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生母:一生凄苦,十几岁嫁入深宅大院,死后还不能进祠堂,为什么?

如题所述

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白居易(唐)

《送别》的歌声传唱在历代历史文人离别的愁绪中,这是一位离别母亲的旧社会庶子为他饱受时代摧残的母亲留下动人的诗篇。

一首首天籁的乐谱,一帧帧惊才艳绝的才子剪影,是李叔同母亲为他的留下的巨额精神财富。

问君此去何时还,来时莫徘徊

大名鼎鼎的书法家,弘一大师李叔同的唯一的一位母亲,是典型的封建社会中饱受压迫的可怜妇女。

1878年,李家大院偏门处一辆小巧的红色软轿被抬了进去,封建时期的三妻四妾太过普遍,无数的妙龄少女在未知的悲惨人生半途中就做了富人的小妾。

王凤玲对即将到来的人妻角色充满了未知和迷茫,她既为自己无法抉择的人生感到悲苦也为这并不美满的婚姻忐忑不安——毕竟接近50多岁的李筱楼和十几岁的她并不相配。

即使人生艰难险阻,也不会妨碍一位新生命的到来,李叔同就出生于这样家庭之中。

李筱楼老来得子,幸事不断,对李叔同的到来感到欣喜不已。这位新降临的庶子为原本平静的李家大院带来了新的未来。

相比于李筱楼的欣喜若狂,身为李叔同生母的王凤玲就显得格外冷静——她爱这位新生的婴儿,却早已经领会到人生的寂寞和无助,这样的迷茫和凄惨或许会同样在新生儿的身上体现。

长路漫漫,最开始的无助和无奈早已被新的生活所掩埋。李筱楼一番思索,当即拍案,他为儿子取名李文涛,字叔同,乳名成蹊。希望李家的人脉会如滚滚的涛水,奔流不息。

只是事与愿违,这个承载着李筱楼无限期待的儿子为李家的名誉带来了波涛不止的舆论。

1886年,年仅6岁的李叔同跟随兄长一起学习,他是名副其实的"神童",六七岁时就熟读佛经这样晦涩难懂的文本——比如《大悲咒》《往生咒》。

不仅如此,他的长嫂信佛总是教他背诵佛经,叔同小时候,常在家与三弟一起学僧人作法,惟妙惟肖,活灵活现,是位不可多得的机灵孩童。

作为"神童"的李叔同,此时人生的路途才刚起步就陷入了黑暗之中。

1885年,李家的支柱李筱楼因病去世,树倒猢狲散,他生前的妻妾都失去了仰仗,在这样封建的社会中,只有正室才是家庭的主人。

王凤玲不得不带着李叔同对正室低声下气的讨好来过日子,一位是可怜的寡妇,一位是颇受重视的长子,在李家相互扶持成长。

生活和情感的压抑让王凤玲把一个不谙世事的天真少女的一颗真心都倾注在李叔同的培养上,用她身为母亲的执着在生活中熬着自己的青春。

晚风扶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李叔同不只有一位母亲。

因为封建大家庭的种种规矩,李叔同名义上是由大房姜氏来抚养,和生母间接分开。困境之中,格外能滋生出潜力。

李叔同8岁时,正式拜常云庄先生为师,攻读《四书》《孝经》《毛诗》《左传》《尔雅》《文选》等,同时学习书法、金石等技艺。14岁在乡中初具名气。

这样惊人的才学和李叔同的生母息息相关。大院生活就像是新的牢笼囚禁着这位没有太大过错的妇人,王凤玲还十分年轻,不仅要伺候正室还要辛苦拉扯自己的孩子。

虽然困难的灵魂不停折磨她,但是这位母亲从没有放弃过给李叔同灌输正确的教育理念。

14岁的李叔同因为天资卓越所以在同龄人中脱颖而出,名誉和赞赏随之而来,稍有不慎或许这位天才少年就会重新走过"伤仲永"的悲剧。

王凤玲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为了不影响他的心态,王凤玲对李叔同的教育更加严格,同时培养了他认真严谨的性格。

1984年李叔同对他刻苦用功学习的经国济世的"正经"学问突然不那么热衷了,却对唱戏这种"贱业"产生了浓厚兴趣,经常去戏园子看戏,成了铁杆票友,有时还客串某个角色。

李叔同对戏曲的研究来源于母亲的影响,王凤玲因为在家中处处受到歧视,演遍世间百态的戏曲是她唯一的情感寄托。李叔同耳濡目染,对这华丽的艺术兴味十足。

李叔同这样"堕落"的行为无疑让处处排挤王凤玲的家人有了话柄,王凤玲为了孩子不仅放弃了看戏的娱乐,在知道李叔同偷偷出去看戏时还用生命相逼,让自己的孩子"浪子回头"。

家庭的不如意,生活的困顿,世人对婚姻的偏见让王凤玲的生活日日拮据。李叔同从小就看到自己的母亲过着人生最压抑的生活,他也从小明白母亲背后的坚强和心酸。

相依为命的生活中,王凤玲为李叔同遮风避雨,排忧解难,李叔同暗自磨炼出了自己才华和锋芒,在文人领域中独树一帜。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永远忘不了自己的母亲。20岁的李叔同似乎站在了人生最顺利的阶段,娶妻生子,功成名就,还是上海银行的某位少东家。

再加上出众的学识和文笔,李叔同成为了满腹诗书的文人雅士,前途无量的富家公子。

1897年,李叔同结婚,妻子是茶商之女,虽然共同话题不多,但是妻子外秀慧中,很得王凤玲喜爱,她同李叔同母亲把家中打理得井井有条。是李叔同强大的后方。

戊戌变法后李叔同被人质疑参与革新,他只好带着家人来上海定居。

王凤玲因为这个契机终于离开了压迫她大半辈子的李家大院,离开了受人欺凌,遭人非议,寄人篱下的压抑生活。她为李叔同奉献了青春和生命,却只能在弥留之际为自己的生活做主。

上海小院的自由生活像风一样流逝,痕迹也微小可以忽视。这是王凤玲最自由的时光,是卑微人生中的一抹新绿,眨眼之间就已经过去。

1905年(乙巳光绪三十一年)3月10日,王氏病逝。

李叔同心如刀割,人生好似即将坍塌。为了让母亲的死名正言顺,他恳求自己的大房母亲希望王凤玲可以进入李家祠堂,却依然在葬礼当天被拒之门外。

李叔同怒极,只好用新式葬礼送走自己的母亲。

深宅大院出生的李叔同有许多名义上的的母亲,可是最亲最敬的生母一生却苦难颇多。

王凤玲的辛苦是作为母亲的必修课,却也是封建时代中地位低微妇女的必然结果。

虽然社会容忍男人的三妻四妾,却无法容忍一位年轻寡妇的安逸生活。却也只有王凤玲用自己的双手托举李叔同,走出深宅妇人的深渊。

《南京大学校歌》《三宝歌》《金缕曲·留别祖国并呈同学诸子》,《醒狮》杂志撰写《图画修得法》与《水彩画法说略》……李叔同给世人谱写了许多美丽的作品,却无法给苦难的母亲描绘幸福的人生。

"我的母亲很多,生母很苦。"1929年李叔同皈依佛门成为弘一大师后回忆母亲得出了这样的言论。

王凤玲已经离开他许多年了,却仍然能从这短短的一句中提炼出浓浓的追忆和哀思。伏地泣泪,心痛无声。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是李叔同歌曲中的《送别》,是传唱给世人的美好离歌。

无论是生离死别还是朋友的之间美好的祝愿,在《送别》的萋萋芳草间都是那回眸的挥手和告别。

即使离别痛苦,李叔同也不会描写这撕心裂肺的痛楚,因为母亲王凤玲孤苦一生,却教会李叔同欣赏人生的美丽。

或许在长亭古道的一片芳菲中,就有李叔同为王凤玲刻画的焕然新生的背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01
是因为家族的人觉得他的身份地位是很卑微的,不配进入家族的祠堂,这也说明在当时地位和身份是很看重的,
第2个回答  2021-03-01
这是因为李叔同的生母得不到父亲家人的承认,一直觉得李叔同的生母身份卑微。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