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如何帮孩子制订学习计划

如题所述

俗话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成功总是属于有准备的人,在学习上也是一样。父母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这是一件很有必要的事情。这不但可以让孩子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学习,还能让孩子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但是,制定学习计划容易,让孩子坚持执行却很难,很多父母兴致勃勃地给孩子制定好学习计划,孩子却坚持不了几天,便不愿意再继续了。

很多父母会认为,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孩子懒惰、没有毅力造成的。但是,事实上,很可能是因为所制定的这份学习计划不合理、没有可操作性,所以才导致孩子难以执行的。

那么,父母在给孩子制订学习计划的时候,怎样才能做到合理、科学,让孩子易于执行呢?

为孩子制定易于执行的学习计划

我们知道,不同的学习计划,会产生不同的学习效果,父母想要给孩子制定一个适合孩子的学习计划,就要根据孩子的性格、特征等,为孩子度身定做,特别要注意到以下四点。

一、让孩子确定学习目标

制定学习计划,首先要确定学习目标。因为孩子的学习计划,是他学习目标的具体体现;而学习目标,是孩子希望自己能过实际学习所希望达到的效果。

有的父母,在帮助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会把自己对孩子的期待当成孩子的学习目标,这样是不妥当的。

卡卡妈建议:学习目标应该由孩子自己来确定,父母可以给孩子提建议,但是,不能直接帮孩子确定,因为这不是父母的学习目标,而是孩子的学习目标。

有的父母可能会认为孩子给自己定的目标,会过高或者过低,这其实都不重要,只要孩子肯给自己定个学习目标,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了。再说,这个目标,也是可以慢慢调整的。

如果父母不经孩子的同意,自己给孩子确实目标,那么,孩子的主观能动性就得不到很好的发挥了,因为他觉得那是父母让他做的,这样,孩子就会很容易坚持不下去的。

二、尊重孩子的意愿

很多父母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都喜欢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来制定,根本不顾孩子的实际情况和意愿,这样制定出来的学习计划,即使再完美,孩子也不会心甘情愿地执行。

卡卡妈建议:其实,如果孩子不是太小,父母可以让孩子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这对于提升孩子的总结和计划能力都很有帮助。如果孩子还小,需要父母帮忙制定,父母也要充分考虑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意愿。毕竟,计划的执行者是孩子,对于他自己制定的计划,他会有一种责任感,所以,他会更能坚持执行。

另外,父母一定要注意,孩子的学习计划,一定不能脱离孩子的实际学习情况。父母要让孩子先确定好自己的学习时间,然后再找出自己不足的地方,以便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抓住重点,设法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三、制定的学习计划要全面

很多父母在帮助孩子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只是制定孩子学习方面的计划,而不把孩子休息、娱乐、锻炼的时间也计划进去。有的父母还会把孩子所有的空闲时间都安排了学习,这样,孩子坚持不下去,也是很正常的。

卡卡妈建议:父母给孩子制定学习计划,要根据孩子的学习、生活等等,作出全面的安排,像休息时间、娱乐时间、运动时间等等,都要考虑进去,只有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来制定学习计划,这样,孩子才愿意、并且能够坚持执行。

四、制定的学习计划要科学、灵活

有的父母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看到孩子某一科的成绩不够理想,于是便让孩子把时间都花在学习这个科目上,希望能够尽快提高成绩;有的父母在孩子制定了学习计划后,就要求孩子每天都去执行,即使生病了也不例外,不然就批评孩子没毅力。

卡卡妈建议:制定好学习计划后,一定要科学、灵活地执行,不能太死板。例如,每隔一段时间,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

虽然说制定好的学习计划要让孩子坚持执行,但是,如果某一天孩子状态不好,例如孩子太累了,或者生病了,也没有必要勉强他去执行,因为这样做,不但学习效果不好,还会令孩子产生反感的心理。

结语:

父母应该在学习计划执行了一段时间后,便提醒孩子检查一下效果,如果效果并不像自己想象的那样,那么,就要和孩子一起寻找原因,及时调整。

很多孩子都没有制订学习计划的意识,更没有执行学习计划的毅力的,所以,在开始的时候,父母一定要对孩子进行监督和引导,并想办法让孩子自觉地执行。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8-04
1、配合学校的节日和课程表安排每天的预习和复习,家庭作业要最先做。
  2、不要制定难以完成的计划。制定学习计划时要考虑上学、睡眠、休息和吃饭的时间,做到切实可行。
  3、制定家庭学习计划时要尽量具体。不要只是“晚上7时到9时学习”,而要把实际学习科目都定下来。如“7时到8时,数学”、“8时到9时,语文”,特别是低年级,父母能把学习科目帮孩子定下来,尽可能按要求完成,就会不浪费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计划制定后,父母必须监督、引导孩子认真实行。根据条件反射原理,“每天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进行学习”是非常重要的。也就是说,每天同一时刻、同一地点进行学习,就会不知不觉地养成习惯,只要一到这个时间,一走进这个地点,就自然地引发学习的心情。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做到以下几点,以确保计划的顺利执行:
  ①只要不是生病,一定按计划进行。
  ②按规定时间和预先计划的科目进行学习。
  ③在书桌前坐下来,就要马上着手学习。
  ④到了规定时间就要停止学习,要肯定孩子按时完成的努力态度。
  ⑤到了规定时间仍没完成学习计划时也不要过于介意,要循序渐进的培养孩子的学习效率。
  在家里学习的时间主要是下午放学回家后到晚饭前、晚饭后到睡觉前。制定计划时要选择其中最有利于学习的时间。孩子下午放学回家早,一般是吃完点心后就做作业,晚上再做预习和复习,要注意控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和内容,学习前看的电视内容应以新闻节目为主。事实上如果看完一些娱乐节目再学习,孩子会有很长一段时间难以静下心来。早上时间短可以预习功课,到了上学时间就立即停止。即使学习10分钟或15分钟也是好的。每天继续做下去,就不会有不能读书的孩子了。一般说来,开夜车学习是效率不高的,不要鼓励孩子学的太多太晚。在家学习的时间安排,一般来说,小学一年级以30分钟到1小时,二年级以1小时,三、四年级以1小时到2小时,五年级以上以2小时到2小时30分为宜。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6-07
孩子除了要在学校学习之外,还要在家里学习。为了让孩子取得理想的学习成绩,家长帮助孩子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很有必要。学习计划有长期和短期之分:一学期、一学年即为长期计划;一日、一周或一个月即为短期计划。具体制定哪种计划,应根据孩子的所在年级、课程多少而定。计划制定的具体要点是:(1)计划要全面。既要充分考虑孩子的体质、兴趣、性格、生活环境、最佳学习时间等因素,又要全面考虑各门学科的特点及对各门功课的掌握程度。(2)重点安排自由学习时间。家长要帮孩子计算一下学习时间,如在校学习时间、课余时间等。早晨上学前可读外语、语文等记忆性科目,晚上可做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作业。何时做作业,何时写日记都要安排好。(3)灵活机动,及时调整。定下计划后,就应严格执行,但在学习中根据学习的实际灵活安排,不可过于拘泥。应注意引导孩子多与同学交流,多向教师请教,同时及时充实调整学习计划。(4)注意留出空闲。文武之道,一张一弛,计划制定时也要考虑吃饭、睡觉、休息、娱乐、体育锻炼等活动时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