模式,喜马拉雅FM和蜻蜓FM主要围绕广告、付费内容以及硬件销售获得主要盈利,而转型语音互动社区的荔枝平台则主要以直播打赏、广告收入、主播培训、IP打造等盈利。

短视频:2018中国短视频用户达3.53亿人

短视频:中国短视频产业链

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中国知识付费用户规模呈高速增长态势,2018年知识付费用户规模达2.92亿人。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移动支付技术的发展和整个社会对知识的迫切需求,知识付费市场不断扩大,用户逐渐养成知识付费的消费习惯。随着2018年知识付费市场传播以及营销手段的不断演进,知识付费市场发展空间仍受人瞩目。

关于艾媒咨询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是全球知名的新经济产业第三方数据挖掘和分析机构,2007年诞生于广州,在广州、香港、北京、上海、硅谷设有运营和分析机构。艾媒咨询致力于输出有观点、有态度、有结论的研究报告,以权威第三方实力,通过艾媒大数据决策和智能分析系统,结合具有国际化视野的艾媒分析师观点,在产业数据监测、调查分析和趋势发展等方向的大数据咨询具有丰富经验。艾媒每年公开或定制发布新经济前沿报告超过500份,覆盖了人工智能、新零售、电商、教育、视频、生物、医疗、音乐、出行、房产、营销、文娱、传媒、金融、环保与公共治理等领域,通过深入数据挖掘,通过数学建模,分析推理与科学算法结合,打造有数据、有理论支撑的大数据分析成果。艾媒咨询的数据报告、分析师观点平均每天被全球超过100家主流媒体,1500家(个)自媒体、行业KOL广泛引用,覆盖语言类型包括中、英、日、法、意、德、俄、阿等约二十种主流官方版本。

基于公司独立自主研发的“中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挖掘与分析系统(CMDAS)”,艾媒咨询建立了互联网运营数据、企业舆情和商情、用户属性和行为偏好、零售数据挖掘、广告投放效果、商业模式等多维度的数据监测体系,可视化还原“数据真相”,实现市场趋势的捕捉和用户信息的洞察,提升品牌的行业竞争和影响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3
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历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1.认识阶段(1979-1992年)
该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济体制改革逐步展开,国有企业改革也取得了很大成绩。文化的发展则相对滞后,严重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目前,市场经济体制与文化发展现有机制的严重矛盾造成国家财政统包的艺术团体、出版业、影视业面临着自身生存、发展的重大危机。人们认识到传统文化管理体制严重制约了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必须与市场经济体制相协调。1979年,广东东方宾馆诞生了大陆第一家音乐茶座,这标志着我国文化娱乐市场发展的开始。这一时期,由于缺乏法律支持,政府对个体和私营文化经营活动的管理相当混乱。直到1987年,文化部、公关部、国家工商局联合发出了《关于改进营业性舞会管理的通知》,第一次明确了举办营业性舞会的合法性质,政府从法律上确认了文化市场的合法地位。
2.初步发展阶段(1993-2002年)
着一阶段最显著的特点是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对文化的经济属性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且逐步深化。1993年,文化部颁布了 《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管理办法》,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的申报和审批、场地和设施、经验与管理、奖励和处罚做出了规定,这是对娱乐业经济属性的充分肯定。1996年,经中共中央宣传部同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了广州日报社进行报业集团改革试点,广州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面世。这标志着文化产业的价值属性得到了广泛的认同。随后,广播影视业、图书出版业等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革逐步进行,部分建立起企业化运营机制。
3.全面推动阶段(2002年至今)
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推进文化体制改革”。[3]68随后,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全面展开,特别是在经营机制、投融资机制、管理机制等方面进行的产业化改革全面展开。在投资机制上,资本开始进入传媒,广电系统的上市公司有湖南电广传媒、北京歌华有线、中央电视台中视传媒、陕西广电网络、上海东方明珠等5家。在管理体制上,理顺政府和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关系,深化了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内部改革。
(二)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特点
1.对文化产业的理论认识逐步形成共识,文化产业政策有了基本框架
经过对文化的产业属性的理论探讨,人们对文化的产业化发展逐步取得共识。文化产业也真正落实到了具体实践中。
2.文化产业发展的势头好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是音像、娱乐、报刊、影视、演出等行业的文化进程推进很快,有些行业或文化门类已经完全市场化产业化了。第二,国内多家大型企业和上市公司以各种方式投资文化产业。第三,是文化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日益密切,并逐渐成为了大中城市的支柱型产业。
3.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
在1993年,原国家体改委对媒体管理体制进行了创新,成立了有公司投资创办的《中国改革报》,打破了以往仅靠政府办机关报的先例。1998年,湖南广电集团成立,打破了行业界限,涉及到多种媒体经营。
4.文化产业对外开放进一步加快 入世之后,我国将在3至5年内逐步取消包括广告领域的限制,允许外资参与改造、改建中国影院等。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