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外地读大学会后悔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10-19
到省外读大专没什么劲每天都很空虚
第2个回答  2019-01-06
不后悔,对于自己的所见所得,还有学习到的知识,对以后工作特别有帮助,很幸运自己去外地读大学。
第3个回答  2018-06-27

   别的事情可能会后悔,这个事,如果父母康健家里没有离开你就有生计问题的话,绝对不会后悔。

   相反,一个心理学家甚至曾经给自己的朋友做这样的建议:绝对不要找一辈子没有离开过一座城市的人做伴侣。这话听起来不讲道理般的绝对,却有其心理学的意义和幸福学的原理。

   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是自己人格的不断独立,和对自己父母和原生家庭的不断远离。中国的孩子,如果没有上大学到外地念书这样一个机会,很难想象还有其他正当理由脱离我们一贯粘腻的家庭文化。

   如果在本地读书,即使住校,每周末你仍然被道德和文化的压力迫使回家,回到孩子的身份,很容易将不能处理的家务、学业和情感当成父母的责任,再加上,很多父母本身跟孩子分离困难,即使一个想要独立的人,也会被父母不断的打扰——帮助处理本应由他自己完成的事项,自己发展的能力势必会受到很大限制。

       18岁,被认为是成人的标志,是非常有道理的,这不只是一个年龄,更应是一种生活状态,成熟的人际交往模式和过硬的生存技能都需要有更多的独立空间,为自己的生活负责,为自己的情绪负责,自己规划未来,自己舔舐伤口,独立学习、自主恋爱……慢慢形成自己稳定的独立人格,才能终将在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幸福。

第4个回答  2018-01-11

说真的我不会后悔。去外地读大学,肯定会收获良多。

现在去外地读大学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了,那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世界那么大,我就要出去看看世界的美好。我身边也有很多人没有出过省,时常都跟我说,如果我当初出去外面读书或者工作多么好。或许,我见识的东西就会不止现在那么少了。说真的,做过了你才不会遗憾,你没做过才有遗憾!

其实,很多人不敢去是担心出到外地甚至是外省很不习惯。但我想说的经历过的人更加有所收获。

第一,在外地上大学,你的视野会有所增长。

我之前在农村读完了高中,一直都觉得自己的生活环境还挺好的,各种各样的生活都很便利。但我还是比较向往外面的生活,想出去看看大城市的世界繁华,感受它的车水马龙。所以大学我选择到了广州读大学,到了广州之后,我发现当初所看见和目前的只不过是冰山一角,原来别处的还有更棒的风景。婀娜多姿的小蛮腰,五彩缤纷的花城广场,商贸繁容的十三行,历史古韵的西关这种哪是农村所有的,慢慢的你会爱上这座城市的多彩生活。

第二,在外地读大学,你会感受到更多的风俗习惯。

我当初来广州读书的时候,才发现原来粤语还可以分为各种样的方言,虽然粤语很像,我们也是说粤语的,但是和广州的就有很大的区别,交到广州的朋友都不敢和他说粤语,因为会被笑。同样是广东人的饮食习惯大有不同。烧鹅、肠粉、盐焗鸡都有各地的特色,如果去到潮州汕头那边就比较不一样了。但是如果你没有出去和外地你可能还不知道。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广州接受多元化的美食,有各种各样的菜系,你不用走出其他地方就能感受到各省的美食,这是小城市没有的优势。

第三,去外地读大学,个人成长得更快。

出到外地,有亲人靠亲人,没有的只能靠自己。你所做的一切都有自己承担,你的生活和学习工作能力需要自己负责,再不用依懒父母。每当你出门独自坐车能面对生活的周遭时,你已经成长了。

所以,在外地读大学的优势很多,有舍才有成长,愿每一个离家的人过得更好!


喜欢的点赞哦!欢迎关注个人微信公众号:网推一姐,不间断分享推广干货!

第5个回答  2017-11-18

其实这个问题是很难回答的。我是河南信阳人,现在在江苏这边上学。我是家里面的独生女,父亲是老师,虽然家里面不算有钱,但是父母都非常爱我,从没让我吃过苦。不得不说父母从小对我的要求还是很严格的,但从不给我施加太大的压力。高考过后,父母都希望我留在本地的一所师范大学,然后和我爸一样当一个老师,一辈子安安稳稳。可我却不想待在在本地,即使信阳是一个全国宜居城市。我更不想当老师,可能是觉得我爸一辈子也就是个老师(虽然现在是校级领导),却一直在校园里,见不到外面的世界。所以填志愿报了江苏的一所学校,学了小语种专业。来了这之后,有时候真的会觉得很孤单。我们宿舍一共四个人,有两个江苏的,还有个和我是老乡。那个老乡和一个学长一见钟情,开学没几天就在一起了,经常一起出去玩。另外两个本省的一放三天以上的假就回家,其中一个不但是本省的还是本地的每周都回家。所以小长假的时候一个人还挺孤单的,在这边也没有什么朋友。我有时候也在想要不要也找个男朋友,一直都没遇到动心的。有个学长喜欢我,和他聊了一段时间后发现他很多想法都很功利,和我并不适合。我并不想为了恋爱而去恋爱,而是真正的喜欢。我想,大概我是遇不到了,本专业男生本身就没几个,其他系的我也没什么机会可以认识。到了外省之后,才发现高估了自己。本想着大学可以交到更多不同地方的朋友,却发现本来中国的地域歧视就很严重,这边的人也比较排外,最重要是,其实大学的时候,大家的朋友圈差不多已经固定了,玩的比较好的可能也就是舍友。最让我头疼的是,行李真的是太重了,本来我就比较瘦小,每次都背着一个大包再加上一个满满的行李箱,刚开始的时候买不到卧铺,只买到了一个硬座,18车厢!!!最后一节车厢,每次赶车的时候都感觉自己要死了。十个多小时,一个人,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度过的。当然,这里的经济显然比家乡好,离上海很近,我也的确见到了更广阔的世界,但想到自己在这里无依无靠,又觉得举步维艰。或许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当一次游子,不然你不会知道家乡对你意味着什么,一年最多回家四次,一般都是两三次,深深的知道了,从此故乡,只有冬夏,没有春秋,这句话是有多么伤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