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价值中立

如题所述

【内容提要】从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来看,“价值中立”与来访者中心疗法理论的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密切相关。它既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思想,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操作技巧,贯穿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始终。通过理解“价值中立”的来源和深刻含义,把握其精神实质,为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和操作技巧提供条件。
【关键词】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咨询者/来访者
visitor-oriented therapy/value free/advice-seeker/visitor【正 文】近年来,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在我国的心理咨询实践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得到了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的认同,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是,由于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背景是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强调个人存在的意义高于一切,主张个人奋斗、个人表现、个人完善,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集体主义精神和主张人际合作有相悖之处,尤其是来访者中心疗法坚持的对来访者“不判断、不指导、不主动”的原则(我们把它理解为“价值中立”),在心理咨询实践中与我国强调价值引导发生了冲突,许多心理咨询工作者对此提出了质疑,甚至受到许多学者的批评。为了更好地吸纳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精华,使之本土化,本文就来访者中心疗法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来源进行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价值中立”在个人中心疗法中所起的作用,更客观地看待价值中立的原则。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实践概略
来访者中心疗法,是由罗杰斯于20世纪40年代首创的一种心理治疗与咨询方法,他的主要观点是任何人都有着积极的、奋发向上的、自我肯定的、无限成长的潜力。如果个体的某些经验与其自我结构出现不和谐,即个体对自己经验的知觉出现歪曲或否认,使人的成长潜力受到削弱或者阻碍,那么,就会表现出心理病态或适应困难。他认为只要给来访者提供适当的心理环境和气氛,给来访者无条件积极关注,他们自己就能产生自我理解,改变对自己和他人的看法,产生自我导向的行为,并最终成为完善功能的人。他强调来访者与咨询者之间的人际关系,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的创建被人们认为是一次心理疗法的革命――从技术性的治疗转到注重人际关系。
在咨询实践中,他强调对来访者的非指导性,要求咨询者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持中立,不给予直接回答,也不给予任何规劝,而是让来访者自主决策。他主张将最基本的责任放在来访者身上,而咨询者处于被动境地,只作为跟随者。用罗杰斯自己的话说:“我是跟着他的思路而不是我的思路走。我仅仅在听,而不是诱导他去接受我的先入之见。”[1](p121)这就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主旨所在。在他后来的研究中又完成了心理疗法从技术到人际关系的转变。在“来访者中心疗法”中,罗杰斯不再将前来咨询的人看做患者,即拥有病态心理的人,而是将其视为与我们没有什么区别的活生生的个体。因此,咨询者与来访者的关系就是纯正的人与人的关系,互相尊重、互相交流,从而让来访者在与人的相处中寻求到心理的最佳状态,体会生命的意义。这种疗法与其说是一种方法,不如说是一种人际关系哲学。正如罗杰斯自己所言:“我开创的不是一种新的方法论,而是关于生活和人与人关系的一套独特的哲学观。”[1](p123)。他认为人都有能力发现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并加以改进,心理咨询的目的,不在于操纵一个人的外界环境或其消极被动的人格,而在于协助来访者自省自悟,充分发挥其潜能,最终达到自我实现;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建立具有治疗作用的咨询关系,以真诚、尊重和理解为基本条件。罗杰斯认为,当这种关系存在时,个人对自我的治疗就会发生作用,而其在行为和人格上的积极变化也会随之出现。所以,咨询者应该与来访者建立平等、相互尊重的关系。这样可以使来访者处于主动地位,学会独立决策;在操作技巧上,来访者中心疗法反对操纵或支配来访者,主张在谈话中采取不指责、不评价、不干涉的方式,鼓励来访者言尽其意,直抒己见,以创造一种充满真诚、温暖和信任的气氛,使来访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因此,罗杰斯所倡导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本质上是一种非指导性心理咨询模式。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思想基础
罗杰斯的“来访者中心疗法”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三大部分:人性观、人格理论和治疗条件。而价值中立的原则与这三部分密切相关。
(一)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性观”与“价值中立”
来访者中心疗法,强调在咨询过程中不判断、不指示、不主动,来源于罗杰斯的“人性观”。在“人性观”上,罗杰斯认为人的天性是积极的、建设性的、向善的。它假设一个重要动机,被称之为“实现趋向”(actualizing tendency)。罗杰斯认为,人类,也包括一切其他有生命的有机体,都具有求生、发展和增强自身的天赋需要。实现趋向是存在于每个人生命中的驱动力量,它使个体变得更具差异性、更独特、更有社会责任。他强调指出:“我不赞同那种认为人是非理性的动物,对他的各种动力,如果不控制,就会导致自身和他人毁灭的普遍流行的观点。人的行为是一种理性很强的、敏锐的、有条不紊,而又具有复杂性,并推动了它的机体奋力获取目的的活动”[2](p404)。他相信人是向善的,所以不需要控制。人类个体对自己的体验或者经验,有一种天生、内在的机制或者手段,罗杰斯把这种手段称为“机体评估过程”(organism valuing process),机体评估过程作为一种反馈系统,它使个体能调节自己的经验,朝向实现化倾向,达到维持、增长、完善和发挥生命潜力的目的。个体的发展,不必向外求诸权威、规范等等。如果个体依据“机体评估过程”对经验进行处理,并以此来引导自己的行为,这些行为就是亲社会的、建设性的而不是相反。在他看来,“来访者中心疗法”所接触到的人群也具有这种人类的本性。他说:“我觉得我的工作中最有意义和最受鼓舞的部分之一,就是研究这类人,发现那种与我们所有人一样埋藏在内心深处的、强有力的、积极向上的倾向。”[3](p27)
罗杰斯也注意到个体有时会按照不适当的方式去行动。但是,他认为,这些行动是不符合人性的,是由于对个体受到过多的限制而导致恐惧和防御引起的。“由于恐怖和防御,个体可能或者必定出现难以置信的残酷、令人毛骨悚然的毁灭、不成熟的、攻击的、反社会的和危害极大的方式来行动。”[3](p49)他认为如果解除了对个体的各种限制和压抑,给予无条件的积极关注,个体有能力使自己调整并恢复到协调状态。从此出发,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价值中立”就不言而喻了。
(二)来访者中心疗法的“人格理论”与“价值中立”
罗杰斯的人格理论的核心是经验(experience)和自我构造(self-structure),即自我概念。而心理失调产生的根源也就是自我概念与实际上的经验的分歧,而分歧的产生是源于价值条件的建立,他认为价值条件是一切人出现适应不良问题的中心。
罗杰斯认为,在婴儿的发展过程中,其心理世界(他称为现象场)中有一部分关于自己的内容逐渐分化出来,成为自我。随着自我的形成,产生了关怀的需要,“关怀就是指受到那些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人的赞扬所产生的一种情感”[2](p408)。为了获得关怀,他们逐渐体验到获得关怀是有条件的,这种条件被罗杰斯称之为“价值条件”(conditions of worth),只有个体的行为令“重要的人”满意时才会被关怀,而不能够令“重要的人”满意时将得不到关怀。通过反复体验这些价值条件,儿童把它们加以内化,从而把它们变成他们的自我结构中的一部分。一旦被内化,它们就成为指导儿童行为的“良心”和“超我”。不幸的是,当价值条件建立起来后,儿童对他们自身作出肯定的评估的惟一形式是按照他所内化的那些“重要的人”的价值观来行动。这时,儿童的行为不再受机体评估过程的指导,而是受他们环境中同关怀有关的各种条件的指导。罗杰斯指出:“在他的行为中逐渐地起指导作用的不是一种经验的保持或者增强有机体的程度,而是获得关怀的可能性。为了获得关怀,儿童内摄的那些他还不曾真正感知但却被当作自己的认识和价值观。然后他拒绝了解与这些内摄物相反的机体经验物。因而,他的自我概念就渗透了许多并非建立在他的经验中的真实自我基础上的虚伪的要素。”[4]每当在儿童的生活中存在着各种价值条件时,他们就可能被迫否认他们自己的经验评价而赞成某人的经验评价,最初的自我与机体经验的一致性被打破,导致了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异化,心理失调就产生了。
罗杰斯认为心理失调的产生根源,就是因为个体为了获得他人的关怀,必须根据他人的意愿行动,并用他人的价值观来评价自己,被迫否认自己的经验系统,从而导致自我与经验发生强烈冲突,使之失却了真实的自我。从这种观点出发,在心理咨询中坚守价值中立,将避免给来访者带来新的自我与经验之间的冲突,以维护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三)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条件”与“价值中立”
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治疗条件”既是坚守“价值中立”的理论表述,也是在咨询中坚守“价值中立”的操作原则。它是建构在“人性观”和“人格理论”基础之上的,由于罗杰斯相信人有理解自己、不断趋向成熟、产生积极的建设性变化的巨大潜在能力,即个体的实现趋向。即使个体有自我概念与现实经验不一致而导致适应困难,也有能力自我调整并且恢复一致或者协调状态。罗杰斯认为个人中心疗法的目标在于启发和鼓励个体潜在能力的发挥,促进其成熟过程,心理咨询的过程就是要使他们“变成自己”,“从面具后面走出来”。罗杰斯把咨询效果表述为:“他将以更为完整的形式在机体上还其原貌,这似乎就是治疗的实质。”[5]在心理咨询中来访者“开始剥下他们应付生活的各种虚伪的外表、假面具和各种角色。他仿佛在努力发现一些更基本的东西,一些对他自身更真实的东西。”[3](p109)罗杰斯认为要实现这个目标的治疗条件是坦诚(genuineness)、无条件关怀(unconditional positive regard)以及情感移入地理解(empathic understanding)。在治疗条件中,无条件关怀是“价值中立”的直接体现,是心理治疗的一个基本的有机构成部分。它意味着在咨询的每一个时刻,咨询者都需要乐意接受来访者可能会有的混乱、恐惧、愤怒、蔑视、痛苦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情感,即对来访者的积极态度。这种关注没有任何先决条件,而且也不管来访者的情感正确与否和合适与否。这种态度向来访者传达的信息是,咨询者乐于接受他们此时此地的真实自我,“如果个体体验的只是无条件关怀,那么就不会形成价值条件,自尊将也是无条件的,关怀的需要和自尊的需要是不会同机体评估过程相矛盾的,因而个体就不断获得心理上的调节,成为完善功能的人。”[6]因此,来访者中心疗法在操作方法上,它基本上否定了咨询者的权威与主导作用,当然也否定了对来访者的价值引导,要求咨询者给来访者极大限度地提供自由表现自己的态度、情感的宽容的气氛,充分尊重来访者的个性与自主能力,让个体自由地按照他们自己的情感和感觉来行动,以最大的限度克制使用提问、诊断、批评、解释、忠告、暗示、规劝、说服等手段,对来访者提出的疑问坚守中立,不予直接回答。鼓励来访者独立地、自发地认识其当前的心理困惑与烦恼,并寻求自救良方,“当来访者按照他们机体评估过程而不是按照价值条件评价他们的体验时,治疗就获得成功。”[2](p417)因此,治疗条件只有通过“价值中立”才能够得以实现。
由此可见,价值中立既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指导思想,也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操作技法,它贯穿于咨询过程的始终,是来访者中心疗法的核心。在咨询实践中,运用“价值中立”对增强来访者的个人责任意识,增强自信心,提高自我价值感,减少对咨询者的依赖是有积极作用的;对于那些存在各种价值条件冲突,背负着沉重价值道德包袱,远离了自己的本性,迷失了自我的个体,使他们在没有价值判断的条件下“忠实于自己”,尽可能地减少因防御和恐惧带来的心理压力,重新体现内心的自由与和谐,恢复心理健康,效果良好。但是,来访者中心疗法价值中立的原则也有其局限性。尤其在我国,由于文化的差异,来访者有很强的受暗示性,对咨询者的互动性期望很高,希望咨询者作为权威或者专家的角色出现,期待咨询者是生活的指导者、困难的帮助者、情感的同情者、问题的决策者。希望咨询者在谈话中采取主动的姿态并积极、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快捷地解决自己的问题。
尽管如此,来访者中心疗法在咨询实践中的有效性是毋庸置疑的。正如赫根汉(B.R.Hergenhahn)所评论的:“自弗洛伊德以来,没有一个人比罗杰斯对心理治疗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那积极的、人本主义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在教育、宗教和商业等领域中广泛应用。它的广泛流传似乎有三种原因:(1)它的有效性;(2)掌握这种方法并不需要精神分析那样乏味的训练;(3)它对人生抱着积极的和乐观的态度。”[2](p430)
笔者认为,要真正理解和运用来访者中心疗法,就必须承认并掌握“价值中立”的原则和技巧,否则,就不可能对来访者中心疗法很好地实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9-18
  价值中立:
  一,一旦科学家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念选定了研究课题,他就必须停止使用自己或他人的价值观,而遵循他所发现的资料的引导。无论研究的结果对他或对其他什么人是否有利,他都不能将自己的价值观念强加于资料。从这个意义上说,从事科学研究的人,作为科学家应该受科学精神的支配。
  二,既然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是两回事,你就不能从实然的判断推导出应然的判断。

  价值中立,最早源于英国哲学家大卫·休谟(David Hume)提出的“是”与“应该”的划分,他认为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之间有着不可逾越的鸿沟,因而我们并不能简单地从“是”与“不是”推论出“应该”与“不应该”。
  价值中立也是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过程中特别要注意的问题,在社会学的参与观察和人类学的田野调查过程中,研究者必须经历一个“融进去”再“跳出来”的过程,即先和被研究对象打成一片,再从被研究对象群体中的一员的角色转换为研究者角色,必须保持价值中立、价值无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