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篇相声普通话或方言剧本

初二用的,和学生有点关系..

快快快,明天就用呢、

大家帮帮忙~!

普通话与方言

侯宝林

甲 您说相声也常说北京话吗?
乙 哎,干吗常说北京话呀!我们说相声就得说北京话呀!
甲 哎!那可不对。
乙 怎么?
甲 你应该说普通话呀!
乙 普通话不就是北京话吗?
甲 错了不是。
乙 怎么?
甲 北京话是北京话,普通话是普通话。
乙 噢!这还不一样哪!
甲 哎,现在推广普通话。
乙 是。
甲 它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乙 噢。
甲 以北京音乐为标准音。
乙 这我还不太明白呢!
甲 这你不太明白呢!
乙 不明白。
甲 这你得好好学!你看说普通话的好处大了,因为现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处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话就彼此都能懂。
乙 噢!是喽。
甲 您比如说这么一句话吧——
乙 什么话呢?
甲 用普通话说就好懂了:“你看这是什么?”
乙 这句话就是普通话?
甲 哎,你要用北京话就跟这个不一样了。
乙 北京话怎么说呢?
甲 “你这瞜瞜(zhei)是什么?”
乙 噢,瞜瞜。
甲 瞜瞜这(zhei)是什么?普通话说:“这是什么?”是不是啊?
乙 是是,就在字正。
甲 哎你要到天津这句话就变了。
乙 天津话怎么说?
甲 “你看看这(jie) 是(si)嘛(ma)?”
乙 哎!这是天津话。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到上海话,又不同了。
乙 上海话又怎么说哪?
甲 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这啊?
甲 “你(nong)看(ku)看(ku)这 (di)是(ge)什么(sa me zi)?”
乙 这这句话我就不懂。
甲 也是这个意思啊:“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噢,也是这个意思。
甲 对吧。
乙 噢。
甲 要是到我们家乡,这句话又变味了。
乙 您什么地方的?
甲 沧县。
乙 沧县?
甲 沧州嘛!
乙 这句话怎么说哪?
甲 “你瞅瞅这是什么(me)呀?”
乙 噢,这是沧州话。
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这又不同了。
乙 是啊!
甲 那更不好懂了。
乙 福建话这句怎么说哪?
甲 “你(lu)看(kan)这(zui)是(sai)什么(nao)?”
乙 这句话我更听不懂了。
甲 所以呀,大家都学普通话有好处呀!
乙 是喽。
甲 普通话跟北京话区别不大。
乙 噢!
甲 你要学普通话常听相声有好处。
乙 就能够学普通话。
甲 哎。相声它不是北京话吗?
乙 是啊!
甲 它就是儿化韵多。
乙 噢!儿化韵。
甲 这是最大的区别。普通话说“今天”,“明天”,“后天”。
乙 对啊。
甲 北京话那就不这样了。
乙 怎么说哪?
甲 “今儿”,“明儿”,“后儿”。
乙 对!
甲 没事儿出门儿,遛弯儿,买根冰棍儿。
乙 噢,这是儿化韵。
甲 哎!你看这儿化韵也有它的好处。
乙 那有什么好处啊?
甲 你要写在字上,你写“冰棍”,可是你要说话哪,就得说“冰棍儿”。
乙 啊!冰棍儿。
甲 冰棍儿,它区别词意:冰棍儿,它加这个儿化叫你听这东西不大。
乙 噢!就是小意思。
甲 “哎!您瞧,天热呀!来棵冰棍儿。”
乙 哎。
甲 来棵冰棍儿。这样听着好听,你要不用儿化韵,听着多可怕呀!“今天热啊!你来棵冰棍。”
乙 嗬!
甲 冰棍哪!
乙 那得多大呀!
甲 说的是哪。四人扛着吃?
乙 那怎么吃啊!
甲 是不是?
乙 对。
甲 它能够区别词意。
乙 是喽。
甲 多是用在爱称上。
乙 噢!
甲 用这个儿化。
乙 怎么?
甲 我们看一小孩儿,哎,你看这个小孩儿多好啊,长得跟花儿似的。
乙 夸这个小孩儿。
甲 “你看这小孩儿长得跟花似的。”
乙 对。
甲 他都用儿化。你要不用儿化哪,这意思就差了。
乙 是吗?
甲 哎,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
乙 花似的?
甲 “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那孩儿长得跟麻雷子似的,再来一个跟二踢脚似的。
乙 好家伙!这儿放鞭炮哪!
甲 是不是?
乙 啊。
甲 所以说儿化韵有它的好处。
乙 是。
甲 也不能够是话都用儿化韵。
乙 是吗?
甲 你看北京话它就有这一点。
乙 是喽。
甲 儿化韵的地方太多。
乙 噢。
甲 还有重叠儿化哪?
乙 怎么叫做重叠儿化哪?
甲 “胖胖儿的,瘦瘦儿的,忙忙儿的,快快儿的,轻轻儿的。”这都是重叠儿化。
乙 噢,是了。
甲 两个字儿一样,下边加个儿。
乙 噢,这叫重叠儿化。
甲 “这人胖胖儿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儿的。唉!轻轻儿的。”是不是重叠儿化。
乙 是了。
甲 不用儿话不好听:“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乙 这么说倒是不好听。
甲 北京话可也有这么说的。
乙 还有这么说的哪?
甲 那是大人对小孩儿。
乙 噢。
甲 小孩儿刚一周多,一岁多点儿。
乙 是是。
甲 大人为教他说话。
乙 嗯。
甲 哄孩子这么说。
乙 是啊。
甲 “慢慢走。”
乙 噢。
甲 “我带你上街街。”
乙 嗯。
甲 “叫叔叔,叫姑姑。”
乙 对。
甲 “叫妈妈。带帽帽,穿袜袜,我带你去买肉肉。”
乙 哎,是这么说。
甲 “吃饺饺,买包包。”
乙 嗯。
甲 包子饺子,什么饺饺、包包啊,哄小孩儿。
乙 是喽。
甲 对大人没那么说的。
乙 对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甲 那当然了,我跟你说话:“郭先生,没事儿啊?”
乙 没事。
甲 “咱们出去遛个弯儿。”
乙 走哇。
甲 “我请您吃饭。”
乙 好。
甲 “咱们吃包子,要不然吃饺子。”
乙 好。
甲 “你戴帽子,咱们走。”这好听啊!要是照着哄孩子那样,你能满意吗?“郭先生,没事啊?”
乙 没事啊。
甲 “我带你出去遛遛。”
乙 啊。
甲 “我请你吃包包。”
乙 噢。
甲 “给你买饺饺。你戴上帽帽。”
乙 这好嘛,这么说我成傻子啦!
甲 就说是啊,是吧?
乙 嗯。
甲 这是儿化韵。
乙 是了。
甲 所以学普通话的时候,注意北京话的儿化韵。
乙 是是。
甲 您要听相声学普通话,千万得注意,有的演员爱用方言、土语。
乙 噢,土话啊。
甲 啊。
乙 这个土语说起来也就本地方懂。
甲 哎,离开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
乙 对。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并且也不好写。
乙 噢,写也没法写。
甲 那属于老北京话。
乙 噢。
甲 您比如说普通话,这两句话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没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后来我就走了。”
乙 噢。
甲 你看这话好懂吧?
乙 这话好懂。
甲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我就走了。”谁都懂。
乙 是啊。
甲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
乙 那怎么说?
甲 “嘿,昨儿我瞜你去了。”
乙 瞜我去了!
甲 “我一瞜你颠儿啦。”
乙 我颠——好嘛!
甲 “遛遛儿等你半天儿,压根儿你也没回来,我一瞧折(念zhe)子了。”
乙 嗯。
甲 “我就撒丫子了。”
乙 撒丫子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10-22
甲 您说相声也常说北京话吗?
乙 哎,干吗常说北京话呀!我们说相声就得说北京话呀!
甲 哎!那可不对。
乙 怎么?
甲 你应该说普通话呀!
乙 普通话不就是北京话吗?
甲 错了不是。
乙 怎么?
甲 北京话是北京话,普通话是普通话。
乙 噢!这还不一样哪!
甲 哎,现在推广普通话。
乙 是。
甲 它是以北京话为基础方言。
乙 噢。
甲 以北京音乐为标准音。
乙 这我还不太明白呢!
甲 这你不太明白呢!
乙 不明白。
甲 这你得好好学!你看说普通话的好处大了,因为现在有山南的,海北的,各处的人在一起工作,如果都用方言那就不好懂了,都用普通话就彼此都能懂。
乙 噢!是喽。
甲 您比如说这么一句话吧——
乙 什么话呢?
甲 用普通话说就好懂了:“你看这是什么?”
乙 这句话就是普通话?
甲 哎,你要用北京话就跟这个不一样了。
乙 北京话怎么说呢?
甲 “你这瞜瞜(zhei)是什么?”
乙 噢,瞜瞜。
甲 瞜瞜这(zhei)是什么?普通话说:“这是什么?”是不是啊?
乙 是是,就在字正。
甲 哎你要到天津这句话就变了。
乙 天津话怎么说?
甲 “你看看这(jie) 是(si)嘛(ma)?”
乙 哎!这是天津话。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到上海话,又不同了。
乙 上海话又怎么说哪?
甲 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这啊?
甲 “你(nong)看(ku)看(ku)这 (di)是(ge)什么(sa me zi)?”
乙 这这句话我就不懂。
甲 也是这个意思啊:“你看看这是什么?”
乙 噢,也是这个意思。
甲 对吧。
乙 噢。
甲 要是到我们家乡,这句话又变味了。
乙 您什么地方的?
甲 沧县。
乙 沧县?
甲 沧州嘛!
乙 这句话怎么说哪?
甲 “你瞅瞅这是什么(me)呀?”
乙 噢,这是沧州话。
甲 你要到福建省福州,跟这又不同了。
乙 是啊!
甲 那更不好懂了。
乙 福建话这句怎么说哪?
甲 “你(lu)看(kan)这(zui)是(sai)什么(nao)?”
乙 这句话我更听不懂了。
甲 所以呀,大家都学普通话有好处呀!
乙 是喽。
甲 普通话跟北京话区别不大。
乙 噢!
甲 你要学普通话常听相声有好处。
乙 就能够学普通话。
甲 哎。相声它不是北京话吗?
乙 是啊!
甲 它就是儿化韵多。
乙 噢!儿化韵。
甲 这是最大的区别。普通话说“今天”,“明天”,“后天”。
乙 对啊。
甲 北京话那就不这样了。
乙 怎么说哪?
甲 “今儿”,“明儿”,“后儿”。
乙 对!
甲 没事儿出门儿,遛弯儿,买根冰棍儿。
乙 噢,这是儿化韵。
甲 哎!你看这儿化韵也有它的好处。
乙 那有什么好处啊?
甲 你要写在字上,你写“冰棍”,可是你要说话哪,就得说“冰棍儿”。
乙 啊!冰棍儿。
甲 冰棍儿,它区别词意:冰棍儿,它加这个儿化叫你听这东西不大。
乙 噢!就是小意思。
甲 “哎!您瞧,天热呀!来棵冰棍儿。”
乙 哎。
甲 来棵冰棍儿。这样听着好听,你要不用儿化韵,听着多可怕呀!“今天热啊!你来棵冰棍。”
乙 嗬!
甲 冰棍哪!
乙 那得多大呀!
甲 说的是哪。四人扛着吃?
乙 那怎么吃啊!
甲 是不是?
乙 对。
甲 它能够区别词意。
乙 是喽。
甲 多是用在爱称上。
乙 噢!
甲 用这个儿化。
乙 怎么?
甲 我们看一小孩儿,哎,你看这个小孩儿多好啊,长得跟花儿似的。
乙 夸这个小孩儿。
甲 “你看这小孩儿长得跟花似的。”
乙 对。
甲 他都用儿化。你要不用儿化哪,这意思就差了。
乙 是吗?
甲 哎,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
乙 花似的?
甲 “你看这个小孩长得跟花似的。”那孩儿长得跟麻雷子似的,再来一个跟二踢脚似的。
乙 好家伙!这儿放鞭炮哪!
甲 是不是?
乙 啊。
甲 所以说儿化韵有它的好处。
乙 是。
甲 也不能够是话都用儿化韵。
乙 是吗?
甲 你看北京话它就有这一点。
乙 是喽。
甲 儿化韵的地方太多。
乙 噢。
甲 还有重叠儿化哪?
乙 怎么叫做重叠儿化哪?
甲 “胖胖儿的,瘦瘦儿的,忙忙儿的,快快儿的,轻轻儿的。”这都是重叠儿化。
乙 噢,是了。
甲 两个字儿一样,下边加个儿。
乙 噢,这叫重叠儿化。
甲 “这人胖胖儿的,那人瘦瘦的,唉,你去一趟快快儿的。唉!轻轻儿的。”是不是重叠儿化。
乙 是了。
甲 不用儿话不好听:“这人胖胖的,那人瘦瘦的,你快快的,你慢慢的。”
乙 这么说倒是不好听。
甲 北京话可也有这么说的。
乙 还有这么说的哪?
甲 那是大人对小孩儿。
乙 噢。
甲 小孩儿刚一周多,一岁多点儿。
乙 是是。
甲 大人为教他说话。
乙 嗯。
甲 哄孩子这么说。
乙 是啊。
甲 “慢慢走。”
乙 噢。
甲 “我带你上街街。”
乙 嗯。
甲 “叫叔叔,叫姑姑。”
乙 对。
甲 “叫妈妈。带帽帽,穿袜袜,我带你去买肉肉。”
乙 哎,是这么说。
甲 “吃饺饺,买包包。”
乙 嗯。
甲 包子饺子,什么饺饺、包包啊,哄小孩儿。
乙 是喽。
甲 对大人没那么说的。
乙 对大人没有这么说的。
甲 那当然了,我跟你说话:“郭先生,没事儿啊?”
乙 没事。
甲 “咱们出去遛个弯儿。”
乙 走哇。
甲 “我请您吃饭。”
乙 好。
甲 “咱们吃包子,要不然吃饺子。”
乙 好。
甲 “你戴帽子,咱们走。”这好听啊!要是照着哄孩子那样,你能满意吗?“郭先生,没事啊?”
乙 没事啊。
甲 “我带你出去遛遛。”
乙 啊。
甲 “我请你吃包包。”
乙 噢。
甲 “给你买饺饺。你戴上帽帽。”
乙 这好嘛,这么说我成傻子啦!
甲 就说是啊,是吧?
乙 嗯。
甲 这是儿化韵。
乙 是了。
甲 所以学普通话的时候,注意北京话的儿化韵。
乙 是是。
甲 您要听相声学普通话,千万得注意,有的演员爱用方言、土语。
乙 噢,土话啊。
甲 啊。
乙 这个土语说起来也就本地方懂。
甲 哎,离开那地方人家就不懂了,外埠人不大懂。
乙 对。
甲 是吧?
乙 哎。
甲 并且也不好写。
乙 噢,写也没法写。
甲 那属于老北京话。
乙 噢。
甲 您比如说普通话,这两句话挺好懂:“哎,郭先生,昨天我去看你,你没在,我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后来我就走了。”
乙 噢。
甲 你看这话好懂吧?
乙 这话好懂。
甲 “昨天我去看你,等了很久,你也没回来,我就走了。”谁都懂。
乙 是啊。
甲 你要用北京的方言,大部分人不懂。
乙 那怎么说?
甲 “嘿,昨儿我瞜你去了。”
乙 瞜我去了!
甲 “我一瞜你颠儿啦。”
乙 我颠——好嘛!
甲 “遛遛儿等你半天儿,压根儿你也没回来,我一瞧折(念zhe)子了。”
乙 嗯。
甲 “我就撒丫子了。”
乙 撒丫子呀!
第2个回答  2008-10-11
文庙

刘宝瑞述 殷文硕整理

曲艺形式丰富多彩。我说的单口相声,差不多都是有头有尾的一个故事,里头穿插着笑话儿。要是对口相声呢,比较灵活多样。有讲戏曲的,有谈电影的,有文字游戏的,吟个诗啊,答个对儿啊。哎,我要是表演这路节目比他们强,因为我这个文化够水平,水平虽然不算最高,反正能保暖二十四小时——正品暖水瓶!这是开玩笑。我幼而失学,文化水平不高,净念错字、别字儿。今天,我讲一段清代的念别字的笑话。
有这么二位,一个姓贾叫贾斯文,一位姓甄叫甄不懂。他们没事在街上闲逛,走着走着看见前面有一道红墙,在门上挂着块匾,上写两个字“文庙”。——您注意听啊,那会儿庙字儿还写繁体,一点一横一撇儿,里面一个朝字。贾斯文说:“聊着天儿走道不显工夫,咱们都到‘文朝’啦。”甄不懂一听,噗嗤乐了:“兄弟,不认识字就别念,念错了让人家笑话。你再仔细瞧瞧,那是‘文朝’吗?这念‘丈庙’,记住喽!——还教人家记住了哪,他也念错啦!
贾斯文偏要念“文朝”,甄不懂犟着念“丈庙”,俩人就在庙外头吵起来。正在这时候有一个小和尚由此处路过,手捧锡鑞佛钵,上头有两个字是“打斋”。小和尚一看是俩人吵架,就过来啦:“阿弥陀佛!哎,二位施主因何争吵?”贾斯文说:“你是干吗的?”“我是大佛寺的小和尚。”“噢,少当家的。你来了,这事就好办了。我们就因为念这块匾,我说念‘文朝’,他说念‘丈庙’,你给评评这个理儿:是我错了,还是他错了;是‘文朝’对,还是‘丈庙’对。”小和尚一听,摇了摇头:“文朝罢,丈庙也罢,我没工夫跟你们磨牙,我还争着给我师父‘打齐’去呢!”——唉,他把“斋”念成“齐”啦!
那两人一听就急啦:“嘿,你也念错字啦!什么叫‘打齐’呀?都说‘吃斋念佛’,有‘吃齐念佛’的吗?”“‘打齐’?和尚打旗,老道打伞——像话吗?!”这回可热闹啦!刚才是俩人吵,这回小和尚也加入战团了。“文朝”啊,“丈庙”要,“打齐”呀,“打斋”呀,正在那儿嚷嚷哪,可巧庙里头住着个教书的先生,这位老夫子打庙里出来了,因为听到仨人吵架,手里的字典都没顾得放下,赶忙过来就劝:“三位,为什么吵起来啦?”贾斯文就问:“您是干什么的?”“我在这庙的后头院教学呢,是教书的先生。”贾斯文一听,救命星来啦:“哎呀,老夫子,您识文断字,我们正因为字儿的事吵呢。门上那块匾,我说念‘文朝’,他说念‘丈庙’,我们这儿正吵着哪,这位少当家的过来了,我问他究竟念什么,他说他不管,他急着给师父‘打齐’去。谁不知道是‘打斋’呀,有念‘打齐’的吗?得了,您是教书的老夫子,满腹才学,您说‘文朝’对,是‘丈庙’对,‘打齐’对,还是‘打斋’对?”这位老先生一边捋胡子一边摇头:“哎呀,不要忙,不要忙,你嘛念‘文朝’,他嘛念‘丈庙’;和尚说‘打齐’, 你们说‘打斋’。哪是正字,哪是错字?哎呀,这……”他低头一看手里的那本字典,乐啦:“要想弄清,却也不难,来来来,咱们查查这本……字曲。”——嗨,他也念错啦!
仨人当时就都火啦:“好嘛,怪不得这么多人念错别字哪,闹了半天根儿在你这儿呢!教书先生净念错字,将来得造就多少别字先生呀?这不是误人子弟嘛!干脆咱们见官去!”上去一把揪住这位老夫子的领子:“走,咱们打官司!”贾斯文拉住老夫子,甄不懂过来就抓小和尚:“得啦,咱们就一锅熬啦!”四个人奔了县衙门啦。
凡是县衙门口儿都有面堂鼓。在道上这四个人各有各的想法。念“文朝”的一想:“到那儿我先打堂鼓,我算原告,对。”半道上就捡了块砖头。念“丈庙”的这个也想当原告,到那儿先打堂鼓,就找了一块石子儿揣到怀里啦。小和尚也想当原告哇,拿什么打堂鼓呢?就拿这佛钵。到衙门口儿了,这教书的老夫子也想先打堂鼓抢个原告儿,一看墙边立着个粪叉子,顺手就抄起来了。四人个蜂拥而上,就奔这面堂鼓来了,砖头、石头子儿、锡鑞佛钵、 粪叉子,噔卜愣噔,噗!堂鼓破啦!
衙役往里禀报。县官一听:把堂鼓打破了,指不定有多大的冤枉呢!吩咐更衣,即刻升堂。三班衙役站列两厢,齐声呐喊:“升——堂——了——!”“威武!”堂威喝罢,县官升堂,一拍惊堂木:“来呀,带原告儿!”把四个人都带上来了。为什么带四个?他们全打堂鼓了嘛。县官说:“带被告!”班头赶紧请安:“跟老爷回,这官司没有被告儿。”知县一听:那这官司跟谁打呀!“你们谁是原告?”四个人都说:“我是原告儿!”“我原告儿!” “我原告儿!” “我是真正的原告儿!”“……那么,被告儿呢?”“没有。”“没有?你们就告我得啦!”
这位县官是捐班出身。什么叫捐班呀?就是花钱买官做。他她苏,叫苏惠林。别看他斗大的字认不了两升,还假装文雅。当他的士绅为奉承他,给他送了一块匾,上写三个大字“赛东坡”。宋朝不是有个苏东坡嘛,县官姓苏,就说他这学问赛过东坡。其实他这学问赛不过苏东坡,倒能气死苏东坡!“赛东坡”这块匾就悬挂在大堂上。
县官一听说没有被告儿,把惊堂木一怕:“那么你们四个人为什么打官司呀?”“老爷,我们为字儿。”县官以为他们为房契、地契的字据呢:“噢,什么字据呀?”“不是字据。老爷,我们是为念错别字打官司。”老爷心想:这可新鲜。“你们念什么错字来着?”“我们走到一道红墙那儿,在门口有一块匾,我说念‘文朝’,他说念‘丈庙’。这时候小和尚打这儿过,我们问他哪个对呀?他说他没工夫,还急着给师父‘打齐’去哪。谁不知道是‘打斋’呀!这工夫出来个老夫子,他在这庙后院教书,我们想,问问他明白了,谁知道一问他更胡涂了。他说,你们想明白也不难,我来给你们查查这本‘字曲’——字典他叫‘字曲’。我们就因为这个打官司。求老爷公断,您说是‘文朝’还是‘丈庙’是‘打斋’还是‘打齐’是‘字典’还是‘字典’?”
县官没等说完就恼了:“啊唗!胡涂!讨厌!可恶,唉!可恶之极!本县以为你们因为房地契的字据打官司,闹了半天是因为念错了字。这值当得打官司吗?找一个明白人问一问,不就得了吗?”
“老爷,我们要不是找人问还吵不起来呢!”
“胡说!你们应该问那有学的人,为什么单问胡涂人呢?”
“老爷,咱们这趟街上明白人太少啦。”
“放肆!既然打官司,就应该按规矩来告状,该有原告、被告。你们来了四个都是原告儿,难道老爷我是被告吗?!更可气的,把我的堂鼓也打破了,你们赔得起吗?!真是目无法纪,搅闹公堂,应该每个人打四十大板!”贾斯文一听吓得直哆嗦,甄不懂也吓傻了,小和尚也哭了,老夫子眼圈儿也红了,四个人冲上磕头:“老爷,老爷!小人知罪,求您恩典!”县官苏惠林瞧这情景,不由得叹了一口气:“嗐,按说每人该打四十大板,看看你们这可怜的样子!本县幼读诗书,深通礼义,为国执法,爱民如子。”——他自吹上啦!“念你等愚味无知,本县也不怪罪你们,现在给你们说四句判词儿,就把你们谁是谁非、哪是正字、何为错读,统统说明白了。下堂之后,各安生理,不得寻衅滋事,如若再犯,定要严惩!”四个人闻听,赶忙叩头:“大老爷清如水,明如镜,乃是民之父母。您快宣读判词,叫我们明白明白吧!”县官说:“听着!‘文朝’,‘丈庙’两相异,和尚不该说‘打齐’,”冲那老夫子大声说,“ 哪有先生查‘字曲’?气坏本县……”一指堂上这块匾,“……‘赛东皮’。”
哎,他也错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