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1000字

如题所述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第二重身份:网民。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网民这一身份,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缺乏道德伦理的现状。譬如,网络谩骂、网络乱伦、网络人肉搜索、网络犯罪等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对于这些行为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目前网络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这种具有自律性的行为来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本文试图从内因外因两个层面,即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内外措施。
一、什么是网络道德观
网络道德观不外是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即虚拟的社会空间里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是现实生活中道德观念在信息化时代的延生,是新时期所特有的道德观,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观。网络道德观的缺失,跟互联网的虚拟性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在网络上大家彼此看不见对方,只有电脑显示器上冷冰冰的网名或IP地址,即使在生活中言行符合道德观念的人,譬如大学生群体,也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体现出不符合道德观的言行,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可以说,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体现出了他们在道德观念上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
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产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网络道德观的现状
对于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现状,可以大致概括如下: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观,但也有部分学生有所觉悟。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缺失主要体现在网络越位、网络犯罪、网络上瘾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 网络越位
部分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充当“仲裁者”的身份,以光明使者自居,动辄在网络上对某些事、某些人予以谩骂、羞辱,甚至人肉对方的隐私,将对方的私人信息公开,给当事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这样的行为,是自以为是的行为,更是缺乏网络道德观的网络越位行为。这些大学生在代替法律用舆论惩罚他们认为错误或不公不正的事件的同时,把网络虚拟社会也弄的污浊不堪,污言秽语充斥网络,他们的行为才是真正应该受到道义谴责和法律制裁的。但是部分充斥着“正义感”的大学生频繁做着这种网络越位行为而不疲,把应该由政府和法律来惩治的行为当做自己的有权利、有义务进行“惩治”的行为,是当前网络道德观却是导致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网络犯罪
出于政治、经济、民族等利益诉求,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提供虚假信息和进行宣传民族仇恨、宣传色情、宣传和反对国家的政治活动,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盗用信用卡等不法行为,谋取私利构成网络犯罪。由于网络自身结构松散和信息交流自由,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无序性,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当前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社会阅历,不但自我控制能力弱,而且自我防护意识和防卫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不仅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实施者,也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网络道德观缺失导致的网络犯罪,使得大学生既成为实施者,更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危害大、范围广,需要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的重视。
(三)网络上瘾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色情网站、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信息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有此引发的社会恶性案件屡有发生。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的特殊性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把交往空间从现实社会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社会,把人与人的现实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计算机的依赖关系所取代。然而,情感的维系是以人与人的现实交往为基础的,这种新的交往方式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影响了人与人的情感互动,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谈,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的情感表达,使个体对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降低。网络道德观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之间关系冷漠,学生与教师、父母之间关系淡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内外因角度树立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对策
(一)内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观,还需要大学生自发、自觉地采取行动,将符合道德观的言行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高校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应当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网络道德观方面的讲座、书籍、课件等材料,大学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更是可以感染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只有大学生从内心觉悟到必须在网络虚拟空间遵守符合社会期待的道德观念,才能实现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目的。
(二)外因
当前社会的浮躁与社会道德观念的滑坡,整体的社会道德氛围也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决定了大学生是不是效仿社会中缺乏道德观的行为,将之延伸到网络空间。因此,加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支撑,形成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道德氛围,必将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甚至决定了大学生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有关部门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以便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道德观,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只有严格的法律支撑,道德才不会滑坡,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观念才会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总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道德观念的提升,也需要社会道德氛围的熏陶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撑。只有这种内因、外因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青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16
一、什么是网络道德观
网络道德观不外是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即虚拟的社会空间里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是现实生活中道德观念在信息化时代的延生,是新时期所特有的道德观,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道德观。网络道德观的缺失,跟互联网的虚拟性存在不可分割的关系。正因为在网络上大家彼此看不见对方,只有电脑显示器上冷冰冰的网名或IP地址,即使在生活中言行符合道德观念的人,譬如大学生群体,也会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体现出不符合道德观的言行,甚至是违法犯罪的行为。可以说,网民尤其是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上体现出了他们在道德观念上的脆弱性与不稳定性。部分当代大学生在现实社会与网络社会
的人格表现不完全一样。在现实生活中是好学生,在网络社会中却可能扮演着“光明破坏神”的角色。因此,在这一背景下,大学生网络道德的产生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当前网络道德观的现状
对于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现状,可以大致概括如下:一部分大学生缺乏网络道德观,但也有部分学生有所觉悟。当前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缺失主要体现在网络越位、网络犯罪、网络上瘾这三个方面,具体如下:
(一) 网络越位
部分大学生在网络虚拟空间充当“仲裁者”的身份,以光明使者自居,动辄在网络上对某些事、某些人予以谩骂、羞辱,甚至人肉对方的隐私,将对方的私人信息公开,给当事人带来无穷的麻烦。这样的行为,是自以为是的行为,更是缺乏网络道德观的网络越位行为。这些大学生在代替法律用舆论惩罚他们认为错误或不公不正的事件的同时,把网络虚拟社会也弄的污浊不堪,污言秽语充斥网络,他们的行为才是真正应该受到道义谴责和法律制裁的。但是部分充斥着“正义感”的大学生频繁做着这种网络越位行为而不疲,把应该由政府和法律来惩治的行为当做自己的有权利、有义务进行“惩治”的行为,是当前网络道德观却是导致的较为普遍的现象。
(二)网络犯罪
出于政治、经济、民族等利益诉求,部分大学生利用网络提供虚假信息和进行宣传民族仇恨、宣传色情、宣传和反对国家的政治活动,利用网络实施诽谤、盗用信用卡等不法行为,谋取私利构成网络犯罪。由于网络自身结构松散和信息交流自由,其发展过程表现出无序性,网络犯罪现象日益突出。当前90后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缺乏社会阅历,不但自我控制能力弱,而且自我防护意识和防卫能力相对薄弱,因此,不仅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实施者,也可能成为网络犯罪的受害者。网络道德观缺失导致的网络犯罪,使得大学生既成为实施者,更有可能成为受害者,危害大、范围广,需要引起全社会,尤其是高校的重视。
(三)网络上瘾
大学生自我控制能力较弱,容易被色情网站、暴力游戏等不良网络信息吸引,过分沉迷网络形成网瘾。有此引发的社会恶性案件屡有发生。互联网改变了传统的人际交往方式,网络的特殊性使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在虚拟的网络社会中进行交流,把交往空间从现实社会扩大到虚拟的网络社会,把人与人的现实交流变成了人与机器的沟通,人与人之间的依赖关系被人对计算机的依赖关系所取代。然而,情感的维系是以人与人的现实交往为基础的,这种新的交往方式大大减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现实交流,影响了人与人的情感互动,人与人之间缺少沟通,导致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不善言谈,不愿表达自己的情感,也不愿接受他人的情感表达,使个体对集体认同感和归属感大大降低。网络道德观的缺失,也是导致学生之间关系冷漠,学生与教师、父母之间关系淡漠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从内外因角度树立大学生网络道德观的对策
(一)内因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学生树立网络道德观,还需要大学生自发、自觉地采取行动,将符合道德观的言行体现在网络虚拟空间中。高校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应当给大学生提供更多关于网络道德观方面的讲座、书籍、课件等材料,大学辅导员的言传身教更是可以感染大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只有大学生从内心觉悟到必须在网络虚拟空间遵守符合社会期待的道德观念,才能实现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目的。
(二)外因
当前社会的浮躁与社会道德观念的滑坡,整体的社会道德氛围也时刻影响着大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行,决定了大学生是不是效仿社会中缺乏道德观的行为,将之延伸到网络空间。因此,加强全社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观念教育,完善法律法规对社会道德底线的支撑,形成一个“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社会道德氛围,必将潜移默化影响大学生,甚至决定了大学生会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到目前为止,我国已颁布的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管理暂行办法》、《中国互联网域名注册实施细则》、《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互联网安全保护管理办法》我国有关部门还应该注意借鉴国外网络道德规范建设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制定出更具科学性、操作性的网络道德规范要求,以便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道德观,不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虚拟空间里。只有严格的法律支撑,道德才不会滑坡,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道德观念才会受到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
总之,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程。不仅需要大学生自身修养的提高、道德观念的提升,也需要社会道德氛围的熏陶和国家法律法规的支撑。只有这种内因、外因形成合力,才能尽快地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青年。
第2个回答  2020-12-08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几乎所有的大学生都有第二重身份:网民。现在的大学生几乎都拥有网民这一身份,网络交友、网络购物、网络游戏进入大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伴随而来的,是大学生网民在虚拟的网络空间里缺乏道德伦理的现状。譬如,网络谩骂、网络乱伦、网络人肉搜索、网络犯罪等不道德的行为,当前对于这些行为还没形成一套完善的法律法规来约束控制,而且法律法规具有明显的滞后性,如何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道德观,成为大学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目前网络秩序的管理很大程度上要依靠道德这种具有自律性的行为来约束大学生在网络空间的言行。本文试图从内因外因两个层面,即大学生群体的道德观与整体社会的道德氛围两个角度出发,探索大学生树立正确网络道德观的内外措施。
一、什么是网络道德观
网络道德观不外是人们尤其是大学生在网络空间,即虚拟的社会空间里体现出来的道德观念,是现实生活中道德观念在信息化时代的延生,是新时期所特有的道德观,不同于传统社会中的道
第3个回答  2020-12-18
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社会作用体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因特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和平台;另一方面,在未成年人中也滋生了网络沉溺、访问不良信息、迷恋网络游戏等不良行为,并引发了信息时代特有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问题。我们应该在教会学生学习使用网络技术的同时,加强学生网络技术道德素养的培养。

  一、信息技术课程中道德素养培养的实施1.把信息道德融入任务设计中去。在信息技术课采用“任务驱动”法教学是最常用的。任务设计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效率。所以,一个好的任务能够起到良好作用:可以理顺教学,给学生以动力,能起到各种不同的教育,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把信息道德融入作品中去。学生的作品最能反映学生的信息道德素养,因此,在学生作品中要渗透信息道德教育。教师在布置作品任务时,要有选择性、目的性和可操作性。有意识地布置一些由几个学生合作或小组合作完成的“大作品”任务,培养互帮互助、团结协作的道德品质
第4个回答  2020-12-25
网络,是人们的精神家园,既然是精神家园就需要干净的环境,这就要求广大网民做一个讲文明讲道德的文明人,切实要求自己在上网时严格自律,不违背网络道德,不违法乱纪,具体说来,作为个人应该如何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呢?

1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加强网络道德自律,就要求每一个网民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明白世上的谁是谁非,明白基本的道德准则,明白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当一个合格的网民,不要在网络上动一些歪心思,不要梦想从网络中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2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加强网络道德自律,还要求每一个网民树立正确的审美观,欣赏美与丑,要有正确的标准,不要自己想当然的认为孰是孰非,特别是在网路上,一定要有一一个明辨是非的保准,不要触犯网络上的红线,当一个文明的网民。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加强网络道德自律,每一个网民还必须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人生在世,一定要按照正确的人生道路去行走,不要剑走偏锋,行一些偏门,从而害人害己,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并让自己走上邪路。

4遵守法律法规。加强网络道德自律,还必须要遵守法律法规,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也是每个人要想越走越顺的必然要求,现在的网络环境很不安宁,也有很多网络蛀虫,要想自己不成为网络中的蛀虫,就必须要求自己要时刻遵守法律法规,当一个遵纪守法的网民。

5不信谣传谣。加强网络道德自律,作为一个网民,你还必须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一定要做到不信谣传谣,游走在网络的海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辨别能力,遇到那些海量的网络信息,一定要有一个自己的判断准则和方法,哪些信息是真实的,哪些信息是不可信的,不信的坚决不信,不要充当网络上的帮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