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物流的农业物流发展战略

如题所述

第一,加大政府推动力度。政府推动不是政府包办,而是为物流发展创造一种环境,加速物流业的发展。在农业物流比较薄弱的情况下,各级政府有必要加大推动力度。但政府各部门必须形成合力,围绕一个总的目标去推动,而不是政出多门,扯皮不断。如制订农业物流的总体规划,安排农业物流设施建设,加大物流人才培养,积极制订业物流标准,大力培育农业物流服务商,出台农业物流土地政策、税收政策等。
第二,建立城乡一体化物流体系。工业品下乡与农产品进城统筹考虑,农业物流的四大板块一体化运作。四大板块构成了农业物流的系统工程,缺一不可,但不同地区、不同时期可以有先有后,有重有轻,不一定齐头并进。
第三,培育农业物流运作主体与载体。鼓励商贸系统、粮食系统、供销社系统、邮政系统成立农业物流公司,扶植民营资本特别是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中的大批发商、仓储经营户、运销经纪人,改造提升为物流公司。
农业物流还应进行适当分工,建立不同类型的供应链:以农产品批发市场为核心,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以供销社、邮政物流、专业协会、经纪人为核心,实施多元化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链管理;以“万村千乡工程”为主导,培育涉农商贸企业集团,以其自营与加盟的网络为核心,实施日用品供应链多元化管理;以粮食、林业、供销社、民营商贩为核心,实施农业回收物资供应链管理。
第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确保食品安全。据测算,加工食品在流通过程中的成本90%是物流成本,食品流通产业管理、技术、效率的90%取决于物流。我国应尽早建立冷链物流体系,改变冷链物流技术落后、损耗大、安全事故不断的问题。
第五,设立农业物流发展财政专项基金。主要用于:农业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粮食储备物流系统和全国重要农副产品批发市场改造;农业物流信息体系与标准体系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城市配送中心、应急物流等示范工程;农业物流技术的研发推广;农产品加工增值与检测系统建设;农业物流人才培育与国际交流。
第六,改造粮食物流系统。要根据产地与销地的实际情况以及进出口的需要,建设战略储备库与市场调节库。要强化粮食物流过程中的加工增值服务,培养粮食物流公司,加大粮油批发市场的改造与功能的提升。
第七,建立农产品应急物流系统。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物流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特别是农产品物流,涉及保证人生存所必需的各类食品的供应,不仅要有一个储备系统,还要有一个跨地区灵敏的调拨系统,以及多种运输方式与物流公司一起运作的物流系统。
第八,建设农业物流金融支持系统。四大国有银行对农业物流的金融支持应当予以明确;农信社主要从事小额与短期贷款业务,这与农业物流的金融要求不符,要有所改变;农业物流需要保险业的参与,农业保险业亟待发展壮大。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