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花木兰是真实存在的吗?

如题所述

我认为花木兰在历史当中极大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更适合当做一个故事去听一听,当一个传奇故事去看,可能会更好一些。理由有如下几点:

第一是因为花木兰最早出自明朝才子徐文长的剧本里,剧本里写的木兰姓花,然后这个剧本被戏班子所用,改编成戏剧四处演出,然后一传再传,广为人知影响远大,所以有了现在的花木兰这个名字。

第二是有多处记载花木兰的故事,朝代和姓氏都有不同,所以花木兰极大可能性是多个替父从军的女性的形象集合。有人说木兰姓朱,是宋州人,还有元朝的文献《孝烈将军祠像辩正记》里,有说木兰姓魏是安徽亳县人。可能历史上有多位替父亲替兄长充军的女性,但记载下来的花木兰,其实是众多从军女性的代表,加上民间传说的传播作用,木兰巾帼不让须眉的形象就更加广为人知了。

第三从现实角度去分析,女性体力上是弱于男性的,并且每个月是有生理期的,在军中如果不是地位很高有独立帐篷的话,很难隐瞒自己性别的。再加上军营里风餐露宿,比在家生活肯定是苦一些的,如果女性,能够适应古代军旅生活的肯定少之又少。

第四就是古代参军是要查军籍的,如果查户口对不上,年纪相差太大,就算化妆去遮盖那差别也不是一星半点儿,很难去凑合顶替的。古代人不会连男女都不分吧,未出阁的姑娘和壮年老头,还是差别有点大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望采纳,谢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4

花木兰是中国文学作品中的一位代父从军的巾帼英雄,目前来说,真实性不详,不能说是完全虚构,但是其原型尚有争议。

据史料记载,我国历史上曾有四位“花木兰”。

朱姓木兰清代瀛园旧主著《木兰奇女传》载:唐朝初期,有一个少女名叫朱木兰,系湖广黄州府西陵县双龙镇人。木兰娴弓马,谙韬略,14岁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转战沙场13载,屡建奇功,凯旋故里。唐太宗李世民封她为武昭将军、武昭公主,并赐姓李。这段史实在《旧唐书》里也有记载。

魏姓木兰清人刘虫年所著《三十二兰室诗钞》载:木兰,姓魏,名木栾,俗称木兰,生于西汉初年,系毫地(今河南)人,其父魏应。汉武帝年间,匈奴侵扰,为了抵抗外侵,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她作战英勇,不幸战死沙场,被朝廷追谥孝烈。

韩姓木兰明人刘惟德所著《韩木兰(娥)传》载:少女木兰,姓韩,原名娥,生于元末,系四川阆中人。木兰幼年就失去双亲,与叔父韩立相依为命。

任姓木兰据《新唐书》载:少女木兰,姓任,她生性刚烈,一腔爱国热血。在国家危急之时,她散尽家财,招募了数千义勇保家卫国。为了便于行动,木兰女扮男装,跃马横刀,率领自己的数千义勇,驰骋战场,一举打败了强大的叛军,为国建功。著名边塞诗人岑参曾写诗赞她:“甲士千群若障云,一身出能定三年。 ”

参考资料:花木兰(古代民族女英雄)-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10-10

花木兰作为中国古代的巾帼英雄,其代父从军击败入侵民族故事一直广为流传,被拍摄成电影、电视剧、歌舞豫剧等文艺作品。关于花木兰的故事最早起源于南北朝北魏的《木兰辞》这一民歌,但是关于木兰的真实姓氏、籍贯等,在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反而是一些野史上有关于她的记载。

其中焦在其《焦氏笔乘》中说道:“木兰,朱氏女子,代父从征。今黄州黄陂县北七十里,即隋木兰县。有木兰山、将军冢、忠烈庙,足以补《乐府题解》之缺。”但是明代文学家徐渭将《木兰诗》改编为《雌木兰替父从军》,剧中自称:“妾身姓花名木兰,祖上在西汉时,以六郡良家子,世住河北魏郡。俺父亲名弧字桑之,平生好武能文,旧时也做一个有名的千夫长。

由于其改编的《替父从军》在当时非常火爆,所以后来、花木兰的父亲就叫花弧,姐姐叫花木莲,弟弟叫花雄,母亲是花袁氏。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是在中国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她替父从军的事情发生在北魏时期。由于北方游牧民族南下入侵,导致国家陷入动荡不安的局面,当时的北魏政权为了赶走这些侵略者,规定每户必须出一名男子当兵。花木兰的父亲花弧体弱多病,家中弟弟还比较年幼,从小就习武强身的木兰脱掉女装换上男装,开始了自己替父充军的军旅生活。

花木兰跟伙伴们在边关一呆就是十几年,却没有一个人发现她是女儿身。等到活着凯旋归来的时候,才被发现是女儿身。由于她在边关立下赫赫战功,皇上最后看在她的功劳上不但赦免了她的欺君之罪,还准备让她当官。然而此时的木兰心中一直牵挂着体弱多病的父亲和当初那个年幼的弟弟,拒绝了皇上赏赐的官位,只想要回家孝敬父母。

第3个回答  2020-03-18
花木兰这个故事的真实性还是有待考证,女扮男装替父从军这十几年,不上厕所不洗澡不来大姨妈?谁会相信十几年来没一个人发现真相?好吧,如果某些人非要较真说花木兰可能长得像春哥而且天生贫乳从胸部看不出来,下半身再戴上仿真器具,因为战场杀戳身上溅血,大姨妈看不出来,所以就混过去了。那我也无话可说。
这就好比赤壁之战,很多人都说是虚假的。因为帆船是西晋初期才有的,所以三国时期不可能有帆船。赤壁之战就算真实发生过,但可能只是一个小战役,没有演义中规模那么大。
同样,花木兰替父从军,或许根本就不存在,或许真实存在,可能就参加了一场小战役,但民间故事把她夸大了。因为从男女生理差别分析,十几年没人看出来,想想都是不可能的事,但也有可能她身边的战友帮她隐瞒了真相。如果花木兰这个人是虚构,不排除有原型,毕竟古代巾帼英雄也不在少数。
但问题是,古代那么多巾帼英雄,很多都有相关的记载。但是花木兰唯一最具参考性的就是《木兰辞》,从军过程就那么短短几句话,然后就“归来见天子”了。因为什么事情立功?是献出一些计策让北魏军队顺利攻破难关?还是冲锋打仗英勇善战多次击杀敌方领将?并没有,总之,全文没有介绍花木兰立功的具体细节,而是把所有的溢美之词全都用在了前篇的“唧唧复唧唧”和后面的“赏赐百千强……不知木兰是女郎”上,给人的感觉就是为了最后彰显一下“安能辨我是雌雄”。看过《都挺好》吧?剧中女性一个个演得形象光辉伟大,男性一个个演得智商负数一百八,各种战五渣和不靠谱。嗯,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

但不管是真是假,谎言说100遍还能成为真理,花木兰这个故事能流传民间那么久,就跟赤壁之战一样,就算你看出破绽,最终你不信也得信啊。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28

历史确有此人,花木兰,魏氏女,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人。名木兰,后称花木兰。其父名弧,乃汉初千夫长。木兰秉承父志,自幼习武,尤工剑术。

拓展资料

木兰戍边之地名曲逆,即今河北省顺平县,该地人民为感激木兰的恩德,从汉代起就为其立庙建祠,历经多代,香烟不绝。唐朝乾封元年,唐高宗偕武则天到泰山封禅,路经亳州,游老君庙和木兰祠,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封木兰为"孝烈将军"。

之争历代有之。据了解,河南人说她是商丘虞城县人,陕西人说她是延安人,湖北人说她是黄陂人,安徽人说她是亳州人,江苏人说她是泰州人,内蒙古人说她是盛乐人(今呼市和林格尔)和包头人,河北人说她是完县人。关于花木兰故里的传说就众说纷纭。

花木兰的故乡到底在哪里?历史上曾经争论不休。徐鹏在1962年出版的第97期《中华活页文选》中的文章《木兰诗》里指出:“关于木兰的姓氏和籍贯……有人说她是谯郡人,有人说她是宋州人,有人说她是黄州人,有人说她是商丘人。”据史料记载,无论是谯郡、宋州或商丘,指的都是河南商丘市虞城县营廓镇周庄村小魏庄这个地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词条   花木兰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