恳求大家帮助 孩子三年级 做数学题经常出现离谱的错误 比如漏题 抄错数字 数字写反 题目看错 等等

恳求大家帮助 孩子三年级 做数学题经常出现离谱的错误 比如漏题 抄错数字 数字写反 题目看错 等等 导致数学成绩不稳定 几乎所有的错题都是因为这些原因 有时候字写半个 甚至名字都能少写几笔 不知道怎么样才能帮助他减少不必要的错误 不然太吃亏!

数学是个很奇怪的科目,不是从小数学好,高年级数学就一定能学好。
反而数学学习上,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低年级经常考高分的孩子,到三四年级时,数学成绩突然下降;等到初二初三时,那些在小学高年级数学成绩好的孩子,有一部分突然成绩就下降了;到高中后,仍然有孩子在不断掉队。
在数学学习中,这种现象被称作“梯次掉队”。很多家长,包括很多教育工作者,都尝试解释这种奇怪的现象,有人说是“孩子贪玩,不爱学习了”,有人说是“学科变多,孩子跟不上了”,还有人说,“小时候基础没打牢,思维跟学习方法有问题”。
我们倾向于最后一种说法,更准确的说是:数学学习方法不对,数学思维不完善。
今天就跟各位家长聊聊,数学学习中,学习方法的重要性,以及哪些学习方法有利于数学学习。
一、数学学习兴趣
很多父母都有类似的困惑:打小爱跟家长一起数数,数学很好的孩子,入学之后数学却越来越差,并且开始对数学产生负面情绪,可明明之前数学都是接近满分的啊,这是怎么回事呢?
研究表明,9岁左右,人的大脑神经发育大概完成98%。所以,要想孩子更聪明,思维发展更完善,一定要在9岁前启发孩子,9岁后开始努力,可能就不如之前更有效。
孩子依靠记忆、背书、刷题得到的熟练性,在后期数学题型逐渐复杂的情况下,这种学习方法带来的学习进度跟不上是必然的。因为这种学习方法仅能培养出应对试题的自动反应,完全没有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际运用,对孩子的数学学习兴趣和数学思维形成,几乎没有起到积极作用。
要培养孩子数学学习的兴趣,先要培养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因为具有这种特质的孩子对任何事物都很好奇,都愿意多探究钻研,并且爱提问,爱思考。如果孩子有这种特质,家长千万不可扼杀,并且还要鼓励孩子多思考,多提问,这是数学学习的首要条件。
二、数学基础——“打地基”
教辅机构广告横行,各种案例宣传,给焦虑的家长心口泼上一桶油,于是更多的孩子便涌入课外辅导班这个大漩涡。其实很多家长,包括孩子自己,都确定是否已经掌握基本的书本知识。
真正搞懂课本知识和例题,并运用当前书本知识做课后习题。虽然听起来很简单,但是实质上是检查孩子是否真的掌握这些基本知识点。
基本知识点,含概念、定义、定理、公式等,这是数学学习的基础。
这些都在课本里,真正将这些学明白,孩子根本不需要课外辅导班。而且辅导班根本不会把这部分内容作为重点,只是拓展更难跟刁钻的题,试问连基础都没打牢的孩子,如何消化这些课外辅导内容?
三、学习攻略
首先减少电子产品的使用;明确学习目标;制定严格的学习计划,认真执行;及时梳理知识点;总结学习方法,劳逸结合。
培养质疑的习惯
家庭教育中,不用刻意去辅导孩子学习,最好的方法是通过游戏等启蒙孩子思考和学习,家长还可以故意制造一些“错误”,引导孩子发现和思考,通过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学会主动提问,学会质疑和反省,并逐步形成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独立自信的习惯。
举一反三
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会做同类题就是掌握了吗?并不是,当孩子能够灵活思考,并运用到其他相类似的题目上,在未来更复杂的题目里,能够提取到这个关键知识点,才是真正的掌握。
花更多精力补习,刷更多的题,往往不如夯实基础知识来得有效。单纯记住知识点,不能打开思路,只能就题论题,做不到举一反三。看透事物本质,才能触类旁通。
错题本
错题本除了总结和归纳,还有提醒的作用。错题本不是为了抄错题而抄,否则就沦为背书,失去了错题本的意义。错题本是为了记录解题思路和感想,及时总结和思考。
针对错题,还有一个很有效的方法——讲题。家长陪伴孩子学习的时候,如果在难题上和孩子一起费了番功夫,不妨在作业结束后,像孩子表明“不会做”,引导孩子孩子讲解难题,鼓励他像老师一样授课,这是对难题思路的理顺,对难点的复习。如果孩子讲得好,家长还可进行小奖励,让孩子更有成就感。
提高听课效率
学习期间,课堂时间占孩子的大部分时间。因此听课效率,直接决定孩子的学习。
说起来,提高听课效率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都是老生常谈了。首先是有针对性地预习,预习中发现难点,才能抓住听课重点;听课时跟随老师思路,眼耳口心都要投入,全神贯注;课后及时复习,查漏补缺,对新旧知识进行交叉比较,是否有关联之处,发散思路。
四、数学思维
数学学习,最重要的就是思维。认真把握好逻辑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总结数学学习方法,实现举一反三,提高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用孩子听得懂的语言,感兴趣的主题和游戏,从具体到抽象,真正培养孩子的数学思维!让每个孩子都爱数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6-25
朋友,孩子做题总出错的原因不一定是真的有问题,多和孩子交流谈心,不要用责问的语气 那样只会让孩子犯更多错误,也许孩子自己也在找原因也在害怕没有达到你的期望,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功课,我明白每位家长望子成龙的梦想,谁都不想自家孩子落后于别人,就拿我个人来讲,小时候有些坏习惯就是出门玩耍回来不爱洗手 导致吃了很多细菌,后来觉得数学很难 也时常犯您家孩子的错误,我妈就没有责问也没有打我,而是问我在做题时有什么感觉?哪里不舒服吗?我就感觉认真时头会疼,注意力不集中,到医院检查发现是 铅毒 ,知道现在我也不明白那是个什么东西,总之会影响思考力,当年花了一星期给治好了,之后成绩都上来了。我很感谢我妈没有批评我没有责怪我不认真学习,如果她用了错误的方法,或许我永远都不会知道我是生病了而不是笨, 所以啊,先别着急,着急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要和孩子沟通 是不是生病了,还是在学校被欺负了 再或者沉迷游戏了, 所以影响学习了,孩子最信任的就是家长了,请不要破坏这份信任,哪怕孩子沉迷游戏了 也有办法解决,就是完成功课 允许游玩 ,成绩考到多少分奖励多少零花钱,周末陪孩子一起玩游戏,这样不仅能增加感情,让孩子不会对游戏里的内容有误解,还能刺激孩子的求胜心态 用成绩来争取更多游戏时间和零花钱。 孩子都是白纸,家长就是笔,孩子未来的方向是家长谱写的,等到孩子有自我思考能力时,家长要做的就是纠正孩子谱写的错误了 。所以 孩子的任何行为都是家长的映照 请您理解孩子,多用孩子的角度思考问题 多沟通,谢谢追问

谢谢你那么详细的回答 知道培养孩子是门技术活 很多问题都是始料未及的 刚开始觉得他马虎大点会好 现在三年级马上四年级了 这个问题依然严峻 相对一二年级只是稍好一点 所以比较着急了

第2个回答  2017-06-25
是不是有阅读障碍?去做一个检查看看。也许就是你们家长给的压力太高了。。。耐心开导开就可以了。其它过分的担心都没必要。先耐心开导,如果没有效果再反思自己。当把自己的问题搞清楚再去怀疑孩子的问题。贸然看医生会对孩子心理有影响追问

阅读能力还是挺好的 语文上面基本上没多大问题 阅读写作都挺好 主要就是数学容易出错 但是整体成绩只要不失误还是名列前茅的 但是由于以上原因拔尖太难了

追答

可能是对数学不是太感兴趣,一看就是文科的料。那么你应该找机会来重新培养孩子对数学的兴趣,比如设一个局,让孩子知道数学的重要性乐趣。小孩子嘛,单纯最好骗,你了解他,你就照玩这思路去每天暗示他数学是多么有趣,不要期望一次成功,不要快马加鞭,慢慢来

追问

貌似他对学习都不感兴趣 语文数学都一样 没多少心思在学习上 上课随便讲话接老师话做小动作等等 经常被老师告状 我是觉得语文不容易出错 但是也会漏做题 字写半个 数学和语文的区别就是数学更能把他马虎的问题表现得淋漓尽致 主要就是想解决他的这个问题 感觉很难

第3个回答  2018-10-26
从你所说的症状来看,你儿子很可能是注意力缺失,ADHD或ADD,你可以去儿童医院心理科检查一下。及早治疗会比较好。追问

我也是怀疑过 但是看他看书画画玩游戏还是很专注的 又觉得不像

第4个回答  2017-06-24
让你的孩子上课听讲举手发言,做事利索“干净”,不要马马虎虎。追问

上课发言有时候很积极有时候又懒得发言 做事情确实吊儿郎当 性格也大大咧咧 很幼稚 就是不知道怎么能让他做事情干净利落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