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妇女是如何关怀并感激中国志愿军的?

如题所述

朝鲜妇女对于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感激、热爱与照顾是无微不至的。嵇炳前随便举了两个生动的例子。

有一次,志愿军的部队行军到达云山北边的大洞村,住宿在一老百姓的家里。战士们因为过分的疲乏和寒冷,进屋后就倒在炕上呼呼入睡了。这屋子的主人金永花老大娘,就赶忙添火把炕烧得暖暖的,又把毯子轻轻地盖在战士们冰冷的脚上。睡到半夜,战士们都觉得暖和极了。他们爬起来一看,只见金老大娘还守在火炕旁不断地在添火,火光辉映着老大娘慈祥的脸,可以看出她脸上只有对待刚从远方回家的亲生儿子才有的那种神情。

还有一次,当部队的运输车经过泰川附近的一座大桥时,桥梁被炸断了,运输车辆过不去。部队正在追击“联合国军”,不可能停留下来修桥。正在这时候,八九十个朝鲜妇女在当地政府和妇女同盟的动员之下来帮助志愿军抢修。在零下20度的黑夜里,漫天风雪,妇女们的手和脚都冻僵了。可是她们没有一点畏缩,迅速地把桥修好,保证了军运畅通。另一位志愿军归国代表董乐辅叙述了祖国妇女所给予志愿军指战员们的极大鼓舞。他说:我们十分关心着国内妇女在抗美援朝运动中的消息。当我们听到妇女们在鼓励丈夫和儿子参加志愿军,参加朝鲜前线的运输医疗等各种工作或发动慰问、宣传等运动时,我们的兴奋是无法形容的。当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祖国今年的新年过得比往年热闹,家乡的乡亲们都能穿上暖和的新棉袄过冬时,我们都喜欢得流泪。我们在朝鲜不顾任何艰苦,对美国侵略者奋勇作战,也正是为了要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保卫我们的母亲、妻子和孩子们以及她们的和平幸福生活啊!董乐辅说:我们收到了好几十万份从国内寄的慰问袋和慰问信。有一位老大娘在她的信上这样写着:“晚上等我的孙儿们都睡熟了,我就戴上老花眼镜,凑在灯光下为我敬爱的战士缝慰问袋……当时,许多孩子给志愿军写了慰问信并送慰劳袋,他们都称志愿军“志愿军伯伯”。有位清华大学教授的孩子,只有5岁,他在信上天真地写着:我家共做了7只慰问袋,就是没有我的份,我哭了,特地叫妈也做了一只绣上我的名字……志愿军指战员读到这些信的时候都十分感动地说:我们一定要用更大的胜利来回答祖国的母亲们和孩子们对我们的热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