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妃子们有没有工资?她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如题所述

我们知道皇帝的后宫有一套完整细致的管理体系。西周以后的几千年里,虽然不同皇帝后宫的人员配备、生活待遇、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大量炫富、争宠的人。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或者赢得主子的好感,他们想尽办法鹤立鸡群。在古代的皇宫里,嫔妃是领工资的,但是她们的工资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月薪。皇帝嫔妃的月俸是严格按照等级来分配的。

嫔妃等级越高,月俸越多,有些等级较低的嫔妃月俸甚至不够二两银子。那时候考核还没普及,按劳分配还没实行。确定“宫”的等级的唯一标准就是嫔妃的等级。成绩高的自然就多,成绩低的当然就少。据清宫档案记载,慈禧太后每年花费黄金200两,白银2000两;女王每年一千两银子;皇妃一年八百两银子;皇妃一年六百两银子;嫔妃每年600两银子,妻子每年200两银子。

贵族一年一百两银子;往往一年五百两银子;答应一年三十两银子。有人会奇怪,宫里的嫔妃天天有人伺候,衣食住行都不用花钱。那你为什么付钱给他们?如果你有这个问题,你就不知道宫里的生活有多苦。宫里的人也需要交流,他们的交流远比现代社会复杂。高举低踩的人比比皆是。如果没有月供,他们怎么有钱沟通?当然,除了货币工资之外,嫔妃还可以得到一些实物,一般认为是一种物质奖励。

就像真金白银的分配一样,实物的分配是严格按照等级来的。比如每年皇后可以得到2大卷姜,4块化妆缎,4块日本缎等。,里面除了40斤棉花,40张貂皮,50张乌拉貂皮等。越往后看,级别越低,得到的越少。如果有嫔妃有自己的宫殿,一般会有几个宫女服侍。不是所有的女仆都忠诚。如果主人奖励的钱少,很有可能会被敌人收买陷害自己。所以明智的师傅会时不时的给工人发钱奖励,这些钱有一部分来自每月的账目。即使是没有自己的宫殿,也很少有仆人服侍的嫔妃,也需要一些仆人。比如他们在其他寺庙里求仆人帮自己做事,通过钦差打听敌情,都需要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3-21

清朝皇帝的妃子们有工资,少则几两纹银,多则上百上千薪水。她们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可以使奴唤婢,衣食住行都有下人给她们服务,但有时生活也非常枯燥乏味,向往外边的世界。同时,妃子们工资多寡往往也是她们身份地位的象征。

    清朝皇帝的妃子们,也像其他朝代的后宫佳丽们一样,有专门的机构来管理她们的一日三餐乃至穿衣打扮,这就是内务府。每年从各地进贡的各类珠宝玉器等都要在内务府处留存下来,作为今后对皇子、妃子们及其他人的奉赏。同时,后宫人数众多,吃喝拉撒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因此,每年朝廷收入,有一部分要从户部银库中拨出部分银两用于皇帝、后宫妃子们的享用。毕竟,他们也需要像常人一样购物、买入皇宫中没有的东西。

    

  但是,妃子们的收入千差万别,就像今天一样,职务层次越高,享受的收入越多。妃子们也不例外,处在金字塔顶尖的皇后的收入往往是品级较低的常在的数百倍乃至数千、数万倍。之所以如此,一方面受到等级约束,使得高品级的人员收入得到层层加码,而品级低的妃子们只能维持自己的生计,她们不像皇后、贵妃那样需要使用非常多的宫女、太监。另一方面,这也是礼法规制,任何人都不能有所僭越,一旦打破礼法,就会受到严惩。

 

正是如此,妃子们在宫中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无论银两多少,都不会影响到她们的生活质量。除了获得薪水外,还有像赏赐等其他收入,这些都是外人所不得的。可以说,身居后宫的妃子们,饮食起居,夏则穿纱,冬则穿袄,走到哪里都有人伺候着。因此上,钱两对她们而言更多的是身份象征意义。

第2个回答  2022-02-24
我们知道皇帝的后宫有一套完整细致的管理体系。西周以后的几千年里,虽然不同皇帝后宫的人员配备、生活待遇、社会地位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这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有大量炫富、争宠的人。为了得到皇帝的宠爱或者赢得主子的好感,他们想尽办法鹤立鸡群。在古代的皇宫里,嫔妃是领工资的,但是她们的工资还有一个名字,那就是月薪。皇帝嫔妃的月俸是严格按照等级来分配的。
第3个回答  2022-02-19
她们是有工资的,她们的生活是非常好的,因为她们每个月都会拿很多的俸禄,然后去买自己喜欢的宝石。去买自己喜欢的胭脂水粉。
第4个回答  2022-02-19
妃子们是有工资的,她们会有月薪,也会按照等级的情况,来获得相应的月供。生活比较休闲,会出现勾心斗角的情况,需要靠自己的颜值和技巧获得皇帝的宠爱,有时生活处于水生火热之中。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