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实力不如京沪,为何却和北京上海并列北上广?

如题所述

尽管GDP不再是各地政府争相追捧的主要“指挥棒”,但是GDP总量能够反映一座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其排名也仍然是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2019年城市统计数据出炉后,我们看到第一梯队的城市排序发生了值得关注的微妙变化:上海和北京逐渐拉大了同深圳和广州的差距,也将四城以外的其他城市远远甩在后面。

北上领先广深,提前步入三万亿梯队

上海在2017年进入GDP“三万亿元俱乐部”,而2018年北京也顺利进入这一梯队。但是,深圳和广州在2017年才进入GDP“两万亿元俱乐部”,想要步入“三万亿元俱乐部”大概还需要几年。

2019年上海GDP达到38155亿元,按照目前的增速基本可以在明年进入四万亿元。北京在2019年的GDP为35371亿元,同上海市尚有差距,但是基本上二者处于相持状态。深圳的GDP为26927亿元,而广州为23628亿元。紧随其后的重庆GDP为23605亿元,同广州的差距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它们之后的苏州也已逼近两万亿元,GDP达到19235亿元。

在2015年,北上广深四城之间的GDP差距还不超过一万亿元,但是如今京沪的GDP都比广深超出了约一万亿元。考虑到四城目前的经济增速相差不大,经济总量的差距将直接决定可能导致未来差距难以弥合并可能进一步拉大。

广州和深圳的经济总量同北京和上海的差距为什么会越来越大了?这是否意味着一线城市格局重新洗牌?

从城市化进程来看,各国普遍存在城市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迹象,“大城市化”日益成为发展趋势。在一个国家内部,所有城市的人口规模排序会逐渐接近于齐普夫定律(Zipf’s Law)。

这意味着排序第二的城市人口总数是第一名城市的二分之一,排序第三的城市人口是第一名城市的三分之一,以此类推。对中国城市相关的研究都显示,城市人口规模的分布和排序基本接近于齐普夫定律的预测结果。

如果城市人口排序存在这种发展趋势,那么城市经济总量是否也会出现类似的可能?北上广深作为中国的一线城市,一直被认为同其他城市有较大差距。北上广深同列一线城市,但是如果京沪和广深的差距继续拉大,那么四城内部是否会发生分化?

比如,京沪(三万亿元GDP)成为超一线城市,而广深渝(两万亿元GDP)成为一线城市,万亿GDP城市为新一线城市,而其他城市为二线、三线或四线城市

值得注意的是,四城GDP的规模分化只是暂时的现象,还是可能预示着中国城市经济格局的洗牌?从GDP预测来看,的确存在由量到质的变化需要关注。当新一线城市津津乐道进入“万亿元GDP俱乐部”的喜悦时,一线城市内部的差距在悄然拉开。

广深经济总量同北上差距为何越来越大?

首先,城市的行政级别对于经济发展的影响较大,因为行政级别较高的城市在决策自由度和资源分配权方面都占尽先机。

京沪作为直辖市都能享受更加优惠的中央政策,而作为副省级城市的广深则难以企及。北京市作为大国首都的政治优势,使大企业纷纷将区域或全球总部设在这里,这使总部经济成为北京经济的重要支柱。

其次,经济发展同经济结构关系密切,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差距决定了经济总量的差距。如果从城市经济结构来看,京沪和广深的主要差距反映在第三产业的占比上。

北京(83.52%)的第三产业占比远高于其他三城,自2015年以来占比就超过八成。其次是上海(72.73%),第三产业占比超过了七成。

广州第三产业占比(71.62%)接近上海,表明其经济发展主要依赖第三产业。深圳(60.93%)和其他三城的差别最大,第三产业占比一直徘徊在六成,这同其制造业发达和占比较高有很大关系。


考虑到金融、科技研发等高端服务业日益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引擎,较早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的城市就更有可能占得先机。

再次,同北京和上海相比,深圳和广州处于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过渡时期,这使其经济增速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深圳和广州蓄势待发,如果能够尽快实现经济转型的话,此后将迎来新一轮快速发展期,并在一定程度上缩小同京沪的差距。但是,上海和北京都是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调查的样本城市,国家对京沪“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重视有加,为其全面深化改革提供大力支持,也为其做好企业服务并加快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

当然,我们在考虑GDP总量时也应考虑人均GDP,毕竟后者才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更优指标。

上市总人口为2424万人,北京市为2171万人。相对来说,深圳和广州的总人口分别为1302万人和1491万人,同京沪两市相比人口规模相差较大。

这使四城的人均GDP排序为广州(18.15万元)、深圳(18.06万元)、北京(16.29万元)和上海(15.74万元),同GDP总量的排序恰好相反。

但是,考虑到人力资源特别是高端人才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北京和上海在这两个方面占尽先机,而深圳和广州与二者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缩小。

还有一个可以参考的视角就是城市群的概念,而这是广深同北京和上海缩小差距的希望所在。

如果看城市群的话,那么广深所在的珠三角可能又胜过京沪两地。在城市之间互联互通和大都市圈日益风行的情况下,我们不能只看单体的区域中心城市,而应考虑这些城市所在的城市群发展如何。

从GDP总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来看,三大经济圈占了12个。除了北上广深以外,长三角经济圈的苏州、杭州、南京、宁波、无锡等榜上有名,珠三角经济圈的佛山和东莞位列其中,而京津冀地区只有天津。由此可见,上海所在的长三角经济圈拔得头筹,整体实力是全国最强的,并为上海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广深引领的珠三角经济圈也同样表现抢眼,多个制造业城市都有望跻身中国城市经济总量前列。

相对来说,北京所在的京津冀地区缺少旗鼓相当的伙伴城市。这同城市群的结构有关,因为北京在京津冀城市群的“首位度”较高,其次是上海,而广州和深圳则较低。

区域中心城市如何在自身发展的同时通过“自转带动公转”,引领周边城市协同发展,是未来城市竞争的关键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6-27

其实会产生这样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虽然说广州本身比着北京上海来说略次一些,但是相对于全国的其他城市来讲,广州绝对是全国城市当中的佼佼者。另一方面,无论是从广州的历史背景,还是说广州的地理位置,以及它重要的社会承担,这些都使得广州这一座城市在中国城市构建当中有着至关紧要的作用。因此在这几方面的综合作用之下,广州这座城市才能够与深圳,北京,上海并称为北上广深,而它自己本身也成为了中国的第三大城市。

01、从历史背景上来看,广州有着厚重的商业文化积淀。

人们在归结中国近代为什么会出现衰败情况的原因的时候,认为是由于清朝时期的闭关锁国,导致了我们不能够与外界先进的文化进行及时的交流,使得在外界飞速发展的同时我们还在停步不前。其实在清朝闭关锁国之时,广州是中国唯一一个对外通商的口岸。这使得在当时那种大时代的背景之下,广州依然没有与世界脱舞,反而是形成了非常先进的商业文化。

历史上的广州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港口。早在唐宋时期,广州就已经成为了当时中国的第一大港,而在明初清初时期,广州更是中国国内唯一一个对外贸易的大港,也是世界历史上唯一一个在2000年的时间积淀之下仍然长盛不衰的大港。在这一份历史的积淀之下,作为港口作为贸易地广州具备的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先天优势,同时广州也是中国海上经济的发祥地。

02、集精华于一身的广州,拥有着不可忽略的实力。

虽然说从整体经济实力上来看,广州并没有北京,也没有上海的发达,但是在中国城市的构建上,广州也有着非常出众的表现。首先从各国驻地的领事馆来看,单单在广州市内驻地的领事馆就高达62个,这一数量在全球排名第二位。再者,一个城市的发展要有投资商的涌进,而广州市内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两万多家外企投资商,世界500强的企业有236家都在这里安了家。

同时,广州可以说是一座集全省之力去发展的城市,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对于现在的社会发展来讲,科技才是第一生产力,而广州市汇聚了广东省近70%以上的科研人员。据有关数据统计,广东省内95%的博士以及97%的国家重点学科,科研项目,80%的高校都扎堆于广州这一座城市,这为这座的城市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强大的后部力量。

再者,要致富先修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经验并不是不无道理的。纵观目前中国的城市构造,凡是在交通上作用非常重大的城市,没有哪一个发展是不好的,而广州在中国交通上就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座港口城市,广州每年的吞吐量位于华南的第一位,世界的第五位,而广州的白云国际机场更是中国目前的三大国际航空枢纽。

在多方面的作用之下,广州这座城市在全国的城市群当中拥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这也是为什么北上广当中要拥有广州这座城市。

第2个回答  2020-06-15

因为广州对我国来说,是对外贸易最长久的一个城市,也是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之一,同时,它还拥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所以广州实力虽不如京沪,但其却可以和北京上海并列为北上广。

01、广州是对外贸易时间最长的城市,也是一座革命之城

清朝当初实行闭关锁国的时候,只有广州是对外开放的,当时的“广州十三行”就是这么诞生的。所以,在对外贸易这块,广州无疑是老大,它所经历的时间是最长的。到了民国时期,尽管广州不如上海发展的好,但其发展也相较于别的城市是个佼佼者。

不仅如此,那时候基本上一半革命领袖都在广州活动,广州对于中国的革命而言,也是一座很重要的城市,中共三大就是在广州举行的。

02、全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地方之一

广州的经济实力虽不如北京上海,但其较别的城市而言也是个强者。现在的广州依然是个对外贸易发展十分良好的城市,广州现在是中国第三大城市,是我国的国际贸易中心,它的经济实力可想而知,也正是因为它经济实力的强盛,所以,它有资格和北京上海并列为北上广。

03、拥有优质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近年来深圳的经济开始赶超广州,但广州能和北京上海并称北上广,而深圳却不行呢?因为深圳的教育和医疗水平还远不如广州。现在的生活中,人们越来越重视医疗和教育,一个城市发展的是否良好,最重要的就会是看它的教育和医疗水平。

教育是祖国的未来,而医疗是保障人们安居乐业的基本。只有这两个发展好了,国家才能繁荣昌盛,也正是如此,广州的排名高于深圳,成为中国第三大城市,和北京上海并列北上广。

广州虽实力上不如京沪,但其的历史地位和优质的教育医疗水平使其稳居前三。

第3个回答  2020-06-17
广州实力虽不如京沪,但广州却有着极佳的地理位置,广州作为沿海城市,有着对外贸“近水楼台先得月”的地域优势,而中国又是开放的中国,所以广州能与京沪合称北上广。
第4个回答  2020-06-18
所谓实力,也就是北京和上海人口多、经济总量大、加上作为直辖市的北京撑握着国家的话语权、上海也是直辖市,两者多享受国家社会资源而已,除此外又有多少实力强于广州,人圴经济广州不输北京上海,人均消费,广州比北京上海还多,人均存款,广州与北京上海相当,至于所谓本外币金融存款,北京和上海各自的总量都比广州大很多,很明显这是两者多享受国家重要社会资源所产生的结果,国有银行总部都设在北京,北京还有第三板股权交易所等,上海有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等,而广州空廖廖的什么也得不到,全是靠自己打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